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45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438204.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化光谱合成装置,涉及激光技术领域。紧凑化光谱合成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单元、第一双色镜和第一反射镜;第一双色镜与第一反射镜相互平行;第一双色镜背向激光发射单元的表面设有第一光学薄膜,第一光学薄膜允许激光子束自第一双色镜内部透射而出,以及反射经第一反射镜反射的激光子束,第一反射镜用于将自第一双色镜内部透射而出的激光子束反射至另一个激光子束透射而出的位置处,以使激光子束合束。通过第一双色镜和第一反射镜可以将两个及以上数量的激光子束合为一束激光,无需更多数量的光学镜片,结构更加紧凑,显著减小了光谱合成装置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1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44063.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器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光谱合成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光路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二维光纤光源阵列、高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Ⅰ、高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Ⅱ、低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Ⅰ和低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Ⅱ。本发明提供的二维光谱合成装置能够减小多路子光源光谱合成时对大口径、长宽比例大的光学元件的需求,减小合成装置的体积,降低合成装置的成本,实现更高功率的光谱合成输出,为光谱合成装置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76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1104784.9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067 , B23K26/062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纤激光模式动态调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种子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与输出模块;种子源模块由波长、功率可调的光纤激光振荡器构成;功率放大模块由少模增益光纤与泵浦源构成,并实现种子光的功率放大;放大后的激光经过输出模块输出并用于工业加工;少模增益光纤内部可发生热致横向模式不稳定效应TMI。本发明成本低,稳定性强,操作简便,同时,可实现大功率范围内的模式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436283.6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层功率剥离器封装壳体,属于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包括壳本体及位于壳本体外侧的冷板,所述壳本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空气,且空腔靠近冷板的腔壁作为光吸收面,且空腔远离冷板的腔壁作为光反射面,位于空腔内的裸纤剥离出杂散光,一部分杂散光直接传输至光吸收面并被吸收,另一部分杂散光经光反射面反射至光吸收面并被吸收,本发明将腔壁划分为光吸收面和光反射面,由光吸收面吸收裸纤剥离出的杂散光,同时,由于光吸收面与冷板的距离大幅缩短,热阻显著降低,有利于控制温度,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壳本体的温度,此外,通过增加光吸收面的面积,可有效提升散热面积,进一步降低壳本体的温度,结构简单,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76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239458.4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放大的自发辐射和抑制寄生振荡装置及方法,它包括用于产生输出主激光的管状激光增益区,在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的内壁或者外壁或者内外壁上制作有光学超表面,所述光学超表面能够对角向放大的自发辐射(ASE)光引入一定的倾斜相位,等效改变角向ASE光入射到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壁面的入射角,从而破坏角向ASE光在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内的全内反射条件,避免管状激光增益区产生角向寄生振荡。本发明通过在管状激光增益区的内壁或者外壁上制作光学超表面将显著降低ASE光线对管状激光增益区储能的消耗,同时避免了管状激光增益区产生角向的寄生振荡,显著提高管状增益单元的储能能力,对高效率激光器具有极大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922878.0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6/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起偏器及制备方法,该起偏器在双包层光纤上设计了作用面和金属薄膜,光纤的涂覆层中间部分有剥除区域,剥除区域对应的包层上加工有作用面,且该作用面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纤芯两侧,且相互平行,作用面上均镀一层金属薄膜;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首先剥除涂覆层上的部分涂层;然后对包层进行研磨,得到两个互相对称且平行的作用面;其次在两个作用面上镀一层金属薄膜,最后利用玻璃管对涂覆层剥除区域进行封装。本发明提供的全光纤起偏器,可直接与保偏光纤激光器输出端熔接,在保证传输效率的同时,极大提升保偏激光的消光比,且能实现激光单模传输,保证光束质量不发生劣化,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全光纤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09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1344062.0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光谱合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沿一路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维光纤光源阵列Ⅰ、大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Ⅰ、小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Ⅱ和合束组件,以及沿另一路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维光纤光源阵列Ⅱ、大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Ⅰ、小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Ⅲ和合束组件;本发明公开的复合光谱合成装置,通过共用光栅,减小小口径光栅的功率负载,减小合成系统的成本,提高共用光栅的利用率;同时,在相同合成子束数目的条件下,减小共用光栅的口径,显著降低大口径光栅的制备难度,降低合成系统的成本,并使得小口径光栅的功率负载减小一半,显著提升合成光束的光束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0922946.3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激光模式转换动态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种子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输出模块和控制模块,种子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输出模块按顺序依次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种子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输出模块连接。种子源模块包括信号种子光、拉曼种子光及波分复用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激光模式转换动态控制系统不依赖于任何额外的模式转换器件就可实现激光模式转换,结构更为简洁,系统搭建成本更低;其次,该控制系统对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强度响应灵敏,在一个较低的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强度下就可以实现激光模式转换,能量利用率高,该激光模式转换动态控制系统可用于任意激光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1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344063.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器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光谱合成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光路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二维光纤光源阵列、高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Ⅰ、高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Ⅱ、低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Ⅰ和低线密度多层介质膜光栅Ⅱ。本发明提供的二维光谱合成装置能够减小多路子光源光谱合成时对大口径、长宽比例大的光学元件的需求,减小合成装置的体积,降低合成装置的成本,实现更高功率的光谱合成输出,为光谱合成装置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971563.5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自成像激光合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套管将尾纤束排列成正方形阵列,并保持固定的相邻尾纤中心距,之后将尾纤方阵中的所有尾纤的输入子光束偏振方向调整至相同,接着利用切割装置对尾纤方阵和方形波导进行切割,最后将尾纤束阵列与方形波导进行边‑边对齐熔接。本发明提供的全光纤自成像激光合束器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N×N根尾纤的精准方阵排列和偏振共轴,并能够准确控制方形波导长度,使得N×N路激光能够在全光纤结构内实现自成像相干合成,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全光纤自成像合束器的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专利CN112290371B中方形波导合束器制备面临的问题,也为其他全光纤装置的制备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