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9549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17312.X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7B39/00 , C07C17/15 , C07C25/02 , C07C25/08 , C07C25/13 , C07C201/12 , C07C205/12 , C07C41/22 , C07C43/225 , C07C25/22 , C07C29/62 , C07C33/46 , C07C45/63 , C07C47/55 , C07C47/575 , C07C67/307 , C07C69/78 , C07C51/363 , C07C63/70 , C07D307/91 , C07C2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以水作为溶剂的卤代芳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在常温常压的反应条件下,以芳基硼酸为原料,水作为溶剂,碱金属卤化物(包括钠、钾和铯等)为卤源,氧化亚铜、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或者氯化亚铜等为催化剂,以氨水作为配体,反应温度为15~25℃左右,高效的合成出卤代芳烃化合物。与常规的卤苯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氧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生成卤苯类化合物产率高,具有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有高的容忍性,分离纯化方便等明显优势,同时将产物萃取后,反应体系在加入定量的碱盐后能循环催化反应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79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3325.0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7C205/06 , C07C205/12 , C07C205/19 , C07C205/44 , C07C205/57 , C07C205/37 , C07C201/10 , C07C211/52 , C07C209/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O2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苯砜类化合物,M表示选自Li、Na、K、Rb或Cs的碱金属。所述硝基苯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述芳基硼酸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氧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生成产物化合物产率高,具有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有高的容忍性,分离纯化方便等明显优势,同时将产物萃取后,反应体系在加入定量的碱盐后能循环催化反应的进行,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药物、聚合物、天然产物等领域的合成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755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3156.0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7B43/00 , C07C247/16 , C07C24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3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叠氮类化合物,M表示选自Li、Na、K、Rb或Cs的碱金属。所述叠氮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述芳基硼酸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氧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生成产物化合物产率高,具有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有高的容忍性,分离纯化方便等明显优势,同时将产物萃取后,反应体系在加入定量的碱盐后能循环催化反应的进行,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药物、聚合物、天然产物等领域的合成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313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236371.9
申请日:2009-10-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微三维结构的电火花电解组合铣削加工方法属于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借助分层铣削原理,采用简单电极进行微细电火花铣削和微细电解铣削的组合加工,可加工多种金属合金材料和复杂的型腔型面。组合加工分为两个步骤,1)首先,采用微细电火花闭环间隙伺服扫描铣削加工方法,快速完成绝大部分加工量;2)然后,采用微细电解分层开环数控扫描铣削加工方法去除剩余的微小余量,最终完成微三维结构成型;电解铣削中使用侧壁绝缘的加工电极,以提高加工定域性和加工精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微细电火花伺服扫描铣削加工速度快,以及微细电解数控铣削加工电极不损耗,表面加工质量好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227105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78072.5
申请日:2007-1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感耦合间歇供电装置,属于大电流无源系统供电装置技术领域。该供电装置依次包括信号发射模块、LC并联谐振电路、整流电路、能量储存电路、电压监测电路以及稳压器;LC并联谐振电路由天线电感线圈L2和电容C2并联构成;整流电路输入端4和输入端5与LC并联谐振电路两端相连;能量储存电路电解电容Cs正端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6;稳压器的输入端与电解电容Cs正端6相联,接地端与地相联,输出端13作为整个装置的电压输出端,为负载供电。本发明应用于无源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时,置于车身和轮胎内部的两个天线间通过电感耦合传输电能,经过整流、储能和稳压器为集成电路供电,这样为实现无源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提供了有效的供电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391328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225440.1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细电化学加工用电极的侧壁绝缘方法,涉及在微细电化学加工用电极的侧壁表面形成绝缘膜的方法,属于微细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操作步骤为:1)清洗电极;2)旋涂法在电极表面涂敷液态绝缘材料;3)利用局部溶解的方法去除电极端面的液态绝缘材料,使端面导电;4)固化液态绝缘材料;5)重复步骤2)、步骤3)、步骤4)数次,在电极的侧壁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绝缘膜,以满足侧壁绝缘要求。绝缘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液。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微细电化学加工用单电极,而且适用于微细电化学加工用阵列电极,同时也为电生理学实验用电极提供了一种新的侧壁绝缘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346916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10073177.5
申请日:2005-06-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H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微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的涉及将微细冲压和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交叉融合在一起的对金属合金材料加工的一种微细喷射型孔的复合加工工艺。通过不同尖端形状的冲头的组合,顺序塑性变形加工出带有微细倒锥的底型腔。然后在其背面对应于底型腔倒锥的位置,采用微细电火花工艺减薄材料,露出倒锥锥顶,形成微细型孔。该工艺将微细型孔的尺寸误差敏感方向由横向转化为竖向并减小误差敏感度。本发明的微细喷射型孔采用复合加工工艺,取长补短,发挥了微塑性变形加工和微细电火花加工交叉结合的优势,为微细喷射型孔及其阵列的加工提供尺寸一致性好、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工艺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280283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03100551.9
申请日:2003-0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7D333/06 , C07D409/04 , G11B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息光存储膜片及其制备方法与专用生产原料。本发明提供的专用生产原料为通式(I)化合物:其中,R1为H原子或甲基,R为C原子数小于10的烷基、醇和杂环烷基。本发明提供的全息光存储膜片,由玻璃基片及涂敷在所述基片上的光存储材料组成,所述光存储材料为通式(I)化合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混合物。本发明的膜片具有较高分辨率、感光灵敏度和衍射效率,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是理想的全息光记录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204019C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3146163.8
申请日:2003-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精密机械和航天推进技术中微型流体控制元件范围的一种微小型一体结构冷气推进器。其减压器、截断阀两部分以共用底板、中板、顶板和密封薄膜而组成一体化结构,微小型平面喷管直接加工在截断阀的气体出口附近。用弹性薄膜和板簧结构代替传统减压器中的弹簧或活塞来实现高压气体的减压和稳压,不需要外装配,简化了结构和加工装配工艺、采用滚动式滚珠阀芯的截断原理提高截断阀的控制压力,并借助永磁吸力提供截断阀的密封压紧力和致动器的回复力,结构简单,仅需改变磁极和滚珠阀芯的装配位置,就能将阀门组态为常开或常闭不同类型,使用更加灵活。进一步减小了器件尺寸,提高集成度和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566261A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3142676.X
申请日:2003-06-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9K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机光致变色材料领域中一种有机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是通式(I)的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本发明所合成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两种光致变色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光致变色反应迅速,灵敏度较高,在固态薄膜中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反应性;闭环态在400-500nm范围有较强的吸收,适合用于此波长范围光存储。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制成的三维存储材料,性能优良,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好,实用性较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