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多芯光纤瞄准器及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9821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2469.3

    申请日:2015-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嵌入式多芯光纤瞄准器及定位装置。中心为主芯光纤形成的主光纤芯,主光纤芯周围排列着侧芯光纤形成的侧光纤芯,外层石英毛细管形成多芯光纤瞄准器的外包层;侧光纤芯分布在主光纤芯外围,当入射光斑偏离主光纤芯时,一部分光耦合进入一个或若干个侧光纤芯,并通过对应的侧芯光纤传到探测器,通过比较不同侧芯光纤的输出光信号,实现对光源光场位置信息的反馈,进而调整多芯光纤瞄准器位置,使入射光斑照射到主光纤芯,并对应进入主芯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光信号时,侧芯用于监控是否入射光斑对准了主芯。这种多芯光纤瞄准器可以用于天文光谱观测中光纤端位置的反馈调整,也可以用于实时跟踪监测位置随机变化的光源信号。

    一种应变灵敏度可实时调谐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4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8310.0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变灵敏度可实时调谐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光纤,并对光纤进行固定;S2:利用激光器制备出结构调制型LPFG,制备出的结构调制型LPFG为双面不对称的D型槽结构;S3:将磁性纳米颗粒与固化剂结合,制备出混合溶液;S4:将S2中制备的结构调制型LPFG结构与S3中的混合溶液置于模具,加热固化,获得圆柱形传感器;S5:取出圆柱形传感器,并对其进行检查。本发明能够通过将磁流变弹性体与结构调制型LPFG结合,既能有效提高灵敏度,又能够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的动态调节。

    一种光纤扰模综合测量系统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30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10889.0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扰模综合测量系统,涉及光纤扰模综合测量技术领域。所述光纤扰模综合测量系统包括:光源、光纤跳线、第一FC转接口、第一六维位移调整台、滤光片系统、第一消色差透镜、分束立方体、可调光阑、第二消色差透镜、第三消色差透镜、第四消色差透镜、第一高倍率成像系统、第二高倍率成像系统、第一同轴光、第一光功率计、第二FC转接口、第二六维位移调整台、待测光纤、机械振动扰模系统、第三FC转接口、第三六维位移调整台、第二光功率计、第一抛物面镜、平面反射镜、第二抛物面镜、成像光谱仪、分光片、第五消色差透镜、第三高倍率成像系统、第二同轴光、大靶面成像系统、平行滑轨、上位机。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扰模综合测量系统具有准确度高、实现多参量同时测量以及提高光纤扰模参数测量精度等的优点。

    一种D形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5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617288.3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形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方法,两根长周期光纤光栅平行靠近组成的耦合器无后向反射,信道隔离度高,插入损耗低,具有波长选择特性,并且一根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另一根具有带阻滤波特性,适用于全光宽带分插复用器。两根D形长周期光纤光栅由于形状特点,可以像拉链一样互相嵌入从而缩短耦合器间距使其无限靠近,增加耦合效率。本发明提升了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效率,减小了光损耗,实现了在圆芯光纤的基础上制备高效率的光纤耦合器;可用于光通信领域,通过CO2激光器写入D形长周期光纤光栅,比用紫外光写入光栅更加灵活,它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未经处理的玻璃纤维和写入过程。

    一种基于氢氧焰加热的自变形芯光纤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0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997851.8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氢氧焰加热的自变形芯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简称MMF,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电脑软件设置CO2雕刻激光器刻蚀程序的功能参数并重复运行刻蚀程序直至刻蚀区达到合适深度且刻蚀区表面光洁;完成对光纤包层某一面的刻蚀后,调节可扭转夹具,使光纤整体分别旋转90°、180°、270°,将上述预制备的矩形包层MMF放置在氢氧火焰加热装置上,运行加热程序,MMF被刻蚀成长方柱的包层在氢氧焰的加热下熔融变形,且在张力作用下刻蚀区域的物质重新流动分布,使得矩形包层重新恢复成圆形,从而制备出自变形异形芯光纤。

