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5539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5250.6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精密直线滑轨的桥上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装置,包括车辆模型、测力天平、速度传感器、牵引系统,以及由支架支撑的桥梁模型,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桥梁模型桥面上的精密直线滑轨,所述精密直线滑轨上设有与牵引系统连接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固定在车辆模型内;所述测力天平通过测力支架固定在所述滑动装置上;所述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桥梁模型的桥面上。本发明采用了精密直线滑轨和滑块,可大大减小车辆模型在移动过程中的振动,实现车辆模型的高精度平稳运行,从而可使测力天平更精确的测试出车辆模型的气动力,还可测试不同风向、不同风速、不同车速下车辆六分量力;该系统成本低、原理简单且操作容易;适用范围很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1417.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重庆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20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8/27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抗风理论与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势流理论的箱梁颤振性能快速评估方法,本发明基于势流理论推导了流线型箱梁非定常气动力的势流解,气动力势流解由于具有明确表达式,计算效率高,然而由于忽略了粘性作用,精度仍有待提升,因此本方法对比分析了势流解与粘性流解的差异。该基于势流理论的箱梁颤振性能快速评估方法,通过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强大的非线性能力,模型训练好后,根据输入参数可快速计算出目标结果,随后,基于修正后的势流解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不使用风洞试验设备,且可以节省数值模拟的计算资源,最后,气动力势流解修正后与粘性流解吻合较好,应用于颤振性能预测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42083.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抗风悬索桥施工方法,涉及悬索桥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施工地形,接着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地表层软土,夯压密实;本发明中,通过在原有悬索上方架设新的主缆加固索,在新的主缆加固索和原有悬索上安装索夹,通过索夹的固定将其相互绑定,进而起到加固悬索的作用,同时从跨中到边跨依次在悬索的吊杆对应位置安装主动配重,使应力达到预期成桥状态,还可以在锚碇上加设预应力扩头抗滑锚桩,并与原锚碇组合成为整体,作为新加悬索的锚固,从而提高了悬索以及桥体的牢固性,使悬索在大风影响下不易大幅度晃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晃动的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7839.4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涉及缆索施工技术领域,S1:浇筑主塔,对塔柱位置进行划分,确定浇筑的节段,浇筑主塔,在塔柱外配置塔吊和电梯,搭建液压爬模,逐层绑扎钢筋,埋件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以构建主塔,岩锚和锚墙作为地锚的后锚结构,可以缩减地锚成本,塔架可以直接利用主体索塔结构作为塔架的基础,不需设置庞大的塔架结构,节约了施工成本,缆索吊承重绳地锚后锚位置,可通过转向轮来实现各根钢丝绳之间的串联,使承重绳自行调节到基本一致的高度,承重绳受力基本均衡,另外,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加强桁架,有效加强桥梁结构的强度,可有效的抵抗横风和竖风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能有效抑制抖振,降低缆索施工难度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3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79330.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桥梁挡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桥梁挡风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挡风板、辅助板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风叶,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装有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面贯穿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装有摩擦棒,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挡风板的表面开设有通过孔,所述辅助板的表面开设有导风槽。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风叶能够对风力进行抵消,而通过摩擦棒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抵消的风力,有效的降低了风速,保证了行驶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91357.3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C11/02 , G01C11/36 , G01N29/04 , G01N29/44 , G06N20/00 , G06T7/00 , G06T7/73 , G06V10/44 , G06V10/75 , G06V10/764 , G06V20/17 , B64C3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无人机航拍及超声波探测的桥梁损伤深度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搭载摄像机拍摄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图像中的桥梁损伤特征图,并基于超声波探测器所生成的超声波探测信息判断桥梁损伤特征图是否为真,判断为真后,再将桥梁损伤特征图与桥梁的设计图进行比对,确定桥梁损伤特征图是否为真,若为真,则输出桥梁损伤信息;从而实现桥梁损伤的自动检测;并且通过超声波探测器以及桥梁的设计图判断所述桥梁损伤特征图是否为真,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进而提高本发明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411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27811.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公路桥梁大风行车监测预警系统,涉及大跨度公路桥梁行车预警技术领域;该预警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中心服务器和预警终端组成,数据采集模块依据现场数据采集站与气象软件分别取得实时风速数据与气象信息;中心服务器依托大比尺风洞试验及精细化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制定车辆限速规则,通过高精度预测模型进行风速预测,结合气象信息甄别路面状态并综合判定预测风速下车辆的合理行驶速度;预警终端由桌面程序、网页和手机App等多平台组成。本发明有利于管理部门根据预警终端或中心服务器发送的行车指导建议及险情信息,科学管理桥上交通,有效地提高桥上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82260.3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跨度悬索桥大缆上测风仪器的调平装置,支承钢板固定于检修道横梁上,其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测风仪器支承杆件的平台面板,支承钢板和平台面板之间设有控制器和三个结构相同的调平部件;控制器接收传感器发送的倾角数据,根据当前的倾斜情况计算各伺服电机需调整的幅度,并将调整指令发送给对应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减速机的输出端竖直的设置有滚珠丝杠;与之配套的丝母固定连接于平台面板,带动平台面板升降调平。本发明可实时检测测风仪器的歪斜情况,并根据仪器倾斜程度及时自动调整仪器的角度,保持仪器完全水平,大大减少了人工调平的工作量,提高了测量风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1507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0706.3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塔上可自动调整方位的风观测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属于桥塔风传感观测领域,装置包括:风传感器、三角形支架、转动轴以及固定三角形支架的两条缆风索;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同步电机依次相连。方位调整方法主要步骤有:计算出不同来流风向时最优的风传感器安装角度;采集来流风向数据;计算风向变化量,并判断风向变化量是否大于5°;控制器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发出指令;PLC控制同步电机开启,带动转动轴转动。本发明能自动调整桥塔上的风观测装置,其测得的数据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62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47158.2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风浪流耦合实验平台,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实验平台包括风动力系统和水动力系统,风动力系统为两层结构,上层为非定常风洞,下层为定常风洞;水动力系统位于定常风洞的下方;定常风洞为密封的环形结构,其内部设置风机、第一实验段和第二实验段;非定常风洞设置在第二实验段的上方,非定常风洞与定常风洞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交互窗口A;水动力系统位于第二实验段的下方,并且与定常风洞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交互窗口B;通过两个交互窗口实现非定常风洞、定常风洞及水动力系统三者相互贯通。本发明的实验平台能够模拟不同的风、浪、流的耦合作用环境,用于各类海洋工程结构和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