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7979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410822913.1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C22C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扩散预合金包覆粉制备硬质合金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与粘结金属的可被氢还原的化合物按比例在三维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氢气或在氨分解气氛保护下进行扩散处理,扩散温度为600‑1000℃,扩散时间为45‑120min;(2)将扩散处理后的粉末进行破碎、筛分得到包覆复合粉末;(3)将一种或几种包覆复合粉末填充于模具中,在600‑1000MPa压力下压制成形,制成硬质合金生坯;(4)将硬质合金生坯在氢气或氨分解气氛下于1200‑600℃烧结30‑120min,冷至室温,得到硬质合金材料。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硬质合金材料具有成分均匀、润湿性好、硬质相和金属粘结剂界面结合强度大、成分可调、强度与硬度高等优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4237.1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载流体用铜合金箔材及其加工方法,该铜合金箔材按照质量百分比,其成分包括:Cr0.001%~0.01%,Ag0.001%~0.005%,Ti0.001%~0.005%,Zr0.001%~0.003%,Co0.001%~0.003%,Si0.001%~0.003%,其余为Cu。所述成分满足:(a)Cu+Cr+Zr+Co≥99.975%;(b)0.003%≤Cr+Co≤0.012%;(c)2≤Cr/Ag≤8。本发明的动力电池载流体用铜合金箔材的抗拉强度σb可达到450~520MPa,塑性延伸率δ为0.5~5%,电导率为90~95%IACS。该铜合金箔材具有高强度、高疲劳性、亲水性好、耐热性好,同时兼备了较好的导电性的优点,可以完全替代目前动力电池载流体用的纯铜类电解及压延铜箔。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69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29118.2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该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Be:0.2~0.4%,Co:0.6~2.4%,Ni:0.2~0.4%,其余为Cu,其中所述铍铜合金中成分的质量比满足:5.5≤(Co+Ni)/Be≤6.5,3≤Co/Ni≤6。合金经过形变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可达800~1010MPa,电导率为45~60%IACS,是一种具有高弹性、高强度、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的导电弹性材料,可应用于电讯、电子工业和汽车电子元件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2137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1265782.1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改善钛合金力学加工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包含不同氢浓度的一系列钛的α相与β相超晶胞,计算得到氢的最稳定掺杂位置以及氢的形成能,评估氢在α相钛和β相钛中的热力学稳定性,获得氢对钛的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2)通过计算模拟得到含有不同氢浓度的α相钛和β相钛的弹性模量值,将其与纯钛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氢对于钛的弹性模量的影响;(3)通过分析不同氢浓度对于钛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力学参量的影响规律,获得能最大程度改善钛力学性能的最佳掺杂氢浓度。本发明利用计算模拟方法准确得到不同氢浓度对于钛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最佳掺杂氢浓度,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93418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10984634.X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析氢电极材料合金成分的筛选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基体及合金的晶格常数;(2)模拟基体及合金表面氢吸附过程;(3)关联计算模拟与实验;(4)建立析氢电极催化活性数据库:针对不同的合金元素,重复以上步骤,最终筛选出高催化活性的合金电极并建立析氢电极催化活性数据库,用于实验中对于掺入基体的合金元素进行筛选。本发明的析氢电极材料合金成分的筛选方法结合先进的材料模拟计算能够方便快捷地开发新型廉价的、高催化活性的析氢电催化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849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13100.7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统金属材料吸氢反应的模拟方法。该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金属材料的晶格参数及形成能;(2)利用计算模拟或以往实验结果确定氢原子在金属材料中的占据位置;(3)建立不同氢浓度的金属超胞计算模型,获取吸氢能力曲线,即氢浓度与金属-氢体系生成热的关联曲线;(4)评估金属材料的吸氢能力。重复上述步骤,能有效地筛选出性能优异的储氢材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简单快捷地评估金属材料的吸氢能力,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77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13851.X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C25B1/04 , B01J23/883 , B01J35/0033 , C22C19/03 , C25B11/0405 , C25B11/0478 , C25D3/12 , C25D5/48 , C25D5/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高耐腐蚀性的镍基析氢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镍基析氢电极材料的表面活性涂覆层的原子含量百分比组成为:Mo 10~20%,Co 0.8~1.8%,其余为Ni,其中,钼与钴的原子含量比为8~1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PS微球;(2)对PS微球进行表面改性;(3)采用电沉积法制备PS/Ni复合材料;(4)热处理去除PS模板制备泡沫镍;(5)利用稀酸溶液对泡沫镍进行酸刻蚀;(6)配制活性涂覆液;(7)泡沫镍表面覆盖Ni-Mo-Co活性涂层;(8)后处理得到Ni-Mo-Co泡沫析氢电极。本发明的镍基析氢电极材料的析氢过电位仅45~75mV;电极通电持续时间为200~350h,完全满足析氢电极对高活性、高耐腐蚀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21345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97170.0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级铜粉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立方体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铜盐为原料,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为溶剂,向溶液中加入硬脂酸或油酸作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再加入高浓度碱溶液,使其与铜盐生成氢氧化铜胶体,通过碱溶液调节溶液pH,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将水合肼作为还原剂逐滴加入到制得的氢氧化铜胶体中,20‑90℃恒温加热,反应10‑300min,即可得到立方体纳米铜粉。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铜粉中铜粉呈立方体,粒度分布均匀,平均边长为100nm,产率在90%以上,分散度极高,且没有颗粒团聚的现象,既可以在水中分散,又可以在弱溶剂中分散;工艺简单,加热温度低,能耗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65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15863.6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 武汉南瑞电力工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界面脆性相生成的铜铝复合带材中间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加工制备的铜铝复合带材放入退火炉中,对炉内抽真空,以3~10℃/s的升温速率,使铜铝复合带材的退火温度升至150~300℃,保温20~90min,进行中间退火,随后通入氮气进行快速冷却至50℃以下,出炉。本发明使用了较低的退火温度,在一定的退火时间内,抑制了界面脆性相的产生,铜发生了回复,铝发生了再结晶,消除了部分内应力,有利于铜铝复合带材的后续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0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784778.6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用高粘附性铜合金箔材,其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Al 0.002%-0.0025%,Zn 0.001%-0.0035%,Li 0.001%-0.003%,Si0.004%-0.005%,Ca 0.004%-0.005%,其余为Cu。其中Cu、Al、Si、Ca的总含量≥99.994%,Al和Zn的总含量为0.0035%-0.0055%。该铜合金箔材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按照成分组成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拉铸,b.铣面,c.热轧,d.冷轧,e.中间退火,f.精轧,g.退火,h.箔材精轧、包装入库。与常规用于动力电池的铜箔相比,本发明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合金铜箔,该箔材亲水角较小,粘附性能好,其强度高于常规用铜箔,且导电性能优。并且,该铜合金箔材的制备过程比较简单,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成材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