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铍铜弹性合金替代材料的筛选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417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872964.X

    申请日:2015-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铍铜弹性合金替代材料的筛选设计方法,属于材料研究方法及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多元扩散偶方法制备试样,并对试样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扩散偶试样进行高分辨性能扫描测试,获取实验数据;根据高分辨性能扫描测试实验结果,进行铍铜替代合金的一次筛选;依一次筛选的合金成分和热处理条件,制备单个合金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或电学性能的测试;根据力学性能或电学性能数据,对一次筛选结果进行二次筛选,完成铍铜弹性合金替代材料的筛选设计。利用该方法能够高效、快捷地筛选获取可能用于替代传统铍铜弹性材料的新型弹性合金材料,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该材料设计方法的目的性更强,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

    一种复杂型材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892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52842.4

    申请日:2016-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型材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属于金属挤压加工技术领域。包含以下步骤:(1)采用CAD软件建立模具和坯料的三维几何模型,输入到模拟系;(2)在型材挤压的分流阶段,采用有限元分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3)在型材挤压的焊合和成形阶段,采用基于欧拉(Euler)网格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模拟;(4)如果型材完全流出工作带,挤压过程达到稳态,整个模拟过程结束,否则重复步骤(3),直到达到稳态。本发明的复杂型材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计算时间短、模拟精度高的优点,是进行大型复杂截面型材挤压过程研究的一种十分有效方法。

    一种铝合金超厚板板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77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57172.5

    申请日:2015-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超厚板板形控制方法。在板材轧制过程中引入多道次可逆错位异步轧制工艺,第一道次采用常规可逆同步轧制工艺,其余道次均采用可逆错位异步轧制;所述的可逆错位异步轧制过程中,上轧辊、下轧辊的半径相同,通过调整上轧辊、下轧辊的转速不同实现上、下轧辊的异步,每一道次可逆错位异步轧制均包含一次正向和反向的来回往复轧制过程,正向轧制过程上轧辊的线速度小于下轧辊的线速度,反向轧制过程上轧辊的线速度大于下轧辊的线速度,上轧辊的中心轴沿正向轧制方向相对于下轧辊具有错位量。采用本发明铝合金超厚板板形控制方法能够显著增加铝合金超厚板的芯部变形,有效控制轧板板形弯曲。

    一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剥离强度测试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458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30910.2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剥离强度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测力模块、夹具、样品固定平台、运动模块和显示与控制模块;运动模块包括水平位移装置和竖直位移装置,样品固定平台设置在水平位移装置的滑台上,夹具通过连接轴安装在测力模块下方,测力模块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竖直位移装置的滑台上,显示与控制模块安装于试验箱中,水平位移装置、竖直位移装置和测力模块分别通过线路与显示与控制模块连接。通过同时控制水平位置装置和垂直位移装置,使覆层与样品在实验过程中一直呈90度角剥离,准确地测试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的剥离强度,表征界面复合性能的优异,分析界面复合的均匀性。

    一种用扩散预合金包覆粉制备硬质合金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979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22913.1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扩散预合金包覆粉制备硬质合金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与粘结金属的可被氢还原的化合物按比例在三维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氢气或在氨分解气氛保护下进行扩散处理,扩散温度为600-1000℃,扩散时间为45-120min;(2)将扩散处理后的粉末进行破碎、筛分得到包覆复合粉末;(3)将一种或几种包覆复合粉末填充于模具中,在600-1000MPa压力下压制成形,制成硬质合金生坯;(4)将硬质合金生坯在氢气或氨分解气氛下于1200-600℃烧结30-120min,冷至室温,得到硬质合金材料。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硬质合金材料具有成分均匀、润湿性好、硬质相和金属粘结剂界面结合强度大、成分可调、强度与硬度高等优越性能。

    一种氢化锆的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26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104240.0

    申请日:2008-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化锆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氢化锆用丙酮超声清洗15~20分钟,烘干;(2)将步骤(1)所得氢化锆装入不锈钢坩埚,然后放入真空管式电阻炉里,抽真空,再往坩埚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1~5℃/分钟的速度从室温升到350~600℃,并在此温度范围内保温30~60小时;(3)冷却至室温,在氢化锆表面形成具有一定防氢渗透作用的氧化锆膜层。该氢化锆置于氧化性气体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氛中加热,从室温加热到500~900℃使用能有效阻止氢化锆在高温条件下的氢析出现象。

    一种立方体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34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711297170.0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级铜粉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立方体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铜盐为原料,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为溶剂,向溶液中加入硬脂酸或油酸作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再加入高浓度碱溶液,使其与铜盐生成氢氧化铜胶体,通过碱溶液调节溶液pH,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将水合肼作为还原剂逐滴加入到制得的氢氧化铜胶体中,20‑90℃恒温加热,反应10‑300min,即可得到立方体纳米铜粉。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铜粉中铜粉呈立方体,粒度分布均匀,平均边长为100nm,产率在90%以上,分散度极高,且没有颗粒团聚的现象,既可以在水中分散,又可以在弱溶剂中分散;工艺简单,加热温度低,能耗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一种铜合金多元扩散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4092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24938.7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多元扩散偶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研究方法与技术领域。首先,将待研究的纯金属和/或中间合金进行熔炼得到金属锭;然后设计扩散偶结构;采用纯铜通过机械加工制作包套和包套盖,并对金属锭进行机械加工得到金属部件;将金属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将金属部件按照扩散偶结构设计装配到包套中;通过真空电子束焊接,将包套盖与包套焊接成一体;对包套和/或包套盖的外部进行机械加工,将包套和/或包套盖的厚度减薄;进行热等静压加工;机械切割成片并做表面清洁处理。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高效制作铜合金多元扩散偶试样,便捷地进行铜合金筛选和研究。该方法提高了铜合金多元扩散偶试样制备过程中的成功率和金属界面的多样性。

    一种动力电池用高粘附性铜合金箔材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08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10784778.6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用高粘附性铜合金箔材,其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Al 0.002%‑0.0025%,Zn 0.001%‑0.0035%,Li 0.001%‑0.003%,Si0.004%‑0.005%,Ca 0.004%‑0.005%,其余为Cu。其中Cu、Al、Si、Ca的总含量≥99.994%,Al和Zn的总含量为0.0035%‑0.0055%。该铜合金箔材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按照成分组成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拉铸,b.铣面,c.热轧,d.冷轧,e.中间退火,f.精轧,g.退火,h.箔材精轧、包装入库。与常规用于动力电池的铜箔相比,本发明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合金铜箔,该箔材亲水角较小,粘附性能好,其强度高于常规用铜箔,且导电性能优。并且,该铜合金箔材的制备过程比较简单,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成材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