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11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55307.7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10
Abstract: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数字孪生柴油机模型自标定方法、装置和数字孪生柴油机模型,涉及柴油机燃能分析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一种算法能够进行快速自标定,实现快速且精准地校准数字孪生模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数字孪生柴油机模型标定方法,包括:采集柴油机气缸参数并预处理;将缸压曲线离散为至少三个点,作为粒子群算法的输入量;采集粒子群算法的第二输入量;确定粒子群算法中初始粒子组位置;计算当前各粒子的个体最优解的计算步骤;根据个体最优解,对粒子进行迭代,至满足预设迭代条件的步骤;通过迭代后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标定的步骤。适合应用于快速而精确的完成船用柴油机的数字孪生模型中参数的标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55306.2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船用内燃机燃烧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涉及柴油机燃烧性能分析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尚未提出过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船用柴油机燃烧模型,实现快速且精准地校准数字孪生模型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划分内燃机工作过程,并定义为至少两个步长的步骤;得到喷入内燃机的气缸中的燃料的湍动能的步骤;得到每个步长的气缸内部湍动能密度的步骤;得到每个预设时刻可贡献于燃烧的燃料质量的步骤;得到气缸内部的滞燃期的步骤;根据气缸内部湍动能密度和燃料质量,得到气缸内部整体放热率的步骤;根据燃料的湍动能、气缸内部整体放热率和滞燃期,得到数字孪生模型的步骤。适用于克服船用柴油机的数字孪生模型中的实时仿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43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937480.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位置可调式多喷油器端盖,属于船用柴油机喷雾与燃烧可视化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定容燃烧装置设计中无法实现多喷油器布置、无法调节喷油器的相对位置的问题。缸盖本体上分别加工有第一阶梯通孔和第二阶梯通孔,主喷油器套筒固装在缸盖本体上且所述主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同轴插装在主喷油器套筒及第一阶梯通孔内,第二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阶梯通孔内,第一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调节偏心轮内,所述侧喷油器底座布置在第二阶梯通孔的上方且与缸盖本体固接,侧喷油器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侧喷油器套筒固装在侧喷油器底座上且所述侧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插装在侧喷油器套筒、侧喷油器底座及第一调节偏心轮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803703.8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超高压缩温度与压力的发动机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柴油机高温高压系统领域。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模拟试验无法实现超高压缩温度与压力,且温度和压力不可调的问题。它包括压缩空气进气机构、氮气进气机构、稳压机构、循环加热机构、空气进气机构和快速压缩机机构,所述压缩空气进气机构和氮气进气机构均与稳压机构内的稳压罐的进气端相连,所述压缩空气进气机构和氮气进气机构分别向稳压罐内通入空气和氮气,所述稳压罐与循环加热机构相连,所述循环加热机构对稳压罐内气体进行加热,所述稳压罐的出气端与快速压缩机机构相连,所述稳压罐与快速压缩机机构之间连接空气进气机构。它主要用于发动机模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4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37480.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位置可调式多喷油器端盖,属于船用柴油机喷雾与燃烧可视化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定容燃烧装置设计中无法实现多喷油器布置、无法调节喷油器的相对位置的问题。缸盖本体上分别加工有第一阶梯通孔和第二阶梯通孔,主喷油器套筒固装在缸盖本体上且所述主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同轴插装在主喷油器套筒及第一阶梯通孔内,第二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阶梯通孔内,第一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调节偏心轮内,所述侧喷油器底座布置在第二阶梯通孔的上方且与缸盖本体固接,侧喷油器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侧喷油器套筒固装在侧喷油器底座上且所述侧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插装在侧喷油器套筒、侧喷油器底座及第一调节偏心轮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8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03703.8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超高压缩温度与压力的发动机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柴油机高温高压系统领域。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模拟试验无法实现超高压缩温度与压力,且温度和压力不可调的问题。它包括压缩空气进气机构、氮气进气机构、稳压机构、循环加热机构、空气进气机构和快速压缩机机构,所述压缩空气进气机构和氮气进气机构均与稳压机构内的稳压罐的进气端相连,所述压缩空气进气机构和氮气进气机构分别向稳压罐内通入空气和氮气,所述稳压罐与循环加热机构相连,所述循环加热机构对稳压罐内气体进行加热,所述稳压罐的出气端与快速压缩机机构相连,所述稳压罐与快速压缩机机构之间连接空气进气机构。它主要用于发动机模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0479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272283.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刚性同步传动系统的自由活塞发电机,属于动力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自由活塞发电机发电效率低及稳定性差的问题。一种基于刚性同步传动系统的自由活塞发电机,第一直线发电机组、第二直线发电机组、刚性同步传动组件、布置在第一直线发电机组两端的两个高压气缸以及布置在第二直线发电机组两端的两个低压气缸。燃烧后的工质先在高压气缸中进行第一阶段膨胀,然后又在低压气缸中进行第二阶段膨胀,有效地提高了废气中的能量利用率,增加了膨胀功,进一步提高自由活塞发电机的热效率和发电效率。通过刚性同步传动组件,使得高压活塞和低压活塞始终保持稳定的相位运行,避免出现因相位异变引发的活塞撞顶和压气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7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69854.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刚性连接的新式循环自由活塞发电机,属于动力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自由活塞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低及稳定性差的问题。它包括直线发电机组及布置在直线发电机组两端的两套内燃机组,其中所述直线发电机组包括壳体、动子芯轴、定子线圈以及发电机动子,每套内燃机组均包括高压气缸及低压气缸,两个高压活塞及两个低压活塞一一对应与四个连接轴固接,实现两套内燃机组的同步动作。高压活塞与低压活塞通过动子芯轴刚性连接,无需传动装置,有效减少结构复杂度。大大提高该整机组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59185.4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基于热力学循环的最高热效率预测方法,根据压缩比、爆发压力比、压缩初始温度、压缩初始压力、定容增压比、定压预胀比、定容投入热量比、比热容比在内的参数对柴油机最高热效率进行预测。通过对柴油机热力学循环热效率表达式的函数关系式推导,结合具体的压缩比与爆发压力比限制,预测出在限定条件下的柴油机最高热效率以及对应的定容投入热量比;其中所述柴油机热力学循环特指由绝热压缩过程、定容加热过程、定压加热过程、绝热膨胀过程、定容放热过程组成的理想混合加热循环。本发明无需任何实验数据对方法进行校核修正,解决了目前预测柴油机最高热效率方法中对实验数据依赖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222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42158.6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燃油系统喷雾形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喷油器串联喷射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多孔喷雾测试系统。本发明的双喷油器串联喷射系统,将电控喷油器喷油压力恒定、喷油脉宽可控、喷油压力精确可调的优点与机械式喷油器结合起来,实现了机械式喷油器的喷油规律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的工况,具有突出的优势。本发明的应用双喷油器串联喷射系统的多孔喷雾测试系统实现了机械式喷油器的喷射压力在较宽的范围内可灵活调节,有利于在可调整的喷油参数下研究现有机械式喷油器的喷雾性能,实现较为复杂的喷油率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