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隔水层不稳定的多含水层分层渗透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1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27639.4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勘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隔水层不稳定的多含水层分层渗透系数的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工程场地勘察文件和预设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构建待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获取待研究区域对比水文地质勘察成果,得到各个含水层的初始水位高度、抽水井和观测井的混合静止水位高度,记录水位满足预设稳定条件时的抽水井混合动水位高度、抽水量和观测井水位高度;将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多含水层水位、渗透系数和涌水量之间的解析解表达式;计算影响半径,将影响半径、初始水位高度、混合静止水位高度、抽水井混合动水位高度、抽水量和观测井水位高度代入解析解表达式,得到各个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计算值。

    多含水层减压与疏干降水共同作用下的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22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85895.9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含水层减压与疏干降水共同作用下的地表沉降计算方法:根据目标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和地下水埋藏条件构建水文地质概化模型;基于预设的拟开挖地下建筑物位置及抽水井策略确定多含水层抽水‑沉降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得到潜水含水层疏干降水、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和疏干降水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根据潜水含水层疏干降水及减压降水时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分布方程和无压区、承压区水位曲线方程,以及对应区域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计算各区域的沉降量,最终计算多含水层减压与疏干降水共同作用下地表沉降量。由此,解决因忽略承压含水层进行疏干降水所形成的疏干区和承压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而导致计算地表沉降精度较差的问题。

    多含水层减压与疏干降水共同作用下的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2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85895.9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含水层减压与疏干降水共同作用下的地表沉降计算方法:根据目标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和地下水埋藏条件构建水文地质概化模型;基于预设的拟开挖地下建筑物位置及抽水井策略确定多含水层抽水‑沉降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得到潜水含水层疏干降水、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和疏干降水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根据潜水含水层疏干降水及减压降水时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分布方程和无压区、承压区水位曲线方程,以及对应区域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计算各区域的沉降量,最终计算多含水层减压与疏干降水共同作用下地表沉降量。由此,解决因忽略承压含水层进行疏干降水所形成的疏干区和承压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而导致计算地表沉降精度较差的问题。

    确定隔水层不稳定的多含水层分层渗透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1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27639.4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勘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隔水层不稳定的多含水层分层渗透系数的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工程场地勘察文件和预设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构建待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获取待研究区域对比水文地质勘察成果,得到各个含水层的初始水位高度、抽水井和观测井的混合静止水位高度,记录水位满足预设稳定条件时的抽水井混合动水位高度、抽水量和观测井水位高度;将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多含水层水位、渗透系数和涌水量之间的解析解表达式;计算影响半径,将影响半径、初始水位高度、混合静止水位高度、抽水井混合动水位高度、抽水量和观测井水位高度代入解析解表达式,得到各个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计算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