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0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5566.X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密度气提澄清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高密度气提澄清装置包括澄清池主体、由上升柱和下降柱组成的网格反应系统、由两个旋流反应区组成的旋流反应系统、管道混合器、污泥收集池、斜管、气提排泥管、污泥回流泵以及相关连接管路和控制阀门;澄清池外部为网格絮凝,内部为旋流反应同向絮凝;澄清池的污泥通过气提至污泥收集池浓缩后,再通过污泥回流泵打回至旋流反应区之前的进水管中,形成泥渣回流。当原水浊度在1500NTU以内变化时,经过澄清池净化后的出水浊度达到0.5~1.0NTU以内,表面负荷达15~18m/h。本发明在提高出水水质的同时,减少投资和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和投资仅为传统工艺的50%~70%。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178245.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清流水网的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包括:农村居住区、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静脉溪流;农村居住区外围设有农田,农田和/或农村居住区内设有低流动水体,农田内设有农田静脉沟渠;农村居住区设有若干个复合塔;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静脉溪流用于将农村居住区、农田中排放的水汇入湖泊和/或河流;低流动水体用于进行水体的区域化治理;农田静脉沟渠用于将农田中的地表径流汇入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或静脉溪流;复合塔用于对农村居住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汇入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或静脉溪流。本发明成本低、生态效益好、后期维护简单、效果维持时间长,在保障水质达标的同时实现了生态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27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037280.6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净水功能的新型生态护坡,该护坡建造在流域水岸边的水陆交错带处,生态护坡(100)的坡体伸入流域水中,其表层铺设软体排(110),软体排(110)下部为生态滤池(120),生态滤池(120)通过池体隔绝流域水,生态滤池(120)中填装有填料层和承托层(125),将经沉淀池(210)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态滤池(120)中,填料层用于对引入的污水进行污染物处理,降低污水富营养化程度,承托层(125)用于支撑填料层,并经承托层(125)使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生态护坡(100)进入流域内。通过构筑新型生态护坡,构建了以微生物、植物、动物、填料等为主要元素的生态型水域水处理系统,有效实现了流域水的高效脱氮除磷,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505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41916.4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水域蓝藻生长的方法,涉及地表自然生态恢复和防护领域,其通过在流域水岸边的水陆交错带处构筑新型生态护坡,并在流域水中和/或流域水沿岸上种植桉树,构建了以微生物、植物、动物、填料等为主要元素的生态型水域水处理系统,有效实现了流域水的高效脱氮除磷,控制了蓝藻蔓延,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76168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96361.2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藻华的快速去除装置,包括船体,船体尾部设有驱动系统,船体上设有依次连通的吸藻系统、脱水系统与储藻系统,船体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集藻器,集藻器与船体的对应侧围成集藻槽,吸藻系统包括分别设在船体两侧且角度可调的吸藻器,吸藻器位于对应集藻槽的内侧。通过在船体上设置的吸藻系统、脱水系统与储藻系统对水体中的藻华进行收集与处理工作,在工作工程中,船体能够在驱动力与牵引力的作用下绕旋转轴在水面做圆周运动,同时通过电机控制牵引绳的长度变换,使船体能够经过水域中的各个区域,采用小型的船体即能完成对狭窄水域或浅水域的藻华去除工作,节省了人力资源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应用于水体藻华治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032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06148.9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81 , C02F1/5236 , C02F1/5245 , C02F1/56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去除饮用原水中重金属镉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流程是在含镉原水中添加适量凹凸棒土后充分搅拌混合,再在原水中依次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酸钠(或上述药剂的混合物)以及助凝剂硅酸盐(钠)。加药后的原水依次进入常规工艺的絮凝沉淀池中,沉淀后的上清液即可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本发明只需在常规水处理的絮凝沉淀工艺中添加吸附剂、絮凝剂以及助凝剂,即可将原水中镉离子去除至国家规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去除效果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11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04849.6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江苏鑫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 , B01J20/26 , B01J2220/4887 , C02F1/2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具体为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二次沉淀池中的活性污泥抽出,然后在活性污泥中加入适量含有脒基的阳离子高分子化学药剂后搅拌或者充分曝气混合,在30min内即可形成所需要的颗粒活性污泥。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添加经过筛选的脒基化合物形成的颗粒污泥相较于活性污泥,其沉降性能良好,节省了沉降时间,同时,添加的化学药剂不影响污泥的生物活性,可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效率。本发明方法产生颗粒污泥的造粒速度快,周期短且系统稳定,可快速利用于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62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46514.2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泰兴市睿济科技有限公司 ,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均匀水处理系统澄清池泥渣层的方法。本发明是在配水管底部侧面设置若干导流管,导流管处于泥渣层中;导流管的安装方向一致,使导流管的出水对泥渣层起推动作用,使得悬浮的泥渣层在澄清池内部产生缓慢的横向运动,并与上流式水流形成错流,从而保证泥渣层在澄清池内部的均匀性。这种泥渣层的均匀性,避免了澄清池内部泥渣层短流现象的产生,既确保澄清池出水的均匀性,又确保澄清池的出水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15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00240.5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或水质净化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在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之前设置纳米级气泡充氧系统和生物处理单元。充氧系统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现象,产生雾状水气泡,然后再喷入水中。生物处理单元内设置有纺织材料制成的过滤插板、生物填料过滤层、抗渗底、覆盖层。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是表面流、潜流和垂直流等三种湿地中的一种或多种串联或并联。其处理流程是,污水首先经过充氧系统进行充氧,然后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出水进入湿地系统进行再一步处理。与传统工艺相比,本方法可用于处理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污水,去污效率高,去污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26879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7249.4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低C/N比进水条件下A/O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方法。本发明方案为:当进水中碳氮比较低时,对现有的运行的A/O系统进行如下调整:在好氧反应器中添加原水,即将部分原水超越缺氧反应器,直接进入好氧反应器;进入好氧反应器的有机物的量经平均后浓度不高于70mg/L.d;加大二沉池污泥回流量,部分污泥直接回流至好氧反应器中,保持好氧池中的污泥浓度达到7000~12000mg/L;二沉池回流污泥量进入厌氧池和好氧池的比例为0.5~2.5。本发明可整体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特别是降低出水中总氮的浓度,减少污泥产量。本发明方案运行简单,改造处理费用低,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