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145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376119.1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管与铁芯集成一体化的电机定子结构,包括绕组组件、铁芯组件和热管散热器组件构成,其中,铁芯组件由硅钢片或其他软磁材料堆叠而成,热管散热器的吸热端截面形状与铁芯叠片形状一致,吸热端均匀嵌入在铁芯组件内部和轴向上下两端,绕组组件绕制在电机定子齿和热管组件的吸热端上。热管散热器的吸热端与铁芯组件和绕组组件直接接触,吸取电机工作时散发的热量。热管散热器组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L形导热管道,L形导热管道与热管散热器多个吸热端一一对应,且每个L形导热管道向轴向弯折,肋片安装在吸热端每个L形导热管道的末端。本发明可以提高电机本体的散热能力,降低绕组温升,进而提高电机系统的效率和长期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59320.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退磁线圈系统、屏蔽装置及退磁方法,该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以及多个连接导线;屏蔽装置中屏蔽体的每个屏蔽面上均匀间隔缠绕多匝所述退磁线圈,每匝所述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用于提供相应的退磁磁场,以构成闭合的磁通回路;各连接导线均回折设置于屏蔽面外侧,每个连接导线一半与相对应的各退磁线圈连接,另一半原路反向折回,接入供电模块,用于使其连接的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本发明采用了分布式设置的退磁线圈,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退磁效果,将屏蔽装置中的静态磁场降低到极低程度,有效解决微弱磁场信号检测时对无磁环境的迫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56805.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屏蔽装置的退磁方法,退磁方法基于退磁线圈系统实现退磁,退磁线圈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多个连接导线和供电模块;多层屏蔽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屏蔽体,各层屏蔽体由内到外逐层套设,每层屏蔽体上均间隔缠绕多匝退磁线圈,每匝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各退磁线圈均通过相应的连接导线接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各连接导线连接;退磁方法包括:向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令各层屏蔽体先由内向外逐层退磁,再由外向内逐层退磁,退磁电流强度大小根据各层所述屏蔽体的尺寸设定。该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退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退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1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75624.4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绕组与热管一体式散热结构的高转矩密度电机,机壳、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由外向内依次同轴设置,定子铁芯的外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定子齿,相邻的两个定子齿间形成定子槽,电机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绕组线圈,转子组件包括永磁体,还包括热管散热器,每个定子齿上均缠绕有一个绕组线圈,相邻两个绕组线圈间设置有双层绝缘纸分割层,热管散热器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吸热段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每个定子槽中的双层绝缘纸分割层间,定子轴内设有散热空间,热管的散热段延伸至散热空间内。本发明利用热管散热器将定子绕组的损耗发热导出并利用散热结构进行耗散,可以解决高转矩密度电机定子发热大、温升高的问题,可以用于电动汽车轮子直驱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02877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444315.4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屏蔽室开关结构。主要解决了现有大屏蔽室的屏蔽门、屏蔽窗的屏蔽效果差的问题。所述的固定屏蔽部分1与活动屏蔽部分2分别由至少两层的导磁屏蔽层构成,固定屏蔽部分1开口相对的两侧及活动屏蔽部分2两侧根据屏蔽层的分层结构分别设置为阶梯形式,固定屏蔽部分1开口相对的两侧的阶梯形式结构与活动屏蔽部分2两侧阶梯形式结构搭接,并通过支撑结构3限位固定。具有结构简单、屏蔽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0242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388904.5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一种新型屏蔽结构及其设计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造价昂贵,屏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构造为闭合线圈同轴单轴排列,由闭合线圈构成的同轴排列组外设置有高导磁外屏蔽层,闭合线圈串联在一起,连接电源,设计方法步骤为,利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建立解析模型;采用镜像模型的方法构建包括外层导磁材料边界条件的线圈磁场分布模型;通过泰勒展开使二、四、六阶等偶数阶次系数在x=0时为零,解出线圈间距、安匝数比值等关键结构参数。具有成本低廉,磁场屏蔽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55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270652.1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55/00
Abstract: 一种混合绕组高速双馈超导电机系统,包括定子、超导线圈组、铜线圈组、超导冷却装置、转子机构组、转子超导块材和转轴,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轭、超导线圈组、铜线圈组和超导冷却装置;超导线圈组和铜线圈组交替地设置在定子铁轭的线圈槽上;定子的定子铁轭具有偶数个等夹角间隔的线圈槽,转子机构组为等夹角齿形,转子超导块材粘结在转子机构组中的齿形空缺处,与转子机构组的齿形构成间隔设置。超导线圈组承载低频大电流,铜线圈承载高频小电流。采用超导线圈提供高转矩输出,采用铜绕组线圈提供高速磁场条件,利用磁阻转子的磁场调制作用,分别调制两种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最终实现高速大转矩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02877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44315.4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屏蔽室开关结构。主要解决了现有大屏蔽室的屏蔽门、屏蔽窗的屏蔽效果差的问题。所述的固定屏蔽部分1与活动屏蔽部分2分别由至少两层的导磁屏蔽层构成,固定屏蔽部分1开口相对的两侧及活动屏蔽部分2两侧根据屏蔽层的分层结构分别设置为阶梯形式,固定屏蔽部分1开口相对的两侧的阶梯形式结构与活动屏蔽部分2两侧阶梯形式结构搭接,并通过支撑结构3限位固定。具有结构简单、屏蔽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285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88903.0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局部磁场补偿能力的主动屏蔽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方案造价昂贵,屏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所述的高导磁屏蔽层(1)外侧在主动线圈范围内分布有补偿线圈(2)阵列,每个补偿线圈(2)独立设置,每个补偿线圈(2)中心分别设置有磁强计(3),其中每个补偿线圈(2)与每个磁强计(3)分别连接中央控制器模块。具有成本低廉,磁场屏蔽、补偿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0151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04701.9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5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2
Abstract: 一种横向磁通高速超导电机系统,它为解决微型、高速、高功率密度超导电机的实用化而提出。它包括定子外部导磁环、超导线圈组、定子异型导磁块、转子磁钢组、转子、转轴组成,此种超导电机利用超导绕组的无阻特性,通入间歇性的直流电流,利用环形超导绕组的机械特性减小超导电机的外径,同时利用超导绕组的失超恢复特性提高超导绕组的直流载流能力及超导电机的转速,扩充了超导电机在高速电机领域内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