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2959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499414.4

    申请日:2012-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5

    Abstract: 一种转向柱装置,具有:固定至车体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彼此平行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长孔;被设置为能够沿前后方向运动的可动支架;一对螺栓和一对螺母,用于将可动支架固定至固定支架的后部,从而使得可动支架能沿前后方向相对于固定支架运动;具有施压部的弹性板,所述施压部用于通过将固定支架压在可动支架上而使可动支架保持在固定支架的后部处;在固定架的后部处连接固定支架和可动支架的剪切销;以及第一和第二低摩阻元件。一旦发生二次碰撞,可动支架与弹性板一起朝车辆前侧顺畅地运动。

    轴结合构造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9206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80100350.2

    申请日:2009-04-07

    Abstract: 在轴51的被紧固轴部51a插穿下节叉(连结部件)42的轴插穿孔42b2、轴51的螺栓配合槽51a1与下节叉42的螺栓插穿孔42b3在轴向上一致的状态(标准位置的状态)下,螺栓44插穿下节叉42的螺栓插穿孔42b3和轴51的螺栓配合槽51a1并被紧固连结,由此轴51的被紧固轴部51a和下节叉42的紧固部42b以能够传递要求转矩的方式连结。在轴51的被紧固轴部51a的顶端设置有插入限制部51b,该插入限制部51b的直径小于被紧固轴部51a的直径,当被紧固轴部51a插入下节叉42的轴插穿孔42b2时,所述插入限制部51b在与下节叉42的螺栓插穿孔42b3在轴向上重合的状态(标准位置以外的状态)下限制螺栓44插入下节叉42的螺栓插穿孔42b3,并且该插入限制部51b能够通过比所述要求转矩小的设定转矩相对于轴51进行旋转。

    旋转轴的结合构造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201C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98105336.X

    申请日:1998-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123 F16C3/03 F16C2326/24

    Abstract: 一种可以确实消除外装轴和内装轴的压接部位之间旋转方向的间隙的旋转轴结合结构,具有非圆形断面孔部的外装轴、和带有嵌合在该外装轴非圆形断面的孔部可以轴向滑动并且可以传递转矩的轴部的内装轴、以及夹装在这两轴的嵌合部并使上述内装轴轴部的一部分和上述外装轴非圆形断面的孔部的一部分压接的弹性体,作为上述弹性体,采用了给上述内装轴力偶并使上述内装轴相对于上述外装轴向一旋转方向压接的弹性体(板弹簧)。

    转向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806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10509280.7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一种转向装置包括柱轴(8)、柱护套(11)、紧固机构(5)、第一齿构件(50)、第二齿构件(60)、施力构件(70)以及释放构件(80),其中,紧固机构(5)包括具有第一平坦部分(43)的紧固轴(40),释放构件(80)包括具有第二平坦部分(81e)的筒形部分(81)和释放部分(82),其中,释放构件(80)构造成致使释放部分(82)与第二齿构件(60)接合;并且在第一平坦部分(43)和第二平坦部分(81e)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的突出部分(110)与第一平坦部分(43)和第二平坦部分(81e)中的另一者弹性地接合,并且限制第一平坦部分(43)与第二平坦部分(81e)之间的间隙。

    紧固装置和转向设备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001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710556194.7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和一种转向设备。操作杆(40)配装至操作轴(21)并且与操作轴(21)一起枢转。第一凸轮(50)和第二凸轮由操作轴(21)支承,其中,第一凸轮(50)由操作杆(40)带动枢转,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50)凸轮接合以推压柱管(6)。第一凸轮(50)包括第一突出部(53)和第二突出部(54),第一突出部(53)和第二突出部(54)布置在中心轴线(C1)的相反两侧以在径向方向(R)上面向彼此。操作杆(40)具有第一孔(44)和第二孔(45),第一突出部(53)配装到第一孔中,第二突出部(54)配装到第二孔中。第二孔(45)在径向方向(R)上的尺寸比第二突出部(54)在径向方向(R)上的尺寸大。

    转向装置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444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710193522.1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一种支承轴包括第一受支承部和第二受支承部,第一受支承部和第二受支承部由一对紧固部的相应的支承孔支承。支承轴包括大径部、小径部、以及形成在大径部与小径部之间的台阶部,其中,大径部包括第一受支承部,小径部包括第二受支承部,并且小径部的直径比大径部小。小径部包括渐缩部、第一待断裂部和第二待断裂部,其中,渐缩部在小径部处设置成与台阶部相邻,并且渐缩部的直径朝向台阶部逐渐减小,第一待断裂部设置在渐缩部的直径最小的部分处以在二次碰撞时断裂,第二待断裂部与第二受支承部相邻地安置以在二次碰撞时断裂。

    转向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4695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610115581.2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其中,柱状护罩(8)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沿轴向方向滑动以进行伸缩调节的外护罩(50)和内护罩(40)。内护罩(40)具有外周表面(41),外周表面(41)配装至外护罩(50)的内周表面(50b)。接合构件(60)的基端(61)固定至内护罩(40)。外护罩(50)的内周表面(50b)包括导引槽(54)和设置在导引槽(54)的端部处的止挡部(55)。止挡部(55)在与接合构件(60)接合时限制内护罩(40)自外护罩(50)的脱开连接。接合构件(60)与导引槽(54)接合,并且导引槽(54)通过接合构件(60)引导内护罩(40)的轴向移动。导引槽(54)具有面向接合构件(60)的远端(62)的底部(54a)。

    转向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4696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128003.2

    申请日:2016-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5 B62D1/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3);柱状护罩(8),柱状护罩(8)包括外护罩(12)和内护罩(11),外护罩(12)包括切口(26)和一对紧固部(19);紧固机构(18);被接合齿形成构件(40),被接合齿形成构件(40)包括至少一个被接合齿(41)并且被固定至内护罩(11);支撑轴(50),支撑轴(50)包括由紧固部(19)的支撑孔(38)支撑的一对端部(50a,50b);管状的加强构件(60),加强构件(60)配装至支撑轴(50)的位于所述一对端部(50a、50b)之间的规定区域处的外周表面(50c);以及接合齿形成构件(70),接合齿形成构件(70)包括与被接合齿(41)接合的接合齿(72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