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3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52205.9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大型锻件煨弯工装,包括工装上模和工装下模,工装上模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凸头部,并且沿凸头部的圆弧结构设置有固定成形坯料的限流槽,使得工装上模在坯料成形的过程中能平稳的向下推压成形坯料,限流槽的两侧侧壁结构相同,由三段独立的凸形挡板相互连接构成;工装下模包括成形部,成形部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凹形带状结构,与工装上模的凸头部相对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大型锻件煨弯工装,能将大型锻件在传统自由锻煨弯处理过程中的多次弯曲、拍平、再弯曲等工序整合成一次成型的过程,使大型复杂形状的成形坯料不仅能一次性成形且成型形状的精确度好、一致性高和成形火次低,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622623.2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20/70 , G16C60/00 , C21D9/00 , C21D11/00 , C22F1/1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测定;S2、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工艺下试件心部的微观组织,特别是初生α相的含量变化;S3、建立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S4、模锻试验;S5、基于初生α相变化的预测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实现近α钛合金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可视化预测。本发明建立的一种近α型钛合金航空模锻件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预测近α钛合金坯料在高温模锻后的初生α相的分布规律及因动态相变所消耗的初生α相的含量,实现微观组织中初生α相变化的可视化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1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4501.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锻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扁平模锻件成形的方法。本发明根据大型扁平模锻件的结构特点,利用铺、盖的方式实现了扁平坯料的包覆,无须采用粘接剂,不但大幅降低了热量的散失,保证了锻造温度,而且,操作十分简单方便,避免了工人与高温坯料的长时间接触,提升了安全生产系数,有效提高了锻造速率。耐高温润滑膜相较于传统的包套材料,更加便于坯料在模具型腔中的定位,可以有效提高锻造的稳定性和锻件质量。使用耐高温润滑膜还有利于模具型腔的清理,型腔内皆为多余的边角润滑膜,风管吹掉即可,模具磨损小,模具寿命得以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34490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955543.3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J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T字型大长细比铝合金锻件锻造设备要求,降低锻件生产成本,提高锻件生产效率的分段热成型锻造T字型大长细比铝合金锻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安装模具;B、整体压缩成型;C、第一次分段变形;D、第二次分段变形;E、第二次分段变形后,撤下模板,然后整体合模锻造成型。采用该方法能够降低T字型大长细比铝合金锻件锻造设备要求,丰富设备可以生产产品的类型;降低锻件生产成本,提高锻件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72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47973.9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055板材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得到的7055铝合金锭坯预热;S2.将所述预热后的铝合金锭坯热轧、冷却后固溶、淬火,所述喷射成形工艺制备得到的7055铝合金锭坯的晶粒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9634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9467.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壳类锻件模锻成型方法,属于锻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球壳类锻件在模锻成型过程中的小应变区域;制作模具,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与球壳类锻件的轮廓适配的型腔,型腔的腔壁包括目标区域,目标区域设置有凹槽;将坯料置于下模上;驱动上模下压,利用型腔的腔壁挤压坯料,以使坯料成型为预成型锻件,预成型锻件的小应变区域形成凸起;驱动上模上升,并驱使预成型锻件在下模上旋转,以使凸起与凹槽错开;驱动上模再次下压,利用型腔的腔壁将旧的凸起压平,在预成型锻件的小应变区域形成新的凸起;多次重复上述两个步骤,获得外表面具有凸起的终锻件;通过机加工去除终锻件外表面上的凸起,获得球壳类锻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744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68822.8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压机锻造超大型或复杂锻件的润滑模锻方法。利用压机锻造超大型或复杂锻件的润滑模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石墨原液与水充分混合,得到润滑剂;将润滑剂通入喷涂机中,启动喷涂机并开启喷枪,检查喷枪的喷涂范围和雾化状态;准备与模锻压力机相配合模锻的模具,控制模具的温度为250~450℃;在模锻前2~4mi n,使用检查完毕的喷枪,在模具的模具型腔表面均匀喷涂润滑剂形成润滑层,得到润滑模具;使用模锻压力机和润滑模具,按常规模锻工艺模锻制备超大型或复杂锻件。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石墨润滑剂颗粒性聚集堆叠、结块的问题,消除石墨润滑剂失效的情况,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004715.5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防止大型整框构件的弱刚性高筋发生倒筋变形的预防方法,采用常规冷压模具对整框锻件进行冷压变形模拟,根据冷压变形模拟后得到的锻件材料流动状态数据对冷压模具进行优化处理,最后采用优化冷压模具对整框锻件进行冷压变形处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整框锻件冷压变形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计算,确定出整框锻件上弱刚性高筋发生的倒筋变形趋势及变形方向;然后对冷压模具型腔结构进行局部优化设计处理,使局部结构优化后的冷压模具能大大改善在冷压变形过程中锻件对应位置的受力方向及锻件材料流动状态,进而有效预防整框构件的弱刚性高筋结构在冷压变形完成后的后续机械加工时出现倒筋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61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2291.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匀释放铝合金模锻件残余应力的柔性切削加工方法,将铝合金模锻件分为尽可能对称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粗加工中,交替对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进行多次切削,去除粗加工余量,每次切削对第一工位的切除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工位总加工余量的1/3,每次切削对第二工位的切除量小于或等于第二工位总加工余量的1/3;精加工去除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精加工余量。通过交替切削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可以使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残余应力交替、分散、均匀地释放。每次切削的切削量较小,避免一次性将铝合金模锻件表面应力分布层去除而导致锻件内外应力快速失衡,使得表面应力多次逐渐释放,增加残余应力二次分布的平衡次数,降低应力失衡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68377.1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厚度测量装置,公开了一种测厚装置及测厚方法。该测厚装置包括支撑座、竖向支撑结构、上测量调整杆和下测量调整杆,竖向支撑结构设置于支撑座上,上测量调整杆和下测量调整杆平行设置于竖向支撑结构上,且上测量调整杆位于下测量调整杆的上方,上测量调整杆和下测量调整杆设置有对应的测量机构,上测量调整杆和下测量调整杆均设置有悬臂水平调节系统,悬臂水平调节系统包括竖向调整杆和水平仪,上测量调整杆的竖向调整杆设置于上测量调整杆的下方,下测量调整杆的竖向调整杆设置于下测量调整杆的下方。该测厚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该装置不可广泛运用于板材、框型构件等具有较大面积的结构件的厚度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