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组分检测和免疫分析传感的聚集诱导发光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0865879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05796.8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由两个特异性识别焦磷酸根(PPi)的二乙烯三胺基团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连接而成。由于焦磷酸根可以和二乙烯三胺的氨基形成氢键,这种氢键的形成使得一侧苯环无法自由转动,荧光增强,又由于碱性磷酸酶(ALP)可以特异性的水解PPi,所以体系中有ALP存在时,荧光又会减弱,从而达到检测ALP含量的目的。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因其纳米结构的聚集状态对ALP的相应灵敏度高,所以该探针还可做为免疫分析中ALP标记抗体或抗原的响应底物,增强免疫分析的灵敏度。

    富铜铜基薄膜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0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30391.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铜铜基薄膜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富铜铜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吸收层;在光吸收层上形成类有序缺陷化合物层;在类有序缺陷化合物层上形成缓冲层;在缓冲层上形成窗口层;在窗口层上形成顶电极,并露出部分窗口层,得到富铜铜基薄膜太阳电池器件;其中,类有序缺陷化合物层为在光吸收层上通过共蒸发碱金属、铟、硒元素制备而成。

    石墨芯结构的高温裂解金属蒸发源

    公开(公告)号:CN11010647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432869.6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石墨芯结构的高温裂解金属蒸发源,包括:坩埚,用于盛放镀膜材料;石墨芯裂解器,其设置于所述坩埚内的中部,且位于所述镀膜材料的上方,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镀膜材料与所述坩埚外部环境的通道;加热单元,其环绕所述坩埚的侧壁设置,用于加热所述坩埚中的所述镀膜材料,使其蒸发并穿过所述石墨芯裂解器上的通道;隔热层,其环绕所述加热单元设置,用于隔绝所述加热单元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本公开提供的石墨芯结构的高温裂解金属蒸发源使用石墨芯裂解器。使用石墨芯,解决了坩埚口部镀膜材料的冷凝问题,避免了冷凝的颗粒被带到薄膜内部,提升了沉积薄膜的质量。

    一种利用磷酸盐制备太阳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100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06720.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磷酸盐制备太阳电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制备Mo金属电极;将Mo金属电极在浓度为5mmol/L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浸泡,然后以500℃~600℃退火30min,获得P掺杂的Mo电极;在P掺杂的Mo电极上形成金属预制层;对金属预制层进行后硒化处理或后硫化处理形成吸收层;在吸收层上形成缓冲层;在缓冲层上形成本征氧化锌层和掺杂氧化锌层;以及形成顶电极。本发明利用磷酸盐溶液对金属Mo电极进行浸泡并在500℃~600℃退火处理,有效提高了薄膜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器件效率。

    一种万古霉素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088023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9411.0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万古霉素的化学发光酶联疫检测试剂盒,属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领域。所述的试剂盒中的组分包括:包被有万古霉素包被抗原的化学发光板;万古霉素特异性抗体;酶标二抗;万古霉素标准品溶液;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液;底物显色液。本发明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利用万古霉素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检测,灵敏度IC50=143.94ng/mL,在血浆中回收率为93.92~106.90%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5.07%。本发明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检验方法简便易行,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特点,将在临床中实时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发挥重要作用。

    环孢霉素的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7946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9414.4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765 C07K1/1077 C07K14/77 C07K16/44 C07K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式(I)的环孢霉素的偶联物,由环孢霉素半抗原与产生免疫原性的载体物质牛血清蛋白或卵清蛋白偶联构成。其中n为与一个牛血清蛋白分子结合的环孢霉素的分子数,所述n为整数1~20,BSA为牛血清蛋白,分子量范围是6.6KDa~6.9KDa。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即将环孢霉素与产生免疫原性的载体物质连接起来,结合为具有诱发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偶联物。本发明的环孢霉素的偶联物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效价达50,000的抗血清,其最低检测限为20ppb。本发明具有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准确的特点,为制备环孢霉素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