    一种用于日冕观测的扇形微透镜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161058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498463.0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用于日冕观测的扇形微透镜阵列。本发明为一扇形微透镜阵列,用于积分视场单元的微透镜阵列为扇形,由多个不同尺寸的扇形微透镜单元组成;所述的扇形微透镜阵列,外层扇形微透镜单元的面积大于内层扇形微透镜单元,力求不同层的扇形微透镜单元通光量接近;扇形微透镜单元的外弧长与其径向长度成比例,以保证每个扇形微透镜单元的外接圆半径最小,使扇形微透镜单元具有最小的球差。本发明通过使扇形微透镜单元的径向长度随着日冕半径的增加而增加,或随着日冕半径的增加而使每扇形微透镜单元对应的圆心角增大,实现组成扇形微透镜阵列的每个扇形微透镜单元的通光量基本一致,保证了微透镜通光的均匀性。

    一种带位置检测功能的量子点光纤微弯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07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98424.0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单点及多点发生微弯进行检测的带位置检测功能的量子点光纤微弯传感器。本发明使用紫外光作为激励光源,在光纤内部传播,当发生微弯损耗时,紫外光溢出纤芯激发涂覆在包层外特定位置的量子点颗粒,被激发的量子点发出特征光谱,并耦合回光纤纤芯,被探测端的光谱仪检测、分析,并确认微弯损耗发生位置和微弯程度。本发明使用光纤的数量与使用量子点的数量相同能最大化使用效率。如果使用N根光纤以及N种荧光材料,能将检测区域区分为N(N+1)个区域,相比初始的一种量子点只能检测一个位置有了大大的提高。

    一种掺杂单晶多芯光纤的制备方法及掺杂单晶多芯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07151092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258664.1

    申请日:2017-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掺杂单晶多芯光纤的制备方法及掺杂单晶多芯光纤。掺杂单晶多芯光纤为在同一石英包层内含有两个及以上的掺杂单晶纤芯,由低折射率二氧化硅石英玻璃和高折射率掺杂单晶构成光纤波导结构。是获得多孔光纤预制棒,再经拉制得到多孔毛细管,然后在高温、高压下将掺杂晶体熔体注入到石英毛细管中的多微孔内形成多晶体纤芯,最后经过横向加热使得纤芯完成单晶化等步骤来制备出石英包层掺杂单晶多芯光纤。通过将毛细管多孔内熔体注入与后期晶体生长相结合,用该方法生长出的掺杂单晶多芯光纤具有丝径长度可控、纤芯数量和位置任意排列等优点,可用于微小型及在线光子调控的相位调制器、光开关和干涉仪等。

    一种可发射式远距离可分布测量辐射量的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0716783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350074.1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射式远距离可分布测量辐射量的检测仪,包括发射装置、设置在发射装置发射端的载体、设置在发射装置下端的卷线盘、检测箱,所述载体包括载体尖端和载体内芯,所述载体内芯内设置有分布式光纤,所述分布式光纤包括护套层、设置在护套层两端的金属环、设置在护套层内的光纤,所述光纤至少有三个且长度不同,每个光纤上设置有光敏材料,所述卷线盘上缠绕有缆线,缆线的端部缠绕护套层后从载体穿出并与检测箱捏的测光模块连接,所述检测箱内还设置有与测光模块连接的采集卡。本发明只要求检测人员将探头发射到待测区域而不需要穿戴防护设备,这样拓展核辐射检测仪的使用范围,并且有效地保护了人员安全。

    一种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对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5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16179.9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对准系统及方法,属于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对准领域。包括平行光路,调节系统和观测系统三部分。平行光路包括激光光源、平行光管以及两个可调光阑;调节系统包括一个五维调节台和一个六维调节台;观测系统包括蝇眼端观测系统和狭缝端观测系统两部分;三个显微成像系统在水平,垂直和正面三个方向观察光纤阵列和蝇眼透镜的的对准情况,通过狭缝端的观测系统确定亮度均匀性,从而可以判定光纤阵列和蝇眼透镜已经处于对准状态。可以实现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非接触对准,避免了对准端面的损伤,三维对准方法可以使对准过程变得简洁易行,并且减少了对准时的误差,较大的提高蝇眼透镜与光纤阵列的对准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