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葡萄糖发酵产反式-4-羟脯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8311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75286.9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在不添加外源L-脯氨酸的条件下,从葡萄糖发酵产反式-4-羟脯氨酸的方法,该重组大肠杆菌携带的重组质粒具有突变基因proBA2以及脯氨酸4-羟化酶基因(hyp),其中proBA2的突变发生在谷氨酸激酶编码基因proB上,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谷氨酸激酶受L-脯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显著降低。proBA2与hyp共表达,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发酵产反式-4-羟脯氨酸,不需要添加外源的L-脯氨酸。其中的重组质粒是将proBA2和hyp重组到同一个表达质粒上,或将分别含有两个基因的不同抗性的重组质粒共转化得到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大肠杆菌在羟脯氨酸生产中的应用。

    一种产油脂微生物发酵油茶加工废弃物制备成型固体燃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17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68766.2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9 C12N1/14 C12P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废弃物经产油脂微生物发酵制备成型固体燃料的方法,涉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源领域。其步骤为:1)将农业废弃物原料粉碎至3–10mm的碎颗粒;2)营养溶液的添加以配制成固体发酵培养基;3)于上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接入产油脂微生物的种子液,并恒温培养;4)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深度脱水至含水量35%以下,并通过流化床干燥至含水量在15–20%;5)将发酵物烘干,并挤压成型,获得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该燃料密度为0.7–1.3×103kg/m3,含水量为8–13%,热值为14–29MJ/kg。本发明之农业废弃物经产油脂微生物发酵制备成型固体燃料,具有原料适用性强、物料易成型和产品热值显著提高等优点,在降低传统固体燃料成型工艺能耗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提高成型固体燃料的市场竞争力。

    一种利用FLAG标签从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RAVE复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939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25868.X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FLAG标签从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RAVE复合物的方法,涉及酿酒酵母中RAVE复合物蛋白的修饰与纯化,属于分子生物学及蛋白组学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FLAG标签的亲和层析原理从酿酒酵母重组菌株BY4742rav2-FLAG细胞中分离RAVE复合物的方法,为后续研究复合物的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本发明利用FLAG标签亲和层析原理,从大量的细胞破碎液上清中分离出易降解的多亚基调节蛋白RAVE复合物,使得RAVE复合物的浓度与纯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由于FLAG标签只含有8个氨基酸,对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分离的RAVE复合物具有活性;此外,通过FLAG标签亲和层析可以一起分离得到与RAVE复合物存在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蛋白,结合质谱签定可以丰富与RAVE复合物相关的蛋白组学的研究资料。

    一种将穿梭质粒导入嗜醋酸棒杆菌的电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053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1135.1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张震宇 刘合栋

    Abstract: 一种将穿梭质粒导入嗜醋酸棒杆菌的电转化方法,主要用于将大肠杆菌和嗜醋酸棒杆菌中穿梭表达的重组质粒快速有效地电转化导入嗜醋酸棒杆菌中。通过控制培养基的组成、细胞培养时间、氨苄青霉素处理时间和加入量、质粒的甲基化、热击时间和热击温度、电击条件来制备高效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减弱嗜醋酸棒杆菌细胞壁对穿梭质粒的阻碍作用,并减少嗜醋酸棒杆菌对穿梭质粒的限制性酶切作用,使得穿梭质粒能够通过电转化方法高效地导入到嗜醋酸棒杆菌中,电转化效率可达到6.4×104cfu/μg DNA。

    一种提高过氧化氢酶存储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5923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97893.2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过氧化氢酶存储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以Serratia marcescens SYBC08(保藏号为CGMCC 3449)为出发菌株,经过深层发酵、菌体破壁和离心后获得了胞内过氧化氢酶液,其酶活力不低于20000U/ml(体积等同于发酵液体积)。在该酶液中同时添加一定浓度的NaCl和CaCl2后,其使用效果明显高于单独添加NaCl、CaCl2、明胶、甘油的效果:酶液在30℃储存30d内,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得到提高,增强了酶的使用效果;酶液在30℃存储90d后,酶活保留率高达90%以上,显著提高了酶的稳定性。该方法解决了液态过氧化氢酶易失活的问题,属于酶制剂技术领域。

    一种通过分批补料半同糖化浓醪发酵纤维素乙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8743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265845.2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分批补料半同步糖化浓醪发酵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蒸汽爆破处理;2)碱性过氧化氢处理:过氧化氢浓度(w/v)0.5~5%,固液比1:5~1:20,pH 9~12,温度10~70℃,处理1~5次,处理时间1~10h;3)分批补料半同步糖化浓醪发酵乙醇:将得到的固体和含有营养物的溶液分别在高温下灭菌,然后将二者与过滤除菌后纤维素酶混合,在45~50℃下振荡8~16h,再向体系添加初始量0.8~2倍干物料和相应量的酶液,继续在45~50℃下振荡12~30h。酶解结束后接入酿酒酵母进行乙醇发酵。本发明为纤维素乙醇商业化提供了一种生产途径。

    一种通过分批补料半同糖化浓醪发酵纤维素乙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874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65845.2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C12P7/10 C12P19/14 C12P22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分批补料半同步糖化浓醪发酵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蒸汽爆破处理;2)碱性过氧化氢处理:过氧化氢浓度(w/v)0.5~5%,固液比1:5~1:20,pH 9~12,温度10~70℃,处理1~5次,处理时间1~10h;3)分批补料半同步糖化浓醪发酵乙醇:将得到的固体和含有营养物的溶液分别在高温下灭菌,然后将二者与过滤除菌后纤维素酶混合,在45~50℃下振荡8~16h,再向体系添加初始量0.8~2倍干物料和相应量的酶液,继续在45~50℃下振荡12~30h。酶解结束后接入酿酒酵母进行乙醇发酵。本发明为纤维素乙醇商业化提供了一种生产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