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11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347313.7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OLED器件薄膜封装方法。所述薄膜封装方法采用无机/有机交叠封装结构,并且在封装结构的有机层表面进行修饰,使得表面变得疏水,针孔变小和变少,提高封装结构的水氧阻隔性能,同时减少无机/有机层之间的应力;所述周期性重复,并且在封装结构中设置牺牲层,进一步提高封装结构的水氧阻隔性能。本发明工艺程序简单,封装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36568.0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波长下转换的三极发光管器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缓冲层、三极管、发光芯片和色彩转换层;所述三极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还包括从第一半导体层引出的第一接触电极和从第二半导体层内引出的第二接触电极;所述发光芯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三半导体层、发光层和第四半导体层,以及从第四半导体层内引出的第三接触电极;所述色彩转换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光转换层和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层。本发明对输入信号功率放大,实现小功率输入信号驱动发光芯片激发色彩转换层而实现色彩转换;同时,有效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路设计复杂度,提高显示装置的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42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39826.0
申请日:2020-06-12
IPC: H01L27/32 , H01L27/15 , H01L33/06 , H01L33/10 , H01L33/50 , H01L51/50 , H01L51/56 , G09F9/33 , G09G3/32 , G09G3/3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极管调控型的混合结构全彩化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第三接触电极SCE1和SCE2之间分别施加一个小功率可变输入信号,在第一接触电极和第四、第五接触电极TCE1和TCE2之间分别施加一个正向偏置电压,驱动B单元内蓝光发光芯片发出蓝光,R单元内的蓝光发光芯片发出蓝光进而激发红色转换层发出红光,在所述G单元内的阴极和透明阳极之间施加电压,激发出绿光,从而实现全彩化显示;本发明第一、第二三极管对所述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实现用小功率输入信号驱动所述发光芯片发光,还可以有效降低发光器件的驱动电路设计复杂度,提高显示装置的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44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051162.1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3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测量PCB图档元器件距离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通过PADS完成PCB图档,并生成一份坐标文件。该坐标文件包括PCB版图上所有的元器件名、元器件封装名、元件坐标、旋转角度等。将该坐标文件导入所述系统中,结合元件封装参数数据库,采用K象限——最近邻算法,算出各元件间的距离。将此距离与安全距离规范相比较,从而找出不符合距离规范的元件。本发明通过结合K象限—最近邻的算法,对PCB图档上的元器件进行测距和判断,减少人工检测所带来的耗时耗力现象,以及提供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340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0104744.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B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抛物反射微准直透镜的偏振复用导光结构及其实现方法,该导光结构包括复用光源模组、导光结构主体、微透镜阵列组,导光主体为侧入光式,复用光源模组用于获取沿单一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进入导光结构主体,导光结构主体中的凹形调光网点位于抛物反射微准直透镜的等效焦点处,光线经微透镜阵列组的准直在出光面形成偏振度较高的均匀面光源。该导光结构集成了复用光源模组提升了偏振光利用率,同时,构建了微透镜阵列组限制了出射光束扩散角、控制了出光均匀性,其优势在于集成度高,结构功能完整,加工工艺易于实现,由于出射光兼具偏振性和准直性,特别适合于需要高光效的偏振准直面光源的应用,并有利于整体系统的薄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55645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82269.7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μLED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驱动电极基板、上驱动电极,μLED晶粒、下驱动电极和下驱动电极基板;所述μLED晶粒由至少2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层堆叠而成,不同颜色发光层之间设置有载流子阻挡层;所述μLED晶粒均匀放置于上、下驱动电极之间;所述上下驱动电极均连接于交流控制模块,所述交流控制模块提供交变驱动信号,通过电磁耦合实现对μLED晶粒的点亮;且通过控制交变驱动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大小来控制载流子在不同发光层进行复合,发出不同颜色光,实现彩色μLED发光显示。本发明实现非直接电学接触和电压调控颜色方法,可免去巨量转移和色彩转化工艺,有效地降低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003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78227.4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润湿缺陷像素的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电润湿像素图片;步骤S2:将电润湿像素图片经显微镜放大后转变为灰度图像,得到灰度直方图;步骤S3:通过自动阈值方法得到最佳阈值t;步骤S4:基于最佳阈值t对灰度直方图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得到分割结果。本发明在电润湿缺陷与背景对比度较低时有较好的分割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6372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34876.4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电润湿电子纸显示器的色调映射方法,根据测量的电润湿显示器的色度随饱和度变化情况,实现基于饱和度的色调映射,使所有原始饱和度值都在电润湿显示器正常渲染的范围内,解决色度饱和度曲线的高饱和度区域的色度异常变化,改善电润湿显示图像色调失真和轮廓伪影,提高图像显示质量。
-
-
公开(公告)号:CN109658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47320.3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电润湿显示单元缺陷识别方法及其装置,首先对显微镜采集的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和几何校正完成电润湿显示单元图像的预处理;接着对预处理后的图像采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分割并动态判断、记录其三基色的颜色特征;然后对分割后得到的二值图像,提取其几何特征作为分类主特征,提取其纹理特征作为分类辅助校正特征,采用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对所提取的三类特征进行训练并分类;最后根据分类结果将有缺陷的电润湿显示单元用矩形框框出,并通过连通域算法确定每个缺陷单元的重心坐标。本发明可检出并分类电润湿显示器有缺陷的显示单元,同时获取其缺陷层、缺陷类别、坐标等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