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FET管的驱动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137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97032.6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FET管的驱动装置,MOSFET管的驱动装置包括功率放大电路,MOSFET管的驱动系统包括命令下达电路、电荷泵电路和振荡电路,当功率放大电路接收到命令下达电路中的微控制单元MCU输出0V的方波信号时,将预先得到的开启电压发送至MOSFET管的门极,驱动MOSFET管打开,当功率放大电路接收到命令下达电路中的MCU输出5V的方波信号时,将预先得到的关闭电压发送至MOSFET管的门极,驱动MOSFET管关闭。通过上述方案,基于MOSFET管的驱动装置中的功率放大电路对MOSFET管进行驱动,无需使用驱动芯片对MOSFET管进行驱动,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一种尿素泵通讯电路和尿素泵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95659.0

    申请日:2020-12-17

    Inventor: 杨英振 李文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泵通讯电路和尿素泵,尿素泵通讯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通讯输出单元、通讯输入单元以及上拉信号单元;通讯输出单元、通讯输入单元电连接于控制单元和通讯端口之间,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通讯输出单元向通讯端口输出通讯信号,并通过通讯输入单元接收通讯端口的通讯信号;上拉信号单元与通讯输出单元、通讯输入单元电连接,用于将通讯输出单元传送至通讯端口的通讯信号上拉至高电平;其中,上拉信号单元包括自保护模块,自保护模块用于在通讯输出单元短接到地时进行保护。本申请实现了尿素泵通讯电路既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同时其中的上拉电路也具备自保护功能的技术效果。

    用于刷写ECU的系统、ECU、机动车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48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13963.3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刷写ECU的系统、ECU、机动车和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刷写ECU的系统包括:模式切换电路,所述模式切换电路分别与MCU的刷写模式切换引脚以及监控芯片的模式切换引脚相连,用于切换MCU和/或监控芯片的模式。通过模式切换电路改变MCU和/或监控芯片的模式,对ECU进行刷写,操作简单,并且在刷写过程中不会中断的刷写ECU的系统,刷写过程稳定,能够有效降低Bootloader卡死时导致控制器无法刷写的风险。通过模式切换电路强制刷写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静电损伤或机械损伤。在同一路接插件上完成强制刷写的监控电路和MCU以及JTAG电平的相关配置,控制方便可靠,节省接插件资源,进而从接插件选型上节省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用于T-BOX控制器的防拆壳方法、系统、控制器和车

    公开(公告)号:CN11076689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13950.6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T-BOX控制器的防拆壳方法、系统、控制器和车。本发明所述的用于T-BOX控制器的防拆壳方法,包括:检测T-BOX控制器壳的被拆卸螺丝的位置编号;S2,将所述位置编号与拆卸顺序编码进行比较,得到对比结果;S3,根据对比结果,执行对应策略。通过检测T-BOX控制器壳的被拆卸螺丝的位置编号;将所述位置编号与拆卸顺序编码进行比较,得到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执行对应策略,能够有效防止T-BOX控制器被非法拆开。基于T-BOX的硬件模块,对紧固螺丝的拆卸顺序进行检测判断,从而保护控制器不被非法拆壳,防止非法修改内部数据。

    一种车载ECU及其安全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3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81832.X

    申请日:2019-06-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ECU,包括单片机、硬件调试接口和安全防护模块;安全防护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以及第一开关驱动电路,第一开关串联在单片机与硬件调试接口之间的通讯线上,在满足预设条件时,表明车载ECU处于出厂状态,单片机通过第一开关驱动电路控制第一开关断开,从而避免对车载ECU中的程序进行非法刷写,从而保证车载ECU的安全性。

    高压线路母线电容的预充电路与预充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10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9300.2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线路母线电容的预充电路与预充系统,该电路包括:正激变换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开关器件、隔离变压器和采样电阻,隔离变压器用于产生充电电流,开关器件用于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采样电阻用于与母线电容电连接;放大比较模块用于检测流经采样电阻的充电电流,并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生成反馈信号;驱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正激变换电路和放大比较模块电连接,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放大比较模块发送的反馈信号控制正激变换电路中的开关器件,从而将母线电容的充电电流控制在预设电流范围内。该电路采用低压正激隔离对高压侧母线电容进行预充,采集电流反馈电阻控制电流输出,实现母线电容的充电电流可控,安全性和经济性高。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和控制器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90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3980.2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和控制器。驱动电路包括PWM波生成单元、升压单元、开关控制单元以及驱动单元,PWM波生成单元用于生成PWM波,PWM波生成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电源电压,PWM波生成单元的第二端与升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升压单元的第二端与PWM波生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升压单元的第一端的输入电压小于升压单元的第三端的输出电压;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入开关信号,开关信号用于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三端与驱动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第四端用于接地;驱动单元的第二端与PWM波生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该驱动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继电器驱动电路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具有短路诊断功能的控制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35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35039.X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短路诊断功能的控制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单元、逻辑门模块、推挽驱动电路、电流电压监控模块、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单元与所述逻辑门模块连接,所述逻辑门模块与所述推挽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推挽驱动电路与所述电流电压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电流电压监控模块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电压监控模块还与所述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发送PWM信号及在所述输出端发生短路时发送控制信号。本申请解决了控制延时及误诊断的问题,实现了所述控制电路在监测到输出端发生短路时进行精准、及时、有效的控制。

    一种电芯电压的检测电路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14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88527.4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电压的检测电路,在该检测电路中,控制模块向自举电路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自举电路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产生周期性电压信号;充放电单元根据周期性电压信号处于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以使采样开关一直处于导通状态,进一步使得采样单元可以接收到待检测电压信号,电压采样模块依据控制模块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将采样单元处理得到的目标检测电压信号输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该目标检测电压信号得到电芯电压;采样开关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可以保证检测电路的通路,从而完成电芯电压的检测;此外,由于仅设置有一个控制模块,所以该检测电路占电路板的面积也更小。

    一种车辆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567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57609.5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包括集成于PCB板上的控制模块、传输模块、加密模块、使能模块、电源和温度检测模块,传输模块包括4G通讯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与4G通讯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温度检测信息,并基于温度检测信息控制4G通讯模块的工况;加密模块与4G通讯模块连接;使能模块串联在电源和传输模块之间,且使能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本申请通过将远程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各个模块集成于一块PCB板上,避免模块之间连接的线束中断导致数据传输可靠性低的情况,同时用户在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时无需通过中转站实现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的安全防护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