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0582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79944.8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35 , H02K3/04 , H02P25/0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54 , H02K3/04 , H02P25/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精密音圈电机控制领域的双绕组音圈电机及其复合驱动控制方法。主要解决了音圈电机在开关驱动下产生的电流纹波对音圈电机系统输出推力的影响,进而提升了音圈电机系统在超精密领域下的输出精度。其中,音圈电机采用了全新的双绕组结构,即在同一铁心上安装主副两套绕组,主绕组产生外部所需主要推力,采用开关控制的方法加以实现;辅助绕组用来补偿主绕组产生的纹波推力,采用线性模拟控制的方法,通过对主绕组产生的纹波信号的提取,实时补偿产生主绕组产生的电流纹波,从而保证音圈电机系统整体具有高输出精度同时有较大的功率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50582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1079944.8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35 , H02K3/04 , H02P25/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精密音圈电机控制领域的双绕组音圈电机及其复合驱动控制方法。主要解决了音圈电机在开关驱动下产生的电流纹波对音圈电机系统输出推力的影响,进而提升了音圈电机系统在超精密领域下的输出精度。其中,音圈电机采用了全新的双绕组结构,即在同一铁心上安装主副两套绕组,主绕组产生外部所需主要推力,采用开关控制的方法加以实现;辅助绕组用来补偿主绕组产生的纹波推力,采用线性模拟控制的方法,通过对主绕组产生的纹波信号的提取,实时补偿产生主绕组产生的电流纹波,从而保证音圈电机系统整体具有高输出精度同时有较大的功率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25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1359320.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退磁线圈系统、屏蔽装置及退磁方法,该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以及多个连接导线;屏蔽装置中屏蔽体的每个屏蔽面上均匀间隔缠绕多匝所述退磁线圈,每匝所述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用于提供相应的退磁磁场,以构成闭合的磁通回路;各连接导线均回折设置于屏蔽面外侧,每个连接导线一半与相对应的各退磁线圈连接,另一半原路反向折回,接入供电模块,用于使其连接的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本发明采用了分布式设置的退磁线圈,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退磁效果,将屏蔽装置中的静态磁场降低到极低程度,有效解决微弱磁场信号检测时对无磁环境的迫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59320.5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退磁线圈系统、屏蔽装置及退磁方法,该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以及多个连接导线;屏蔽装置中屏蔽体的每个屏蔽面上均匀间隔缠绕多匝所述退磁线圈,每匝所述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用于提供相应的退磁磁场,以构成闭合的磁通回路;各连接导线均回折设置于屏蔽面外侧,每个连接导线一半与相对应的各退磁线圈连接,另一半原路反向折回,接入供电模块,用于使其连接的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本发明采用了分布式设置的退磁线圈,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退磁效果,将屏蔽装置中的静态磁场降低到极低程度,有效解决微弱磁场信号检测时对无磁环境的迫切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