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1845.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燃烧动力系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包括燃烧器、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所述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共同组成半导体结构,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分别依次连接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半导体结构、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以使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形成对称结构。本发明的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采用圆形燃烧器和半圆柱型半导体,并用针肋散热器,增加系统传热及有效工作面积的同时提高热电冷热段温差,提高热电能源转化装置的发电功率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8817.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风险评价方法,步骤包括:决策者将复杂特征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找出每个层级的相关因素,建立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九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检验一致性;计算综合得分并确定最优方案;确定指标评价矩阵;将矩阵归一化处理,求取指标信息熵;采用激活函数求改进熵,得出指标权重;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组合权重,得到综合权重向量;确定因素集,建立因素集的评语集;建立评价矩阵,构建模糊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分。本发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有效、可信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分析、评估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的实际风险水平与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5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62491.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包括螺纹连接在试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连杆,连杆与试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试件的内螺纹孔,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试验机夹头连接的夹块。还包括能够螺纹连接在试件上的螺母,螺母能够与内螺纹孔的端面相抵。本发明还提供试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装试验夹具,并在组装过程中给螺母施加大于扭转疲劳试验最大扭矩的载荷;将带有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启动加热炉;启动疲劳试验机。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扭矩疲劳试验存在的夹具与试件连接松动和夹具通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5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63241.6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包括螺纹连接在试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连杆,连杆与试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试件的内螺纹孔,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试验机接头连接。还包括能够螺纹连接在试件上的螺母,螺母能够与内螺纹孔的端面相抵。本发明还提供棒状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试验夹具,消除螺纹间隙;冷却介质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闭合加热炉,塞入石棉加强保温;步骤S4、启动疲劳试验机,完成试验。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的试验夹具在进行高温拉压疲劳试验时容易存在螺纹间隙再次复现而造成试验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2181.6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nventor: 罗朝均 , 王成华 , 康笃刚 , 张雷 , 张昆瑜 , 张杰 , 刘章旭 , 冯涛 , 吕潇 , 唐跃林 , 张光耀 , 邓伟 , 朱峰 , 刘绍洲 , 王章健 , 张跃 , 郑鑫 , 单志强 , 谯中山 , 王建 , 白政 , 罗尚宽 , 谭翔天 , 李乾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扶梯扶手带入口处安全保护装置及保护系统。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动作开关、第一继电器和控制主板;所述动作开关包括漫反射开关、红外线传感器、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所述漫反射开关与一智能语音盒相连;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触点相连,该第一继电器的受控端触点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并接入扶手带安全回路中;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动作能够带动第一继电器动作,使扶手带安全回路接通,从而使扶梯停止运行。本发明能够在扶梯扶手带入口处形成多层保护机制,确保扶手带入口处安全,提升整个扶手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62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162696.2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标准节螺栓安全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装置、远程终端和图像检测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和图像采集卡,所述图像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信号无线发送模块,所述远程终端包括信号无线接收模块和手持终端设备;所述图像采集卡接收由图像传感器传送过来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信号无线发送模块和信号无线接收模块传递给手持终端设备。本发明能够及时发现施工升降机标准节螺栓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施工升降机安全系数,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01623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52275.4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起重机防风控制系统,包括风速预测处理器、控制器、起重机防风锚固装置、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起重机大车所承受风力的风速;所述风速预测处理器根据风速预测模型对风速传感器输入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控制器根据风速预测处理器输入的处理结果信号u控制起重机防风锚固装置和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本发明的风速预测处理器可根据最低风速和风速变化率预先判断出会造成起重机造成损坏的风力,进而提前通过控制器控制起重机防风锚固装置开启,并使起动机大车行走机构关闭,可解决传统起重机防风控制系统无法及时使起重机防风锚固装置工作而导致起重机损坏的问题,防风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62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62696.2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标准节螺栓安全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图像获取装置、远程终端和图像检测装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和图像采集卡,所述图像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信号无线发送模块,所述远程终端包括信号无线接收模块和手持终端设备;所述图像采集卡接收由图像传感器传送过来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信号无线发送模块和信号无线接收模块传递给手持终端设备。本发明能够及时发现施工升降机标准节螺栓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施工升降机安全系数,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98205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54086.0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E04G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机吊臂作业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钢丝绳的长度;第二步,确定钢丝绳的横截面积;第三步,选择与钢丝绳连接的环首螺栓;第四步,选择带环首螺栓连接孔的支撑钢板,并确定支撑钢板在环首螺栓连接孔部的横截面积;第五步,将支撑钢板焊接在吊臂上,通过钢丝绳扣件将钢丝绳与环首螺栓的环首连接,将环首螺栓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撑钢板上。通过本此方法能制造出保证作业人员沿吊臂安全巡检的安全保护装置,并且根据此方法做出的安全保护装置可使沿吊臂巡检时,工作人员所穿安全带能同时沿钢丝绳移动,不会对工作人员的巡检工作造成不便,可提高作业方便性和工作效率,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00307.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驱动主机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梯驱动主机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测电梯驱动主机各种工作状态下的运行数据,提取特征参数;对提取到的特征参数进行基于时序的预处理;对经过时序预处理的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综合分析影响电梯驱动主机的权重参数;基于综合分析得到的权重参数构建故障诊断模型,通过故障诊断模型对待测电梯驱动主机进行实时故障诊断。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概率搜索算法优化随机森林模型,通过计算决策树的匹配度,选择匹配度最佳的决策树组合成新的随机森林模型,从而可以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成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