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冲击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187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264378.7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冲击波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先设定冲击波的焦点位置,将到焦点位置的距离相同压电陶瓷划分为同一组压电陶瓷,形成N组压电陶瓷;根据每组压电陶瓷分别和焦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大小,确定第2组至第N组压电陶瓷分别对应的延时时长;根据每组压电陶瓷分别对应的延时时长控制各组压电陶瓷依次接通激励电压,以使各组压电陶瓷分别输出的冲击波同时到达焦点位置并汇集。本申请中通过控制各个压电陶瓷接通激励电压的时间不同,实现压电冲击波设备输出冲击波汇聚的焦点位置可控,无需医疗人员手动操作,即可实现冲击波的理疗位置点的变化,降低了压电冲击波设备的操作难度并提升理疗效果。

    一种电疗设备电极片输出幅度的保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6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16311.0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一种电疗设备电极片输出幅度的保证方法,采用以下方法校准:S1:将待校准的线路板的电源接口连接电源,电极片输出连接负载,线路板与反馈模块相连接;S2:线路板接通电源,与反馈模块之间建立通信;S3:在显示器上设定电极片的输出电压值Uout;S4:第一MCU输出信号Ui,反馈电路采集电极片上的电压值Uouti传输至第二MCU;第二MCU根据Uouti与Uout的差值正向或反向调整第一MCU的输出Ui的大小;S5:当步骤S4中反馈模块Uouti=Uout相等时,将Uout对应的第一MCU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值Ui保存到存储器中;S6:当线路板装到设备中再次运行时,第一MCU读取Uout、Ui的对应关系,电极片上的需要输出的值为Uout时,第一MCU对应输出Ui。本发明免简单、快捷。

    一种声场测量方法、装置及介质
    4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65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1668.2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声场测量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超声技术领域,解决声场测量中确定焦域焦点的需要时间过长的问题,本申请通过移动水听器的位置,使水听器运行方向与治疗头平面保持平行;记录当水听器移动到治疗头平面的边缘处的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标记点和第二标记点;根据第一标记点与第二标记点的距离、治疗头的半径得到移动到治疗头圆心垂直方向的待移动距离及方向,并移动水听器;测量声场参数。通过控制水听器移动,记录移动到治疗头平面的边缘处的垂直方向上的两个位置,计算治疗头平面的圆心位置,使得水听器准确地移动到治疗头平面的圆心位置,确定焦域中心,不需要扫描完整个平面再确定焦域焦点,节省了测试时间,减少了工作量。

    一种应用于激光磁场理疗仪的磁场强度线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0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22992.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激光磁场理疗仪的磁场强度线性控制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磁场强度线性控制方法是将电压分为100等分,计算出对应的占空比,将这100个值和对应的强度等级值组合存放到Flash中,以实现磁场强度的均匀输出;通过参数的调节可以实现磁场强度线性变化。本发明的优点是:现有激光磁场理疗仪磁场强度调节都是在某个范围内不连续的调节,不是线性输出,不能调节出特定强度的磁场,不利于医师对病况治疗的掌控。本方法提出的磁场强度线性控制方法,实现了激光磁场理疗仪的磁场输出强度精确把控,可以帮助医师在面对不同病况时,选用合适的磁场强度来治疗,使康复治疗的过程更加合理。

    一种骨盆训练器的同步反向运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12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34988.7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骨盆训练器的同步反向运动装置,包括底座、右摇臂、左摇臂,底座转动安装右摇臂、左摇臂,右摇臂固定连杆一的下端,连杆一的上端铰接连杆二的左端,连杆二的右端固定连杆三的左端,连杆三的右端固定在右摇臂的前端,左摇臂固定阻尼连杆的下端,阻尼连杆的上端铰接活塞杆左端,活塞杆右端在外壳内滑动,外壳右端铰接在底座上,活塞杆右端固定移动磁体,外壳左端固定有固定磁体,移动磁体与固定磁体之间的活塞杆上套设复位弹簧,左摇臂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水阻尼器的转轴传动连接,转轴通过单向轴承固定阻力轮,阻力轮固定多个叶片,实现运动范围变化而恢复力变化变小以及水阻尼器调节水位变化和透明外壳提高趣味性的骨盆训练装置。

    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
    4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15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218247.1

    申请日:2022-10-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康复行走训练的盆骨支撑装置,属于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左右平移部,左右平移部的前固定块固定前圆盘,前圆盘与后圆盘上均设置有沿着圆周方向均布的圆孔,一个传动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一个前圆盘和后圆盘的圆孔转动连接,后圆盘固定后固定块,后固定块与前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后固定块通过前后滑动部连接盆骨连接部,盆骨连接部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前后滑动部铰接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下连杆、左侧连杆、右侧连杆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左侧、右侧连杆分别固定左、右连接组件,左、右连接组件分别固定绑带的左、右端,实现患者左右、前后、左右高度变化的辅助支撑,提高患者下肢行走康复训练的舒适度。

    一种电疗集成电路
    48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01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512801.1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疗集成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多路驱动电路、多绕组变压器、第一可控开关以及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各驱动电路与多绕组变压器的不同的初级线圈相连,第一可控开关连接多绕组变压器的各次级线圈以及负载,多绕组变压器的各初级线圈以及各次级线圈的匝数不同;微控制器,用于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电刺激信号至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开关状态;驱动电路,用于将电刺激信号放大后输出至对应的初级线圈;第一可控开关,用于依据开关状态,择一地将多绕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负载连接,以使与负载相连的次级线圈输出相应的电刺激至负载。该电疗集成电路能够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电刺激。

    一种用于围手术期序贯加压的系统
    4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19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71640.9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围手术期序贯加压的系统,包括:VTE风险评估模块实时获取医院信息化系统采集的病人生理信息和病历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以生成风险评估结果;医院信息化系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生成VTE气压治疗医嘱;VTE气压治疗系统根据病人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VTE气压治疗医嘱,并根据VTE气压治疗医嘱和运行状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对气压治疗设备进行控制。通过实时获取病人生理信息和病历信息以实时进行风险评估,并能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气压治疗设备进行控制,该系统集成围手术期VTE风险评估和VTE序贯加压气压治疗一体化,有效实现闭环操作。

    一种升降型护理移位机
    4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8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79723.X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一种升降型护理移位机,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所述升降型护理移位机的机壳内设置有沿前进方向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两侧均衡设置有行走机构、升降装置、控制单元,主体框架两端平衡设置有电源组件和驱动器,主体框架的上下重心位置设置有行走轮和患者转移吊带,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行走轮行走在天轨上,升降装置包括圈扬盘,升降装置通过圈扬盘转动从而带动吊带升降患者,患者乘坐吊设在天轨轨道上的护理型升降移位机吊带上移动,解决患者行走不便的困难,降低往返途中的疲劳程度,缩短在医院内的移动花费的时间,为患者、家属带来方便。

    一种电刺激调制输出电路
    4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5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153085.6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刺激调制输出电路,涉及电刺激治疗技术领域。电刺激调制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上位机、第一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单元;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中均分别包含供电模块、恒流恒压驱动控制模块和波形发生模块;通过在变压器与电极片间设置了包含供电模块、恒流恒压驱动控制模块和波形发生模块的电源单元,不但避免了将变压器输出直接作用于人体,而且通过上位机和恒流恒压驱动控制模块实现了波形输出的反馈和精准调制,即实现了电刺激输出的闭环控制,提高了电刺激波形精度和电疗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