-
公开(公告)号:CN118756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642839.9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基坑承压水降水实时自动控制方法。所述发明通过监测设备获取实时的基坑开挖标高和承压水水位并将数据传输到设定程序中。程序自动计算并输出承压水允许水位和承压水报警水位,并通过与实时承压水水位的比较判断当前的承压水稳定性及风险程度。程序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调整承压水降水速度,同时发出工作指令指导现场进行基坑开挖、紧急撤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5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84553.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9/10 , E02D29/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线性工程的模块化模板单元及模板体系,模板单元包括由型钢制成的直四棱柱形的支撑框体,支撑框体各个面上的矩形框体均设有加强柱。本发明模板体系具备满足工程需要的强度和刚度;模板体系采用模板单元拼装组合,构造合理,定位可调,组装结构简化,便于拆装,模板通用率高;整体性好,施工高效,取消墙体拉杆,减少用工量;模板体系采用完全可回收利用材料,可提供数倍于常规模板体系的回收利用次数,具备良好的经济性;适用性广,适配地下线性工程的不同基坑开挖形式,适配人工支模,机械支模等不同的支模形式;利用大面板与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施工工艺结合,可以做到更好地工程防水。
-
公开(公告)号:CN118727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42838.4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可实现自动调节的承压水降水控制方法。发明依据实时监测数据,程序自动计算承压水稳定水位和承压水报警水位,自动判别承压水稳定性及风险程度。程序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调整承压水降水速度,同时发出工作指令指导现场进行基坑开挖、紧急撤离。
-
公开(公告)号:CN218861595U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22777650.X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倒式无障碍人防接口,包括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的上方设置顶板,外壁板侧管线通过所述顶板的局部上倒虹安装于所述接口通道的上部空间,所述顶板的局部上倒虹的中间平直段长度与所述接口通道的宽度匹配,所述顶板的壁板相应位置随上倒虹走势预埋有预埋预留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板局部上倒虹,在不需要下倒虹导致深基坑的前提下解决综合管廊内部管线通道同人员出入接口通道冲突的难题,并且满足地下人防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8862084U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22161000.2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9/10 , E02D29/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线性工程的模块化模板单元及模板体系,模板单元包括由型钢制成的直四棱柱形的支撑框体,支撑框体各个面上的矩形框体均设有加强柱。本实用新型模板体系具备满足工程需要的强度和刚度;模板体系采用模板单元拼装组合,构造合理,定位可调,组装结构简化,便于拆装,模板通用率高;整体性好,施工高效,取消墙体拉杆,减少用工量;模板体系采用完全可回收利用材料,可提供数倍于常规模板体系的回收利用次数,具备良好的经济性;适用性广,适配地下线性工程的不同基坑开挖形式,适配人工支模,机械支模等不同的支模形式;利用大面板与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施工工艺结合,可以做到更好地工程防水。
-
公开(公告)号:CN222718330U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20477309.9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13/072 , F24F13/20 , H02J7/35 , E04F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构筑物的绿色低碳通风口结构,包括框架、围护面板、顶板、光伏板、蓄电池、木制百叶窗和连接节点,所述围护面板上设有木制百叶窗,所述围护面板的顶部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围护面板的底部设有蓄电池和连接节点,所述围护面板的两侧边缘设有框架,所述木制百叶窗之间设有框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风口结构,通过绿色竹木框架搭配光伏顶板和蓄电池解决了常规地下空间的口部风亭为混凝土结构功能单一,建造过程碳排放大,更换性差,出风百叶扇结露严重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