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03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779854.9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增强硅酸盐水泥熟料及其快速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原料碳酸钙、二氧化硅、碳粉装入容器中,然后加入水后采用湿式球磨方式均匀混合,获得混合粉体;S2、将S1得到的混合粉体预压制坯后,采用微波烧结得到SiC增强硅酸盐水泥熟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快速制备SiC增强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方法,该方法有效降低了传统制备硅酸盐水泥方法的合成时间和温度,并且SiC粉体的存在有效提高了水泥水化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345982.2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 C04B35/64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熵氧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分子式为(Fe0.2Co0.2Ni0.2Cu0.2Zn0.2)O/Fe2O4,具有两种晶型:岩盐型和尖晶石型。制备步骤如下:(1)、选取FeO、CoO、NiO、CuO、ZnO作为原料,称取FeO、CoO、NiO、CuO、ZnO粉体的摩尔比为1∶1∶1∶1∶1,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体;(2)、将步骤(1)制备好的混合粉体压制成圆片生坯,空气气氛下控温在1200‑1300℃煅烧10‑12h,取出煅烧产物即得高熵氧化物陶瓷。本发明以氧化亚铁、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锌为原料,进行煅烧,获得高纯度、强吸波性能、宽吸收频带的高熵氧化物陶瓷,经分析表明制备得到的高熵氧化物陶瓷的最小反射损耗值为‑52.3dB。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2285.3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04 , C04B35/46 , C04B35/45 , C04B35/453 , C04B35/01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熵陶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高熵陶瓷氧化物复合材料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MgO粉体、TiO2粉体、NiO粉体、CuO粉体和ZnO粉体混合,然后将所得混合粉体进行微波烧结,得到过渡金属高熵陶瓷氧化物复合材料粉体。本发明通过微波烧结合成(MgTiNiCuZn)O高熵陶瓷,操作方法简单,烧结时间短,且不会产生污染,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方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本发明制备的(MgTiNiCuZn)O高熵陶瓷氧化物复合材料粉体属于一种全新的材料,丰富了高熵陶瓷氧化物的材料体系,为高熵陶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037815.2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Si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包括Cu颗粒和SiC颗粒,所述Cu颗粒和SiC颗粒之间设有非晶玻璃相,所述非晶玻璃相为SiO2和Cu2O的共熔物。本发明通过向SiC颗粒与Cu颗粒之间引入非晶玻璃相作为界面过渡层,避免了SiC颗粒与Cu颗粒的直接接触,从而使得Si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61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680823.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导电高分子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聚醚嵌段酰胺80‑99.99%、石墨烯0.01‑20%;将聚醚嵌段酰胺和石墨烯加入转矩流变仪的混合室中,在温度140‑180℃、转速为60‑80 rpm条件下混合5‑10 min;混合样品在平板硫化机的模板上先140‑180℃预热10‑15 min,预热后再将样品在10‑15 MPa的压力下硫化至少4 min,即得柔性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传感稳定性,并且在循环加载稳定后具有良好的可恢复性和再现性,在压力传感中表现出良好的识别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47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132747.8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原始颗粒边界形成的细晶粉末高温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预制粉体装入涂抹氮化硼涂层的高纯石墨压制模具中,所述预制粉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铬12.0‑17.0%、钴7.0‑14.0%、钨3.30‑4.20%、铌0.05‑3.50%、铝2.00‑3.70%、钛2.30‑3.90%、碳0.02‑0.07%、锆0.025‑0.070%、硼0.006‑0.020%、铁≤0.50%、锰≤0.150%、硅≤0.150%、硫≤0.015%、磷≤0.015%、余量为镍;(2)将上述步骤(1)的石墨压制模具进行冷压成型;(3)将上述步骤(2)中冷压成型后装有样品的石墨压制模具放入振荡压力烧结炉腔内进行烧结,即得成品。本发明采用振荡压力烧结的方式,使粉末高温合金的原始颗粒边界基本消除,并且晶粒细化均匀,在保证原始颗粒边界基本消除的前提下避免晶粒的异常长大,显著提高粉末高温合金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7671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493262.0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23F1/40 , G01N23/20091 , G01N23/20 ,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去除硬质合金表面硬质相的化学腐蚀方法。(1)将硬质合金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吹干;(2)、按每100 mL水溶入0.2‑1.1 g铁氰化钾、5‑19.8 g氢氧化钠的比例配制腐蚀液;将经打磨抛光处理的硬质合金放入腐蚀液中立即进行下一步处理;(3)、超声波震荡处理5‑30 min;(4)、关闭超声波,在遮光环境中室温静置30‑180 min;(5)、重复步骤(3)和(4)3‑8次;(6)、从腐蚀液中取出硬质合金并放入水中,超声波清洗1‑8min,清洗完成后吹干硬质合金表面即可。本发明采用化学腐蚀与超声震荡相结合的腐蚀工艺,合金表面WC相腐蚀彻底,合金表面没有WC残留,粘结相不会产生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020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015880.5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化钨铜难熔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钨粉和铜粉混合后得到的预制粉装入涂抹氮化硼涂层的高纯石墨压制模具中;(2)将上述步骤(1)的石墨压制模具进行冷压成型;(3)将上述步骤(2)中冷压成型后装有样品的石墨压制模具放入振荡压力烧结炉腔内进行烧结,即得成品。本发明采用振荡压力烧结的方式,使钨铜合金在保温石墨模具内经热场和力场的多场耦合作用,形成铜网填充在钨颗粒的间隙,并在循环压力作用下,促使粉体重排、液相流动和气孔排出,从而凝固成形,得到致密度较高的难熔合金,基本达到理论致密化,并且本发明制得的钨铜难熔合金内部只发生熔化和凝固反应,析出相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6661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20899.1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核壳结构C@CoNi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是由若干个CoNi合金颗粒均匀包裹在碳球周围而形成的核壳结构,并且CoNi合金颗粒呈花状结构。制备方法:将葡萄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将所得溶液控温在180~200℃静置水热反应12~15 h,水热反应结束后,取出其中的沉淀物,清洗、干燥,获得前驱体碳球;将碳球、水溶性钴盐、水溶性镍盐、水合肼分散于水中,搅拌均匀,将所得溶液控温在160~180℃静置水热反应15~18 h,水热反应结束后,取出其中的沉淀物,清洗、干燥,获得核壳结构C@CoNi复合材料。制备的核壳结构的C@CoNi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电磁波吸收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1915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334125.1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的制备领域,公开一种Fe‑Co为基单相固溶体Fe‑Co‑Cu三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元合金以Fe‑Co为基体,合金相为单相固溶体,化学式为:FexCoxCuy,下角标x或y分别代表对应金属Fe、Co或Cu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为x%或y%,且x=45~49,y=100‑2x。本发明方法利用一凝固成型装置,通过设计合理的合金成分配比、两真空室压力、Cu辊的辊面线速度制备Fe‑Co为基单相固溶体Fe‑Co‑Cu三元合金。本发明在保证Fe和Co的原子百分比为1:1的前提下,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Cu,克服了现阶段研究报道中的以Cu为基体的Fe‑Co‑Cu三元合金的制备,保证了该合金系中磁性元素Co含量的大量存在,间接提高了合金的巨磁性能,且克服了Fe‑Co‑Cu三元难混溶合金相分离这一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