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通风控制系统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79610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393032.X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通风控制系统,包括:甲醇发动机、气源供应模块和电子控制单元;气源供应模块设置甲醇发动机上,气源供应模块通过输气管路连接至甲醇发动机上,以对甲醇发动机供气。本申请提供的气源供应模块可生产气体对甲醇发动机供气,以推动油气分离器的驱动叶轮,在驱动叶轮的同时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通过机体内的管道进入油底壳和曲轴箱通风系统,用该气体减少气缸漏气在其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曲轴箱通风系统内气体的含水量,防止造成机油乳化,同时也稳住曲轴箱通风系统内的压力,避免现有技术中在机体上留有两个充气口以及将中冷器后的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充入曲轴箱通风系统,从而节省了中冷后气体量,提升了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甲醇发动机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79596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698933.X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甲醇发动机。甲醇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储油底壳,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下方;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储油底壳内,以用于对缓存在储油底壳内的油液进行加热,加热装置包括涡流管和换热器,涡流管的热端与换热器连通,以用于向换热器内输送高温介质,换热器对油液进行加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储油底壳内油液的温度值;第一供气装置,第一供气装置与涡流管的进气口连通,以通过进气口向涡流管内通入气体。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甲醇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导致其内部零件磨损严重的问题。

    控制装置、自动调温装置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20185222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0539986.4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发动机节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装置、自动调温装置及发动机。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控制装置结构复杂导致的发动机负载增加、功率消耗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气体供给组件及弹性件,驱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推杆的一端部与气体供给组件的供气口连通,推杆的另一端部在弹性件的弹性伸缩方向上与弹性件固定连接,齿条平行设置在推杆上;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齿轮还用于与球阀节温器的球阀轴固定连接;其中,气体供给组件用于向推杆提供气流,以驱动推杆移动;弹性件用于在其弹性伸长时推动推杆回位。利用压缩气压作为动力,更加节能;且齿条和齿轮的配合连接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护风圈、发动机和车辆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66351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016994.1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风圈、发动机和车辆,用于套设在风机的外侧,通过包括:护风罩,所述护风罩朝向所述风机出风侧的一端至少底部设有挡风罩,所述挡风罩用于阻挡所述风机出风侧吹出的风吹向地面。这样增加风机靠近地面部分的挡风区域,以避免风机部分区域的风吹向地面造成尘土飞扬的现象发生,进而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用户驾乘体验。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向延长护风罩,增加风机靠近地面部分的挡风区域,解决了冷却风机部分裸露在外而造成风机的一部分风吹向地面造成的尘土飞扬以及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车载暖风系统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88597U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20425329.0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暖风系统,包括空压机、连接在空压机的排出口上的排气管路、与排气管路连通的取暖进气管、与排气管路位于排气流向后侧的位置处连通的取暖出气管、串接在取暖进气管与取暖出气管之间的散热器、以及风扇,在取暖进气管上串接有进气管控制阀,在取暖出气管上串接有出气管控制阀,在位于取暖进气管与排气管路连通的位置、取暖出气管与排气管路连通的位置之间的排气管路部分上设有排气管路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暖风系统能够利用管路及散热器从空压机排出的高温空气中取暖,解决了现有水暖式暖风系统存在的温度提升慢和暖风不热的问题,而且不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载能够有效降低油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