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3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35798.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济南恒乐兴科仪器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田晋 , 马晓 , 李道民 , 庄培芝 , 谷存雷 , 王元景 , 孔凡猛 , 乾增珍 , 管延华 , 钱远顺 , 孙勇 , 齐鹏 , 张超 , 徐自壹 , 田诚 , 王琨 , 董芹芹 , 姜全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下陷深度的行走加载试验装置,涉及模拟下陷深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电液伺服作动器,电液伺服作动器顶部固定有接触架;电液伺服作动器输出轴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内部开有贯穿孔;贯穿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均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底部固定有试验壳;试验壳内壁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一端固定有定位杆;定位杆顶部固定有挡板。本发明通过放置架的作用,底座不断地撞击地面,达到模拟打桩的效果,该装置通过将试验壳和放置架之间滑动连接,令振动电机在活动时保持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运动,尽可能的模拟打桩时的振动频率,令该装置的模拟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29846.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S13/86 , G01S13/88 , G01N21/954 , G01N2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围岩裂隙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因果特征学习的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爬壁无人机平台,用于控制至少一台爬壁无人机进行探测拍摄;机载激光扫描系统,用于获得探测围岩裂隙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倾斜摄影系统,用于采集探测围岩裂隙的的图像数据,建立实景三维模型;机载探地雷达系统,用于检测探测围岩裂隙的宽度、位置、内部走向及延伸中的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用于对信息进行融合匹配,生成样本数据集并进行样本标定;图像识别系统,用于对样本数据集进行裂隙识别,生成裂隙判识模型,以识别裂隙类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隧道围岩裂隙探测工作量大、识别精度及效率低以及危险性较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62895.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新余学院 , 济南恒乐兴科仪器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徐理 , 潘洪科 , 刘玉洁 , 钟鑫 , 田晋 , 庄培芝 , 谷存雷 , 王元景 , 管延华 , 钱远顺 , 孔凡猛 , 乾增珍 , 孙勇 , 齐鹏 , 张超 , 徐自壹 , 田诚 , 王琨 , 马晓 , 董芹芹 , 姜全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结构试验系统的用于大型结构试验系统的电液伺服节能静音油源,涉及液压油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油源装置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油源装置组件包括油源装置本体,所述油源装置本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油源装置本体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设置有导风板。本发明通过利用油源装置组件,能够对油源装置本体内部电机等机械设备吹风降温,通过利用减震组件,能够对油源装置本体减震降噪,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油源在使用时,由于电机等机械设备工作时会产生震动,从而会产生相对的噪音,并且电机等机械设备长时间工作会产生高温,导致内部零件容易老化损坏,从而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16352.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模型与卫星平台数据融合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对目标滑坡重点区域进行扫描和气象监测,采集水文、地质、降雨和气象监测数据,以构建数字高程模型和I‑D曲线;基于TRIGRS模型和TiVaSS模型分别对目标滑坡重点区域进行栅格划分,得到多个TRIGRS滑坡重点区域单元和多个TiVaSS滑坡重点区域单元,并预测每个TRIGRS和TiVaSS滑坡重点区域单元的滑坡危险度;采集目标滑坡重点区域的历史降雨数据等,结合I‑D经验模型生成目标滑坡预测I‑D曲线;融合I‑D曲线、滑坡危险度和目标滑坡预测I‑D曲线,得到目标预测预警结果,进而生成预测预警云图,以对滑坡灾害进行预防和处理。由此,解决了现有滑坡预测模型的使用条件有限、系统化不足、精确度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32629.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层水土流失引发城市地面沉降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模型台架,用于支撑和移动;箱体,固定在模型台架的内部,用于模拟预设地下地质;地下水加载设备,用于与箱体上的预设留注水孔连接,以对箱体进行供水模拟地下水流;钻孔设备,用于钻进预设地下地质,以模拟水土流失和流失通道,形成导水通道造成粘土层的水土流失发生地面沉降;数据采集设备,设备分别与箱体、地下水加载设备和钻孔设备对应设置,用于采集并分析钻进过程中水土流失情况和各岩层的变形及应力变化数据。由此,解决了现有地面沉降试验模拟方案多为简单过程模拟,无法完全模拟实现地下水的赋存及供给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60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40842.5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布设电极和线缆的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机器人系统包括:底座、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控制装置,底座具有行进装置;电极布设装置设在底座上,线缆布设装置设在底座上;控制装置设在底座上,控制装置分别与存储模块、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存储模块、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工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布设电极和线缆的机器人系统,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工作,可实现对电极和线缆的布设,可提高勘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且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27639.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E21B47/00 , E21B47/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勘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隔水层不稳定的多含水层分层渗透系数的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工程场地勘察文件和预设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构建待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获取待研究区域对比水文地质勘察成果,得到各个含水层的初始水位高度、抽水井和观测井的混合静止水位高度,记录水位满足预设稳定条件时的抽水井混合动水位高度、抽水量和观测井水位高度;将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多含水层水位、渗透系数和涌水量之间的解析解表达式;计算影响半径,将影响半径、初始水位高度、混合静止水位高度、抽水井混合动水位高度、抽水量和观测井水位高度代入解析解表达式,得到各个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计算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0855.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64C39/02 , B64U20/80 , B64U20/87 , B64U10/11 , B64D47/02 , G05D1/10 , G05D1/08 , B64D47/08 , G01S19/42 , G01S15/93 , G01S13/933 , G01S17/933 , B64U101/32 , B64U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隧道全息巡检无人机装置及方法,包括: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机体、驱动系统和旋翼,驱动系统和旋翼安装于机体,驱动系统与旋翼动力耦合连接;辅助飞行系统,辅助飞行系统安装于机体,与驱动系统通信连接,用于确定无人机的三维坐标信息和目标航线;全息探测系统,全息探测系统与辅助飞行系统通信连接,用于获取隧道的扫描信息及确定风险点;远程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辅助飞行系统和全息探测系统均与远程控制系统通信连接,远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无人机的工作。本发明通过利用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巡检,提高巡检效率及效果,并提高对不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423015.X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灾害源多元探测两栖无人机平台及探测方法。其中,该无人机平台包括无人机本体、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探测元件嵌固机构和灾害源探测元件。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下方且与无人机本体相连;探测元件嵌固机构设置在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上,灾害源探测元件搭载在探测元件嵌固机构上;无人机本体用于测量无人机本体与起伏地面的距离,当测得的距离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发送校正指令给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姿态自适应矫正框架根据校正指令调整灾害源探测元件的姿态;无人机本体还用于记录并存储实况录像、飞行或行走路径、GPS数据与姿态矫正向量。本发明的数据采集质量和探测精度高,观测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3579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86123.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岩隧道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岩隧道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包括:获取目标软岩隧道的预设数据库;分别拟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各自备选分布的参数,得到其边缘分布参数,并分别确定理论边缘分布;根据理论边缘分布构建二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利用其对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满足联合分布模拟数据;根据模拟数据赋值给目标软岩隧道的隧道模型,输出围岩参数的数值模型,并利用其对目标软岩隧道的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模拟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软岩隧道的数字化建模中出现围压参数不确定以及变异性,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