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安全气囊盖板

    公开(公告)号:CN215513590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883226.2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安全气囊盖板,包括复合盖板,所述复合盖板一端面安装有用于罩住气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用于卡接固定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板顶部等距开设有辅助安装的卡接孔,所述复合盖板的一端面对应安装板内侧位置处开设有U型弱化槽,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椰壳纤维/PP复合材料替代传统聚丙烯材料,在结构方面进行微调以适应新材料的力学性质,可以提升汽车安全气囊盖板的力学性能,即弯曲模量与拉伸模量,从而使产品更加适应日常工况与极端爆破工况,同时降低了车内VOC的释放,改善了传统聚丙烯材料污染车内环境的状况。

    一种用于空气弹簧的卡扣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160100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1014874.X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弹簧的卡扣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正面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支撑腿的背面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套设有传送带,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作墙板,所述工作墙板的正面从左往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时间控制器和蜂鸣器。该用于汽车零件的卡扣检测装置,通过按压式开关和检测触手之间的相互配合,当空气弹簧件在传送带上运输时,检测触手能够通过转动检测出空气弹簧件上是否安装有卡扣,通过设置时间控制器和第一电动伸缩杆,能够精准的剔除未安装卡扣的空气弹簧件,避免了漏检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出厂产品的合格率。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进气歧管角度控制器精度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10952576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950866.3

    申请日:2019-11-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汽车进气歧管角度控制器精度的夹具,包括:固定板、配合槽、定位孔、定位边、固定齿、对齐槽;进气歧管角度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的四角设有四组等间距圆周阵列的固定孔,所述法兰盘的其中一侧面上设有供定位的对齐位,固定板为和法兰盘横截轮廓一致的板状结构,固定板内设有一配合槽,配合槽的内轮廓和凸台的的外轮廓一致,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四个固定齿,每个固定齿在固定板上的投影位置和固定孔在法兰盘上的投影位置一致;所述固定板中心设有一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该夹具能使汽车进气歧管角度控制器与角度测量仪有相对静止的关系。

    一种容积可无级调节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

    公开(公告)号:CN20962191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2121192.8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积可无级调节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涉及车辆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技术领域。包括定腔体、动腔体、顶盖、连接管路、底盖、控制螺杆以及传动装置。连接管路安装在顶盖上,定腔体内部有导向槽,动腔体外部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导向槽配合,以限制动腔体做旋转运动使其只能做上下运动。底盖上设置底盖凸台,底盖中间开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控制螺杆配合。控制螺杆通过螺纹机构驱动动腔体上下运动,以改变附加气室腔体容积从而改变空气弹簧系统的刚度,来满足车辆的各种行驶工况,达到改善悬架系统综合性能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实现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容积无级调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容积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

    公开(公告)号:CN209587017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2043703.9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积可无级变化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涉及车用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内螺纹外套筒和外螺纹内套筒组成的附加可变气室,连接主气室的连接管路,其中内螺纹外套筒上有卡槽,卡槽与固定卡扣相互配合,使得内螺纹外套筒只能上下直线运动而不能旋转,外螺纹内套筒底部的中心位置有传递电机扭矩的连接装置。该附加气室可以通过控制外螺纹内套筒转动实现附加气室容积的无级变化,由电机驱动外螺纹内套筒转动,通过螺纹机构传递,驱动内螺纹外套筒上下运动,改变两套筒之间的容积,从而实现附加气室有效容积发生改变,最终改变空气弹簧系统的刚度,以满足车辆的各种行驶工况,达到改善空气悬架系统综合性能的目的。

    电磁液压配气机构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78314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0577080.6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液压配气机构,包括电磁液压配气机构缸体和活塞执行机构,电磁液压配气机构缸体由电磁线圈、大小活塞、永磁体、端盖和油腔等组成。电磁线圈通电时,线圈受到沿轴向的电磁力,通过左手定则可以判定其方向。电磁线圈驱动左右两个大活塞压缩,同时抽取左右油腔中的液压油,液压油的压力传递至小活塞,进而驱动气门完成轴向的直线运动。该机构具有平滑的电磁力特性,同时集成电液驱动配气机构和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优点,系统结构简单,响应快速,采用无凸轮方式驱动配气机构,使气门在运动范围内能够全柔性化调节,实现发动机在各工况下以最佳排放性能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73165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416007.6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徐杰 李美 王泽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磁流变阻尼器、吊环、接线口、储液筒、工作缸筒、液压活塞组件、气门芯和密封圈,所述接线口包括导线通道,所述储液筒包括储液筒1和储液筒2,所述工作缸筒包括端盖、磁流变液通道、冷却液通道和补偿腔室,所述液压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阻尼通道、励磁线圈、浮动活塞和内连接管,工作缸筒外有磁流变液通道,当活塞杆向上运动时,工作缸筒内液压活塞组件上方的磁流变液通过阻尼通道,受到励磁线圈的磁场作用通过浮动活塞,经内连接管流动到磁流变液通道并到达储液筒1,磁流变液储存在储液筒1中,最后通过储液筒1上方的磁流变液通道流动到工作缸筒,活塞杆受到相反力磁流变液的流动顺序也随之相反。

    一种小型玉米剥皮机构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60408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415005.5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徐杰 李美 李佳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玉米剥皮机构,包括:机架、侧板、剥皮辊组和传动机构,所述侧板包括橡胶套板和金属钩组,橡胶套板和金属钩组安装在侧板上,所述剥皮辊组包括第一剥皮辊、第二剥皮辊、铸铁剥皮辊轴和橡胶剥皮辊套,第一剥皮辊在整根辊轴上装有橡胶剥皮辊套,第二剥皮辊在整根铸铁剥皮辊轴上装有固定间隔的橡胶剥皮辊套,在机器工作时,两组第一剥皮辊和第二剥皮辊对玉米苞叶进行剥除,橡胶套板辅助两组第一剥皮辊对移动到辊轴边缘的玉米苞叶进行剥除,金属钩组沿着第一剥皮辊下方布置,金属钩组清除缠绕在第一剥皮辊上的玉米苞叶,第二剥皮辊铸铁剥皮辊也可以剔除缠绕的苞叶,决解了苞叶缠绕在剥皮辊组上的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碰撞防护与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9798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501079.0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王泽龙 李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碰撞防护与检测装置,包括:电池模组、泡沫铝、内层底板、电涡流传感器、ACF极限缓冲材料、电池包下壳体、RFID传感器,内层底板与电池包下壳体焊接在一起,内部添加ACF极限缓冲材料构成双层底板防护结构,电涡流传感器利用磁场对底部防护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实时监测底部结构的受损情况,RFID传感器接收电涡流传感器信号,并识别信号判断底部结构受损情况。

    一种可发电的非线性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7508624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096205.0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发电的非线性吸振器,属于振动工程领域,具体包括吸振结构、弧形安装座、摩擦纳米发电机、内部电路。所述吸振结构包括悬臂梁和配重块,悬臂梁一端固定在弧形安装座的矩形槽内,悬臂梁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所述弧形安装座的内表面为椭圆弧面,弧形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底板上;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为附着在弧形安装座内表面的PTFE电极,第二电极为悬臂梁上的铝电极,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内部电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解决吸振器质量和刚度不可调、吸振频率范围小等问题,并将吸振器吸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与传统冲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相比减少了衍生振动和噪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