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1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505830.3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声子晶体转子的三螺杆泵,包括三螺杆泵;所述三螺杆泵具有两根尺寸、构造和材质均相同的从动螺杆,从动螺杆基体中均有沿轴向分布的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布置声子晶体内芯;所述声子晶体内芯包括芯体、中间层和外层;其中,中间层包裹芯体,外层包裹中间层;所述声子晶体内芯为圆柱体,声子晶体内芯横截面半径为从动螺杆基体根圆半径的25%~50%。所属空心腔体的轴向长度大于从动螺杆基体轴向长度的2/3。所述空心腔体内的声子晶体内芯有多段。本发明通过将声子晶体应用于三螺杆泵的从螺杆,能够有效衰减三螺杆泵由主螺杆驱动从螺杆时从螺杆的扭转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77561.X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5B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9/005
Abstract: 一种弹簧阀振动频响特性的测试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阀杆、弹簧、阀芯、活塞块、曲柄连杆机构、阀体、变频电机。加速度传感器放置于阀杆的延长端,阀杆延长端伸出阀体;阀杆与弹簧相连;活塞块置于弹簧阀阀体的内壁,活塞块下端与曲柄连杆机构小端相连;变频电机与曲柄连杆机构大端相连。该装置通过变频电机产生压力脉冲激励,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定弹簧阀的振动加速度,适用于多种压力脉冲激励下的弹簧阀振动频响特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00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814966.8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艇体轴频振速峰值现场动平衡的桨轴激励响应分离系统及方法,在轴系的适当位置安装对开式平衡盘作为配重面,以现场动平衡试验来平衡掉推进轴系的不平衡激励,从而得到螺旋桨激励响应。针对舰船尤其是潜艇柔性基础上的悬臂式推进轴系,把振动传感器放到艇壳体内侧面上,以艇壳体表面多点法向轴频振速峰值最大的点作为振动测点,多面多次动平衡试验,动平衡效果更加理想,同时也会改变轴系的惯量,改善轴系的振动特性。本发明是可以在舱内实施,不需要更换水中的螺旋桨,效率高,灵活性强,测试环境要求低,节约试验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088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0756.7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含凸轮轴的轴系复合振动与调控耦合建模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包括PID控制器、执行器、瞬时喷油量模块、气缸压力模块、负载载荷、传动装置弹性轴系模块;执行器受控制参数调节输出控制电流,决定齿条拉杆位移,齿条拉杆位移量决定瞬时喷油量模块输出的喷油量,喷油量由气缸压力模块换算为汽缸压力输出给传动装置弹性轴系模块;传动装置弹性轴系模块的输入包括气缸压力和负载载荷,输出的各惯量瞬时转速响应中包含轴系复合振动特性,取凸轮轴惯量的瞬时转速响应作为反馈信号,与目标转速的差值输入PID控制器,构成闭环控制系统。本发明成功对PID控制参数进行预测,避免耦合振荡故障发生,保证实船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290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10025449.X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H1/1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轴系扭振信号时频转换精度的方法。测量轴系扭振,信号采集装置对轴旋转一周的时间tc及旋转过齿盘n个齿的时间tn进行采集,利用扭角公式计算出扭角值,得到扭角随齿数变化的数据,完成扭角信号的第一次采样;对扭角数据进行等时间线性插值,得到新的扭角数据即等时间采样的扭角数据,完成扭角信号的二次采样;先对二次采样的扭角数据进行加窗处理,再进行FFT处理。本发明利用等时间线性插值的方法将第一次采样的等角度采样转换为等时间采样的二次采样,提高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通过等时间采样的数据做加窗后的FFT处理,更加准确可靠,提高轴系扭振信号时频转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52265.5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建模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锥形梁链式梁结构自由振动特性解析分析方法。形成基于贝塞尔方程形式的锥形梁传递矩阵表达式,同时得到的传递矩阵表达式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与其他不同特征梁的传递矩阵联接,求解含锥形梁的链式梁结构的自由振动特性基于链式梁结构的典型边界条件,锥形梁以及其他特征量梁的传递矩阵,可获得场传递矩阵下的奇异子矩阵,推导得到超越方程,求解方程得到链式梁结构的自由振动频率特性,得到固有频率将固有频率反带入传递矩阵,进一步求解得到链式梁结构阵型,从而实现含锥形梁链式梁结构的固有特性求解。本发明用以解决含锥形梁的链式梁结构缺少分析解析表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12186.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B63B7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摩擦效应的船用配气凸轮轴系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凸轮轴负载扭矩计算:基于配气机构的构成和操作条件,计算凸轮轴在操作过程中受到的负载扭矩;S2,配气凸轮轴系扭振计算:基于配气凸轮轴负载扭矩的激励条件,结合凸轮轴系的物理属性,物理属性包括刚度、阻尼以及转动惯量,分析凸轮轴系的扭振现象以及摩擦效应对振动特性的影响;S3,综合结果分析与影响评估:对扭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关注摩擦效应对凸轮轴系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分析齿轮传动作用力和凸轮副接触摩擦力,理解凸轮轴系的动态行为,增强了动力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33811.9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6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真实机加表面下船用斜齿轮三维有限长混合润滑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考虑真实机加表面下斜齿轮混合润滑分析模型:将斜齿轮啮合副接触几何模型等效转换为两个反向圆台的滚动接触过程,并纳入真实表面的粗糙度特性,预测油膜厚度,通过计算混合润滑下的接触压力变化,同时考虑瞬态载荷的影响,确保油膜压力分布与实际载荷相匹配;S2,实施数值计算方法:对混合润滑分析结果进行计算;S3,计算结果分析与评估:揭示润滑状态的特性,以及评估不同工况下斜齿轮的性能。本发明,确保油膜压力分布与实际载荷相匹配,从而提高斜齿轮传动的效率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2485.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1 , G06N3/00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智能算法的翻边轴瓦织构设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预设组粒子群,各粒子群中粒子的个数与翻边轴瓦中织构的个数相同;确定织构的目标设计参数的类型,针对各粒子群,基于目标设计参数的类型确定粒子群中各粒子分别对应的初始位置信息;基于粒子群中各粒子的初始位置信息,通过粒子群智能算法进行迭代寻优,在迭代结束时,基于各迭代轮次中各粒子群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组,确定最优位置信息组;基于最优位置信息组确定翻边轴瓦中各织构的目标设计参数。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粒子群智能算法能够得到翻边轴瓦织构的设计参数的全局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97533.0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低振动离心泵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对离心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确定有无导流装置下离心泵的湍动能、叶片载荷及水力损失分布;设置安装位置,周向偏置度、进出口安放角、弦长作为设计变量,确定不同参数取值对离心泵叶轮内部二次流结构、叶轮出口处流动的非均匀度,泵内压力脉动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选择灵敏度最大的导流装置的结构参数作为设计变量,通过对样本进行多项式拟合,从而构造响应面模型,然后对离心泵叶轮内部二次流结构进行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