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具复合边缘约束旋压模具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69443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010066.4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一种多工具复合边缘约束旋压模具工装,属于航空航天装备旋压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带有局部凹槽特征的复杂薄壁曲母线构件的整体成形不易实现的问题。包括凹模、底座、旋轮组件及旋棒组件,凹模安装在旋压机的主轴上,且凹模的内表面与待成形构件外表面随形设置,底座安装在旋压机的接口燕尾槽上,旋轮组件及所述旋棒组件替换安装在底座上,通过销钉实现旋轮组件及旋棒组件的安装角度调节。通过旋轮组件进行对构件的初步成形,初步成形后对于构件上的局部凹槽等细小特征部分,通过旋棒组件进行进一步成形。本发明中通过旋轮组件与旋棒组件替换使用,实现了带有局部凹槽特征的复杂薄壁曲面母线构件的边缘约束旋压成形。

    一种智能激光清洗路径规划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43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50609.5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激光清洗路径规划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涉及激光表面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清洗工件的待清洗区域的二值化图像;根据二值化图像,得到待清洗区域的二值化图像的多个子分区;根据每个子分区,进行路径覆盖得到所有子分区的覆盖路径;根据子分区的覆盖路径,通过预设的路径规划算法,得到子分区之间在待清洗工件的非清洗区域中的连接路径;根据非清洗区域的连接路径和所有子分区的覆盖路径,得到待清洗工件的路径规划。本发明通过建立每个子分区之间在非清洗区域上的连接路径,缩短了在非清洗区域的路径,提高激光清洗的工作效率,减少对非清洗区域的基体表面的损害,综合优化激光清洗的清洗效果。

    一种结合退火的金属表面微沟槽辊压成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8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35806.7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退火的金属表面微沟槽辊压成形的方法,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结合退火的金属表面微沟槽辊压成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金属板材表面处理,退火,辊压微沟槽,实现金属板材表面微沟槽的辊压成形。本发明通过对金属板材表面施加机械力,使金属板材表面发生塑性形变,进而在金属板材表层累积大塑性应变,以对金属板材的微观组织进行调控,低温短时的退火后,表层组织完全再结晶而具有细小晶粒,金属内部组织由于应变小使得再结晶程度低,细化的晶粒占比小,大部分保持加工硬化状态,导致金属内部强度高于表层强度,即“外软内硬”的强度分布,表层金属由于晶粒小且屈服强度低而易于优先充填微沟槽型腔。

    一种仿生微纳自驱动蒸汽腔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8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1521956.2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微纳自驱动蒸汽腔及成形方法,其中,所述仿生微纳自驱动蒸汽腔包括外形相匹配的冷凝端上板和蒸发端下板,冷凝端上板沿中心周向自下而上设有带锥度且呈放射状圆周阵列分布的若干仿仙人掌针刺微结构单元,蒸发端下板中心设有蒸发面,沿蒸发面四周自下而上设有带锥度且呈线性阵列分布的若干蒸汽诱导微结构单元,在沿蒸发面四周自下而上的锥度面上均布有若干集液槽,集液槽上均布若干嵌入式球形支撑结构,冷凝端上板与蒸发端下板之间通过若干嵌入式球形支撑结构相连,蒸发端下板的外侧装有充液管。本发明无需任何疏水改性即可实现冷凝端液滴与蒸发端液滴自动向心运输,大幅加快蒸汽循环,进一步提高本蒸汽腔整体换热效果。

    一种GH4169Plus合金盘类锻件晶粒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33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908913.2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一种GH4169Plus合金盘类锻件晶粒度预测方法,它包含: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盘类锻件在不同交叉工艺参数下锻件的成形过程及该成形过程中锻件再结晶;查看并统计不同坯料温度和模具温度下盘类锻件的典型部位的晶粒度;将所得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温度目标参数与数据库中温度对标参数之间的距离;对不同距离下的晶粒度进行赋权重;统计权重得出预测结果。本发明方便快捷,预测准确度高,为目前复杂的多工艺参数情况下合金盘类锻件的晶粒度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一种沸腾传热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2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280873.9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沸腾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沸腾传热测试系统及方法。其中,一种沸腾传热测试系统,包括机架、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机架上开设有定位腔,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平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平动机构设置在定位腔内,且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使用升降机构驱动第一加热装置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断开与第二加热装置的连接关系,再使用平动机构驱动第一加热装置由定位腔的中部运动到定位腔的端部,从而便于实验人员接触到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并对第一加热装置进行拆装,便于实验人员对第一加热装置中的试样进行更换,进而便于对多种微纳结构的试样进行更换和重复测试。

    一种带有局部孔增厚特征的板锻造成形模具装置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67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169518.8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局部孔增厚特征的板锻造成形模具装置及工艺方法,成形模具装置包括上模、下模、镦挤模、压料板、垫环、聚料环和下垫块,上模上设有冲头;下模带有阶梯安装槽,阶梯安装槽用于镦挤模的安装与定位,压料板压紧预制板坯,通过螺栓安装定位在下模上,聚料环安装在垫环底部,上模的冲头穿过垫环后穿入聚料环内,冲头与垫环固定连接,聚料环正对压料板的中心孔布置并与预制板坯直接接触,下垫块安装在阶梯安装槽内,抵在镦挤模的底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有局部孔增厚特征的板锻造成形模具装置及工艺方法,能在板类构件上成形出增厚比较大、高度均匀的孔特征,避免由于冲头设计不合理导致翻孔侧壁倾斜,防止翻孔过程中壁厚减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