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9007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277416.3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G3/00
Abstract: 本发明为提高宽温域条件下发射车的比例阀控制精度,提供了一种发射车单机控制系统,包括比例阀单机数字控制单元和比例阀单元,其中,比例阀单元驱动导弹发射车上的导弹产生起竖、瞄准和/或定位动作,所述比例阀单机数字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电流目标值和电流反馈值产生脉宽调制信号;功率运放模块,提高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功率,以驱动比例阀模块;电流闭环反馈模块,处理比例阀模块的实际电流输出值,将电流反馈值反馈给控制模块。试验验证,该单机数字控制系统实现了-40℃~60℃宽温域范围内对发射车单机比例阀的3‰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171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96014.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缸快速展车调平控制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展车调平控制过程不适应电动缸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获取展车前车辆后梁的初始水平角度,根据初始水平角度设置电动缸驱动支腿的伸出长度、伸出同步状态和伸出速度的进给数据形成粗调过程;在粗调过程完成时判断当前水平度是否满足调平精度,不满足则根据当前水平度设置进给数据形成精调过程;判断精调过程中的水平度符合调平精度时,锁定支腿完成展车调平。通过水平角度测量反馈建立电动缸驱动的闭环控制过程,形成递进的粗调和精调过程,避免了展车调平过程受其他控制因素影响形成反复的过调整和欠调整,减少了展车调平过程中的环节和触地等待时间,缩短了展车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8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95917.6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信息融合实现的可靠起竖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解决现有起竖过程安全性、可靠性和过程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第一旋转编码器,用于采集起竖转轴的转动角度获取起竖载荷的第一起竖角度数据;第二旋转编码器,用于采集与所述起竖转轴关联的轴体转动角度获取所述起竖载荷的第二起竖角度数据;质心接近开关,用于采集所述起竖载荷质心与确定角度标志位的相对距离数据;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利用数据采集过程的客观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将两路起竖角度变化数据与一路质心距离变化数据基于运行轨迹形成信息融合,使得即使数据状态出现部分失效也可以完成起竖过程,保证最大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起竖载荷动作到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55040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24278.3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平台的垂直转载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被转载物水平放置在调平起竖平台上;获取调平起竖平台的高度信息,调整调平起竖平台的高度信息至第一高度,令第一高度与承接平台之间的高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按照预设的调平精度策略,控制调平起竖平台进行水平调节,令调平起竖平台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利用调平起竖平台将被转载物起竖到垂直状态;按照预设的垂直调节策略,控制调平起竖平台对被转载物的垂直度符合第三预设条件;控制调平起竖平台下放被转载物至承接平台。通过对调平起竖平台调平控制、起升高度控制、调直控制及下放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实现了安全可靠的转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50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227152.4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D18/00
Abstract: 为了有效解决编码器测量时越零点带来的角度测量错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越零点处理的方法,包括:(1)获取编码器的初值;(2)确定越零点类型;(3)根据越零点类型进行越零点处理。本发明采用采集值与编码器初值比较的方法实现的编码器越零点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编码器越零点导致角度采集错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96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470785.4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2/40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简单、有效地处理两个通道接收到重复数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冗余CAN总线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双冗余CAN总线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上同时发送数据帧组成的数据;(2)接收双冗余CAN总线的第一通道的数据,同时接收双冗余CAN总线的第二通道的数据;(3)判断在两个通道中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帧中是否需要区分重复数据;(4)对不需区分重复数据的数据帧内的数据直接使用,对需要区分重复数据的数据帧进行区分:对经过区分处理的数据帧中的非重复数据进行使用,对其中的重复数据则抛掉。本发明利用简单的方法规避了软件延迟、线路延迟等对双冗余CAN总线数据接收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38900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77416.3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G3/00
Abstract: 本发明为提高宽温域条件下发射车的比例阀控制精度,提供了一种发射车单机控制系统,包括比例阀单机数字控制单元和比例阀单元,其中,比例阀单元驱动导弹发射车上的导弹产生起竖、瞄准和/或定位动作,所述比例阀单机数字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电流目标值和电流反馈值产生脉宽调制信号;功率运放模块,提高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功率,以驱动比例阀模块;电流闭环反馈模块,处理比例阀模块的实际电流输出值,将电流反馈值反馈给控制模块。试验验证,该单机数字控制系统实现了?40℃~60℃宽温域范围内对发射车单机比例阀的3‰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335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14500.8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的车辆诊断可视化建模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硬件监控仪,管理车载装备系统的可视化建模与诊断,通过监控仪的后台数据库与前台的用户界面信息连接,实现了快速准确建立可视化故障树的功能,提高人工诊断建模的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用的车辆诊断可视化建模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对车载装备系统中的特征参数以及各部分控制系统,进行图形化配置与可视化显示,并通过网络将配置的故障树信息与车载装备系统的元件信息关联起来,能够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增加新的故障管理功能,并能够对诊断结果给出可视化配置与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5848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6479.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B60R16/0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载一体化控制系统,车载一体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装备信息采集设备、交换机对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和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各自所采集的信息进行了交互;以及,针对数据通信速率要求不高、数据通信量较小的数据信息采集系统,所述数据信息采集系统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装备信息采集设备进行通信连接,而针对数据通信速率要求较高、数据通信量较大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与所述交换机进行通信连接。这样,实现了通信速率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信息交互,从而可以融合了整车的数据信息,实现了整车控制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56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629760.4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的高可靠性通用手持操作设备和通用操作方法,解决分别设置的同类型结构总成无法进行控制优化的技术问题。结构包括独立壳体,用于容纳通用机电控制电路、固定操作面板和适配端口;操作面板,用于固定在所述独立壳体上提供人机交互接口;适配端口,用于形成固定配套线缆连接端的固定结构并在所述固定结构中提供通信接口;握持手柄,用于在所述独立壳体上形成配合形状与手型或卡接结构相适配。将多套局部总成的控制结构简化为可分离的手持操作设备,利用匹配的通信接口实现即插即用,大大降低了设备配置和维护成本,使得公用的机电控制结构可以采用更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技术方案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