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聚磁式双定子横向磁场永磁同步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483639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74802.6

    申请日:2015-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4 H02K1/16 H02K1/27 H02K21/12

    Abstract: 转子聚磁式双定子横向磁场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横向结构电机,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和绕组利用率偏低,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定子、转子、外壳和转子支架,定子包括外定子和内定子,转子位于外定子和内定子之间,且固定在转子支架上;外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第一工作气隙,内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第二工作气隙;外定子包括外定子铁心和外定子电枢绕组,外定子铁心包括p对左右交错的U型外定子铁心,内定子包括内定子电枢绕组、内定子铁心、非导磁内定子套筒和内定子轴,内定子铁心包括p对左右交错的U型内定子铁心,转子包括2p块第一永磁体、2p块第二永磁体、转子铁心和转轴。

    多相大行程圆筒型磁通切换式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319966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58666.8

    申请日:2013-02-25

    Abstract: 多相大行程圆筒型磁通切换式直线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永磁直线电机在次级上装不锈钢或非金属纤维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固定装置,导致散热困难,而温升可能会最终导致永磁体发生不可逆退磁、限制电机出力、减小功率密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初级和次级,初级设置在次级外部,初级和次级之间沿径向方向有气隙;初级由m个相同的相结构单元构成,每个相结构单元包括中间初级铁心、电枢绕组、两个端部初级铁心和两个永磁体环,中间初级铁心的两侧均设置永磁体环,每个永磁体环的外侧端面设置一个端部初级铁心,次级包括次级铁心和次级轴,次级铁心固定在次级轴上,圆环形的次级铁心的外圆壁上均匀开有多个环形凹槽,凹槽的开口面向初级。

    横向磁通式无刷馈电双转子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2497073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65977.X

    申请日:2011-11-17

    Abstract: 横向磁通式无刷馈电双转子电机,属于永磁电机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电机只能实现单一速度的单轴输出,而目前采用的双速双轴结构需要电刷、滑环等部件,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和需要经常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端盖、壳体、定子、永磁转子和永磁转子输出轴,它还包括横向磁通转子和横向磁通转子输出轴;通过不同频率的电源对定子供电;整个定子形成m对极性交替变化的环形磁极,环形磁极磁场通过横向磁通转子进行调制,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横向磁通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产生相对旋转,这样就形成了横向磁通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的转速差,适用于需要在不同转速的两个机械转轴同时工作的工业技术中。

    轴向-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1938201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274337.3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轴向-径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驱动装置中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简单高效配合,从而使系统体积笨重、结构复杂、成本偏高、性能受限,不能有效将动力输出的问题。本发明将壳体分两部分,分别设置轴向双转子电机和径向转矩调节电机,轴向双转子电机的永磁转子由原动机带动形成2n极磁场,其定子形成2p极磁场,由具有q块导磁块和绝缘块的调制环转子的输出轴输出所需转速,且p=|hn+kq|,其输出转速不依赖输入转速,实现无级变速;径向转矩调节电机根据实际负载需要,输入驱动转矩或者制动转矩,满足负载的实际转矩需求,使得调制环转子输出轴输入和输出的能量相平衡。

    轴向-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1938200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274325.0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轴向-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驱动装置中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简单高效配合,从而使系统体积笨重、结构复杂、成本偏高、性能受限,不能有效将动力输出的问题。本发明将壳体分两部分,分别设置轴向双转子电机和轴向转矩调节电机,轴向双转子电机的永磁转子由原动机带动形成2n极磁场,其定子形成2p极磁场,由具有q块导磁块和绝缘块的调制环转子的输出轴输出所需转速,且p=|hn+kq|,其输出转速不依赖输入转速,实现无级变速;轴向转矩调节电机根据实际负载需要,输入驱动转矩或者制动转矩,满足负载的实际转矩需求,使得调制环转子输出轴输入和输出的能量相平衡。

