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位置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01737359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110250.2

    申请日:2010-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F04D29/685

    Abstract: 开槽位置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涉及一种离心式压气机处理机匣,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压气机涡壳壁面上设置抽吸环槽、回流环槽和导流环槽,形成自循环通道,并使抽吸环槽的前端面距主流叶片前缘的距离Sr在圆周方向上为正弦分布,以优化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对离心压气机的扩稳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开槽位置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相比于轴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可以较大地提高离心式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同时维持效率基本不变;此外,该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结构容易加工。

    高空低气压内燃机压气机特性模拟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1672729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10093612.9

    申请日:2009-10-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高空低气压内燃机压气机特性模拟试验台,涉及一种内燃机压气机特性模拟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空气管路系统和润滑系统,空气管路系统包括真空泵、稳压箱,与稳压箱出口依次相连的空气过滤器、流量测试段、进气参数测试段、稳流段和压气机,以及与压气机出口依次相连的排气参数测试段、背压调节阀、退喘阀以及排气中冷器;润滑系统包括油箱、供油系统和润滑油中冷器;排气中冷器的出口与稳压箱相连接,使试验台的空气管路形成封闭的空气循环系统;油箱设置在稳压箱内部,以提高试验台的密封性。该试验台可模拟0~30000米高度环境压力,并进行涡轮增压内燃机中压气机的高空模拟特性试验,其密封性能和模拟高度远远高于目前同类的模拟试验台。

    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01761512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110230.5

    申请日:2010-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F04D29/685

    Abstract: 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涉及一种离心式压气机处理机匣,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压气机涡壳壁面上设置抽吸环槽、回流环槽和导流环槽,形成自循环通道,并使抽吸环槽的前端面距主流叶片的前缘的距离Sr在圆周方向上为圆弧分布,以优化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对离心压气机的扩稳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相比于圆周方向上开槽位置一致轴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可以较大地提高离心式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同时维持效率基本不变。

    开槽宽度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01737360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10286.0

    申请日:2010-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F04D29/685

    Abstract: 开槽宽度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涉及一种离心式压气机处理机匣,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压气机涡壳壁面上设置抽吸环槽、回流环槽和导流环槽,形成自循环通道,并使抽吸环槽的宽度br在圆周方向上为正弦分布,以优化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对离心压气机的扩稳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开槽宽度为正弦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相比于开槽宽度在圆周方向上一致的轴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可以较大地提高离心式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同时维持效率基本不变;此外,该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结构容易加工。

    一种带有双EGR通道的非对称涡轮增压内燃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948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72768.1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在内燃机的排气口布置非对称双通道涡轮,所述非对称双通道涡轮有两个喉口面积不同的蜗壳通道(蜗壳小通道和蜗壳大通道)。所述蜗壳小通道和所述蜗壳大通道分别与两个废气再循环(EGR)通道相连。所述两个EGR通道上分别有一个EGR阀,用于控制EGR率的大小。本发明采用带双EGR通道的非对称双通道涡轮增压内燃机系统,有利于提高EGR率从而降低内燃机的氮氧化物排放,同时减小内燃机的排气背压从而降低内燃机的油耗,可以更好地实现内燃机节能减排。

    一种内燃机系统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670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275669.1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内燃机(1),其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第一涡轮(2),其入口连通到内燃机(1)的排气口;第一压气机(3),其入口连通大气,出口连通到内燃机(1)的进气口;第二涡轮(4),其入口连通到第一涡轮(2)的出口;废气旁通阀(5),安装在内燃机和第二涡轮(4)之间,出口连通到第二涡轮(4)的入口;第二压气机(6),其入口连通到第二涡轮(4)的出口,出口连通到大气;第一涡轮(2)通过第一轴系(7)与第一压气机(3)连接,用于驱动该第一压气机(3)转动进行压缩做功;第二涡轮(4)通过第二轴系(8)与第二压气机(6)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压气机(6)转动进行压缩做功。本发明采用两个涡轮和两个压气机,组成涡轮增压系统和逆勃雷登循环系统,同时增加废气旁通阀,一方面对进气增压压力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利用废弃能量,提高了废弃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内燃机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67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275697.3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内燃机(1),其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第一涡轮(2),其入口连通到内燃机(1)的排气口;第一压气机(3),其入口连通大气,出口连通到内燃机(1)的进气口;第二涡轮(4),其入口连通到第一涡轮(2)的出口;第二压气机(5),其入口连通到第二涡轮(4)的出口,出口连通到大气;第一涡轮(2)通过第一轴系(6)与第一压气机(3)和第二压气机(5)共轴连接,用于驱动该第一压气机(3)和第二压气机(5)转动进行压缩做功;第二涡轮(4)通过第二轴系(7)输出动力。本发明采用一个涡轮驱动两个压气机转动,另一个涡轮进行动力输出,利用逆勃雷登循环进行废气能量综合回收利用,同时兼顾内燃机的进气增压,使得整个系统结构能量利用率更高。

    一种内燃机系统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02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76293.6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包括:内燃机(1),其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第一涡轮(2),其入口连通到内燃机(1)的排气口;第一压气机(3),其入口连通大气,出口连通到内燃机(1)的进气口;第二涡轮(4),其入口连通到第一涡轮(2)的出口;第二压气机(5),其入口连通到第二涡轮(4)的出口,出口连通到大气;第一涡轮(2)通过第一轴系(6)与第一压气机(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压气机(3)转动进行压缩做功;第二涡轮(4)通过第二轴系(7)进行动力输出;内燃机(1)的曲轴通过第三轴系(8)与第二压气机(5)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压气机(5)转动进行压缩做功。本发明在涡轮增压内燃机的基础上加入了逆勃雷登循环系统,在保证内燃机进气增压的同时,可以通过逆勃雷登循环中的涡轮直接进行动力输出,显著提高了内燃机废气能量回收利用率。

    具有非对称无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及具有其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32773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01644.2

    申请日:2013-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对称无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及具有其的汽车。其中离心压气机包括蜗壳、叶轮和无叶扩压器。蜗壳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和第二壳部,第一壳部内限定有蜗室,第二壳部内限定有叶轮安装空间。叶轮绕旋转轴可旋转地设在叶轮安装空间内。无叶扩压器的宽度沿周向方向上是非轴对称分布的,无叶扩压器包括保持段和过渡段,保持段的出口端连通第一壳部,保持段的入口端连通过渡段的出口端,过渡段的入口端连通第二壳部,其中在同一周向位置保持段的宽度沿径向是均匀的,在同一周向位置过渡段的宽度沿径向是非均匀的。本发明的离心压气机可降低离心压气机内部流体流场的非轴对称性,并扩大离心压缩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01761512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110230.5

    申请日:2010-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F04D29/685

    Abstract: 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涉及一种离心式压气机处理机匣,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压气机涡壳壁面上设置抽吸环槽、回流环槽和导流环槽,形成自循环通道,并使抽吸环槽的前端面距主流叶片的前缘的距离Sr在圆周方向上为圆弧分布,以优化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对离心压气机的扩稳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相比于圆周方向上开槽位置一致轴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可以较大地提高离心式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同时维持效率基本不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