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指系统
    3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13909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260913.2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分指系统,包括分指板以及设于分指板上的分指块,分指块连接于用于驱动分指块移动以调整相邻分指块之间的距离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信号连接于驱动装置的控制器,分指块上与手指接触的两侧分别设有信号连接于控制器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上还信号连接有用于输入预设压力的输入装置,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停止运行。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驱动装置以调整分指块的位置,从而实现相邻分指块之间的距离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提高适用范围,且控制器可根据输入的预设压力,从而实现分指的自动化,满足不同患者的训练需求,显著提高手指康复训练的效果。

    一种按摩床及其控制方法
    3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26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09818.4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一种按摩床,在床架上安装有多套按摩装置,按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架上的一对滑轨,在滑轨上滑动配合有滑块,按摩模块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在机箱内安装有移动驱动电机,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机箱下方固定安装有轨道,轨道上配合设置有滑动块,在滑动块上固定安装有两道齿条,齿轮位于两道齿条之间。一种按摩床的控制方法,启动移动驱动电机,控制多级电动伸缩杆移动使齿轮与一侧的齿条A相啮合,在齿条A、齿轮的作用下驱动机箱沿滑轨向一个方向移动;控制多级电动伸缩杆移动使齿轮与另一侧的齿条A相啮合,在齿条B、齿轮的作用下驱动机箱沿滑轨向另一个方向移动实现按摩移动方向的转换。

    一种基于上肢推举训练器的训练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4105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478079.2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上肢推举训练器的训练方法及系统。其中的方法包括:响应于上肢推举训练器的握持部件上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阈值,进入等张评估模式,从而获取等张评估报告,所述等张评估报告包括等张评估过程中电机输出的峰值力矩;响应于所述峰值力矩小于或等于第一力矩阈值,进入被动训练模式,响应于所述峰值力矩大于第一力矩阈值且小于第二力矩阈值,进入助力训练模式;响应于所述峰值力矩大于或等于第二力矩阈值,进入主动训练模式。采用本发明的训练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用户上肢康复训练的效果。

    一种智能家居运动装置
    3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300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822934.9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智能家居运动装置,包括上肢运动机构,上肢运动机构包括左、右手柄杆,左、右手柄杆分别通过左侧两级锥齿轮传动、右侧两级锥齿轮传动连接左转轴、右转轴一,左侧第一级锥齿轮传动又通过带传动机构连接右侧第一级锥齿轮传动,左侧第一、二级锥齿轮传动之间设置有左离合器,右转轴一通过右离合器连接右转轴二,右转轴二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右直齿轮,左转轴固定左直齿轮,左、右直齿轮分别驱动左、右齿条上升,左、右齿条上升到设定位置将空心管内的圆球顶出,左侧两级锥齿轮总传动比小于右侧两级锥齿轮传动比,左侧齿条上升可以一次顶出圆球,右侧齿条通过制动器及制动齿轮实现持续上升,激励患者增加上肢运动范围的欲望。

    一种牵引砝码持续上升的家居上肢康复训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3553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066211.0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牵引砝码持续上升的家居上肢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左、右侧上肢机构,左、右侧上肢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右侧上肢机构包括右摆杆,右摆杆的中部与右齿条杆铰接,右齿条杆与右扇形齿轮啮合,右扇形齿轮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驱动棘轮机构,棘轮机构的两个棘爪方向相反,用于时棘轮始终朝向一个方向运动,棘轮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中的传动带固定砝码,砝码在传动带上的固定位置可调整,左、右侧上肢机构的齿条杆采用可拆卸的结构固定两侧连接杆,实现患者双侧上肢的同步运动或者单一侧肢体运动,或者双侧上肢步态运动,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

    一种减重步态康复平台及防跌落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4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6501.X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重步态康复平台及防跌落训练方法。所述减重步态康复平台包括机架、左跑步带、右跑步带,左电机和右电机,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选择训练模式,控制左电机和右电机开始运行并对训练时长进行计时;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人体与跑步带前端之间的距离以及人体与跑步带后端之间的距离;响应于人体与跑步带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或人体与跑步带后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控制左电机和右电机停止运行;响应于训练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训练时长,控制左电机和右电机停止运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防止用户从跑步带上跌落,保障用户在进行下肢训练时的安全性。

    一种排痰机及其异常检测系统
    3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48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48922.7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痰机及其异常检测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中的连接检测装置可在供气模块与振荡排痰装置的振动腔体连接时输出第一信号,在供气模块与振动腔体未连接时输出第二信号,控制装置在连接检测装置的输出第二信号便可控制提示器提示振动腔体脱落;控制装置在振荡排痰功能启动后,连接检测装置输出第一信号且振动腔体中的气压不在第一预设范围时,控制提示器提示气压异常,一方面可及时发现振动腔体脱落,一方面及时发现气压异常,不但有助于提升排痰效果以及用户体验,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一种超声渗透仪以及超声渗透仪输出参数设置装置、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996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908158.8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促药渗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渗透仪以及超声渗透仪输出参数设置装置、介质,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获取渗透部位的角质层数据;通过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确认用户的电流感觉阈值;根据角质层数据设置超声渗透仪的电致孔电压,根据电流感觉阈值设置电导电流。相对于当前技术中,需要根据用户反馈调整电致孔、电导、超声波的参数,对于不能及时反馈的用户则易造成用户身体损伤。采用本技术方案,使用仪器先获取渗透部位的角质层相关数据,然后根据该数据设置电致孔电压,无需用户的反馈实现了对电致孔、电导、超声参数的设置,避免异常的参数对用户身体造成破坏。并且通过确认用户的电流感觉阈值设置电导电流,提高药物渗透速率。

    一种卤素光源控制装置和红光治疗仪

    公开(公告)号:CN1147274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379869.6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素光源控制装置和红光治疗仪,涉及红光治疗领域,计时计数模块会在每经过预设时间时使自身的计数值加1,控制模块获取各个卤素光源在当前周期内的预设亮度档位,控制预设亮度档位与计数值的数值一致的卤素光源对应的开关模块闭合,使对应的卤素光源发光。在计数值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有开关模块断开,当通过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交流电网的电压值为0时控制计时计数模块将计数值归0。通过给各个卤素光源设定其对应的预设亮度档位,并通过计时计数模块来不断计时,使得每个卤素光源能够在其需要开启的时刻开启,在满足各个卤素光源的具体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通过一个控制模块控制多个卤素光源,降低了经济成本。

    一种用于医疗的紫外线强度指示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88828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75368.3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一种用于医疗的紫外线强度指示电路属于电子行业。本电路显著了提高测量精度与实时性,可进行智能化监控与数据分析,具有远程监控与报警系统,结合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智能紫外线强度指示器能够将数据远程传输至监控中心或移动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用户友好与操作简便,设计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更好的集成化与便携性,设计紧凑,便于携带和安装在各种紫外线消毒设备上。更好的能效管理与环保,节省能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确保医疗环境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