    径向-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1924438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74135.9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径向-轴向磁场调制型无刷复合结构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驱动装置中发动机和系统其他部件不能简单高效配合,从而使系统体积笨重、结构复杂、成本偏高、性能受限,不能有效将动力输出的问题。本发明电机在壳体内并列设置有径向双转子电机和轴向转矩调节电机,径向双转子电机的永磁转子由原动机带动形成2n极磁场,其定子形成2p极磁场,由具有q块导磁块和绝缘块的调制环转子的输出轴输出所需转速,且p=|hn+kq|,其输出转速不依赖输入转速,实现无级变速;轴向转矩调节电机根据实际负载需要,输入驱动转矩或者制动转矩,满足负载的实际转矩需求,使得调制环转子输出轴输入和输出的能量相平衡。

    无刷馈电双转子电机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2192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79233.1

    申请日:2009-10-01

    Abstract: 无刷馈电双转子电机,它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电机只能实现单一速度的单轴输出,而目前采用的双速双轴输出电机需要电刷滑环对绕组进行馈电,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可靠性降低以及经常需要对电刷等部件进行维护等问题。本发明的定子固定在壳体内,永磁转子固定在永磁转子输出轴上,爪极转子位于定子与永磁转子之间,并且固定在爪极转子输出轴上,所述永磁转子输出轴和爪极转子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本发明能够提供两个转轴之间的转矩差值和转速差值,适用于需要在不同转速的两个机械转轴同时工作的工业技术中。

    互感增强型10槽五相容错电机及容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0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53079.X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互感增强型10槽五相容错电机及容错方法,属于电机容错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缺乏兼顾抑制短路电流与提升电机转矩输出品质的五相电机容错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电机沿轴向分为电枢段和容错段,所述电枢段为五相定转子电机单元,所述容错段为五相定子电机单元;两个电机单元共用转轴,一套绕组同时绕制在电枢段和容错段的定子上;电枢段和容错段的各相绕组按照相同的相序分布;电枢段绕组跨距为1;容错段绕组沿切向双层布置与容错段定子槽内,2层绕组之间设置绕组隔离件;当发生一相短路故障时,断开故障相绕组与控制器的电气连接,依照铜损最小原则重构健康相的电流工作点,实现抑制短路电流的同时兼顾转矩的平稳输出。

    基于单边调磁原理的永磁体横向分段错位式双转子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9379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284112.0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基于单边调磁原理的永磁体横向分段错位式无刷双转子电机,属于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已有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用对转电机存在绕组发热严重且散热困难问题。本发明包括环形绕组定子、永磁转子和调制转子,环形绕组定子、永磁转子和调制转子沿径向由外至内同轴设置;永磁转子设置为分段错位式,形成沿圆周均匀分布、沿轴向分段错位分布的永磁体磁场;调制转子将沿圆周均匀分布、沿轴向分段错位分布的永磁体磁场调制成沿轴向分布的定子绕组磁场,永磁转子和调制转子所受的电磁转矩实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永磁转子的输出轴与对转螺旋桨的正转螺旋桨相连,调制转子的输出轴与对转螺旋桨的反转螺旋桨相连。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三次谐波电流注入容错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6436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97624.6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三次谐波电流注入容错控制策略,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在绕组开路故障下转矩波动上升的问题。本发明该策略包括任意一相、两相或三相绕组开路故障:调整剩余相电流以抑制绕组开路故障造成的转矩波动上升,剩余相电流根据容错控制电流来确定;剩余相绕组容错控制电流的获取过程为:根据空载反电势建立电机在绕组开路故障容错状态下的输出转矩与剩余相绕组容错控制电流的关系式,进而建立输出转矩的恒定转矩分量、二次转矩波动幅值及四次转矩波动幅值与剩余相绕组容错控制电流的关系式;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以获取最大化恒定转矩分量,最小化二次和四次转矩波动幅值之和条件下的容错控制电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