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57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95796.X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变茶树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来调控茶树叶片颜色的方法,包括:(1)茶树叶色白化:应用氟啶酮使茶树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2)茶树叶色紫化:应用脱落酸使茶树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本发明为可在田间对茶树叶色性状实施不同调控的创新型技术,易于操作且效果显著,调控处理组茶树叶色均可在短期内改变,稳定性强,叶色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改变,且茶树生长状态正常,可以实现有效地调控和改变茶树叶色。
-
公开(公告)号:CN10362169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673134.5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陈年铁观音品质的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对陈年铁观音进行微波远红外复合烘焙,微波烘焙加热温度为50~60℃,微波频率2450 MHz~3000MHz,间歇烘焙加热2~3 h,其后再采用远红外烘焙,远红外加热温度为90~100℃,波长40~100μm,烘焙时间4~5 h。经过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后的陈年铁观音,香气带花香或炒米香,滋味去除苦涩转鲜醇,品质得到显著改善。
-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26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66216.6
申请日:2012-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白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质量浓度为0.5%的纤维素酶液均匀喷施在茶树鲜叶上;(2)室内自然萎凋;(3)萎凋至茶叶粗纤维含量最少,再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1.0%-1.5%和0.5%-1.0%的木瓜蛋白酶液和果胶酶液,喷施结束后继续萎调;(4)萎凋叶失水率达到90%~95%后烘干,其他工艺与常规白茶加工方法相同。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白茶品质有明显提高,滋味醇厚、甘甜度明显提高。本发明操作简单,茶汤滋味醇厚、甘甜度明显提高,符合市场上消费者对白茶品质的要求。
-
-
公开(公告)号:CN1156064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144761.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白茶茶树培育系统,茶树培育系统包括彼此相连接的轨道组合模块,所述轨道组合模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支座,彼此依次相连的所述轨道组合模块组成活动轨道,所述活动轨道内开设有开口向左的滑轨,所述滑轨内可滑动的设置有载块,所述载块通过滑动驱动系统在所述滑轨内前后移动,所述载块内开口向外的设置有摆转槽,所述摆转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圆柱转块,所述圆柱转块的左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向左延伸并延伸出所述滑轨左侧开口外的摆臂,所述摆转缺口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柱,本例旨在设计一种能够通过远程控制来降低喷洒灌溉、施肥劳动强度以及控制光照的白茶茶树培育系统来辅助育苗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376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97891.1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静磁场辅助加工乌龙茶的方法,包括了采摘、晒青、摇青、晾青、杀青、做形、干燥六个步骤,所述摇青、晾青分别在静磁场下进行三次;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乌龙茶做青(摇青和晾青)阶段的在制叶片暴露在不同强度的磁场环境中,通过摇青和晾青过程中的叶片旋、抛、静止等不同运动状态切割磁场势能,引起叶片内部水势能变化,叶片内的极性自由水、极性化合物(氨基酸、儿茶素等)的重新分配,提高鲜叶中内含物质的氧化效率,提高乌龙茶的品质,缩短加工时间。经该工艺制得的乌龙茶冲泡后具有浓郁花果香,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充分,水溶性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
-
-
公开(公告)号:CN1051921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99096.X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夫红茶的全自动生产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其利用全自动生产线将新鲜茶叶连续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制成工夫红茶成品,所述全自动生产线由鲜叶贮青机组、萎凋机组、揉捻机组、解块机组、发酵机组、烘干机组构成。本发明可实现工夫红茶不落地、机械化、自动化的加工,并解决现有红茶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所制得的红茶品质稳定,香气较高,滋味醇度均明显增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