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678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13498.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抗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小分子半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以噬菌体为竞争抗原,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胶体金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构建直接竞争动态光散射均相免疫检测小分子半抗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胶体探针的稳定性强,抗体‑抗原的结合效率高,洗涤和分离的步骤少,操作更简单,免疫学反应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870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60866.X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68 ,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苯硼酸交联剂的糖蛋白动态光散射免疫方法,所述苯硼酸交联剂和免疫识别元件标记的磁性载体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目标糖蛋白为桥梁形成“多层夹心”结构前后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利用水化动力学直径变化测定反应待检样品中糖蛋白的含量。该基于苯硼酸交联剂的糖蛋白动态光散射免疫方法,操作步骤简单,短时间即可实现对复杂样本中糖蛋白的高灵敏检测,所制备的免疫磁珠可以将目标蛋白从复杂的样品基质中分离富集出来,有效地消除了样品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不仅可以解决配对抗体制备困难的问题,而且也实现了对糖蛋白的简便快速及时检测,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8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13498.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抗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小分子半抗原的均相免疫方法,以噬菌体为竞争抗原,抗体标记的多枝状胶体金为动态光散射信号增强探针,以胶体金溶液的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作为动态光散射信号输出,构建直接竞争动态光散射均相免疫检测小分子半抗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胶体探针的稳定性强,抗体‑抗原的结合效率高,洗涤和分离的步骤少,操作更简单,免疫学反应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7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13502.9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1/31 , G01N3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苯硼酸定向偶联抗体的免疫磁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免疫磁吸附剂利用抗体Fc片段糖蛋白分子中的顺式二醇结构与苯硼酸基团特异性的亲和作用实现抗体定向偶联在磁载体表面。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抗体Fab端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免疫磁吸附剂对目标物的亲和力与吸附能力,并能有效控制批间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所制备的免疫磁吸附剂可用于对多种食品样本的检测前处理,根据所偶联抗体的不同可用于食品样本中危害物质如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病原微生物等的富集和纯化。纯化后的危害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免疫分析方法以及酶联免疫技术等方法定量或定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28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0111.8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32 , G01N33/52 ,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灵敏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由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比色信号放大试剂组成,所述试纸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所述比色信号放大试剂由金生长A液和金生长B液组成,金生长A液为聚合物和三价金离子(Au3+)混合的配位生长液,金生长B液为对苯二酚和柠檬酸三钠混合的溶液。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测速度快、结果易读,且无需其他辅助仪器设备,可用于临床和突发事件的现场快速超灵敏检测以及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04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156864.1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直接竞争ELISA技术,先将单抗包被后,加入待测样品和触酶C100标记的黄曲霉毒素M1,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与触酶标记的黄曲霉毒素M1竞争性的与酶标板上固定的单克隆抗体结合,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来判断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了新的过氧化氢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反应精度;与此同时,本发明使用了更为灵敏的新型荧光底物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较传统的TMB底物发光灵敏性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0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156913.1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将大肠杆菌O157:H7与包被的多克隆抗体结合,接着连接生物素化的单克隆抗体,再连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触酶C100,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的高低来判断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该方法基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技术,并采用了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用于反应的放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新的抗体标记酶(触酶C100)和更为灵敏的荧光底物(碲化镉量子点),并匹配了有效的反应条件,使得检测灵敏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检测效率,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94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44123.X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8 , G01N33/533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的小分子半抗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小分子半抗原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此外,由于量子点包裹在微球的内部,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荧光的淬灭以及微球的聚沉。同时,由于量子点微球具有相对较大的粒径,因此较量子点分离纯化简便,低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44110.2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43 , G01N33/5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54 , G01N33/533 , G01N33/54313 , G01N33/588 , G01N2333/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量子点荧光微球为竞争抗原载体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黄曲霉毒素B1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在技术路线中,本发明首先依据发光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量子点,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荧光微球技术的量子点包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量子点荧光微球经BSA包被后与黄曲霉毒素B1偶联,从而得到了性能更好的竞争性抗原。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由于荧光微球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抗原与包被抗体之间过高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4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56983.7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直接竞争ELISA技术,先将单抗包被后,加入待测样品和触酶C100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与触酶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竞争性的与酶标板上固定的单克隆抗体结合,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来判断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了新的过氧化氢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反应精度;与此同时,本发明使用了更为灵敏的新型荧光底物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较传统的TMB底物发光灵敏性显著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