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508625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096216.9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属于振动能量收集领域,具体包括吸振结构、摩擦纳米发电装置、电磁发电装置、固定装置、内部电路。摩擦纳米发电装置的铝电极和PTFE电极分布于直径渐变的螺旋形曲板的上下表面,螺旋形曲板上部与磁铁配重块连接,下部与装置底座连接;限位杆固定在装置底座上,线圈固定在外壳盖板上,外壳盖板固定在装置外壳上,装置外壳固定在装置底座上,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和电磁发电装置的输出通过导线连接内部电路。本实用新型将动力吸振器和摩擦纳米发电原理以及电磁发电原理结合,解决传统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发电效率低、工作频率范围小且不可调节、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自供能的振动异常报警裝置。
-
公开(公告)号:CN220421676U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21376133.X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合型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属于振动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振动能量采集机构、摩擦纳米-电磁发电装置、能量处理模块、工作频段监测机构。摩擦纳米—电磁发电装置内部组件均为对称结构,有上下滑动铝棒组形成的滑动腔,带有PTFE层和配重磁铁块的滑动体在吸收振动能量的过程中,在滑动腔来回滑动,滑动过程中铝棒和PTFE层左右摩擦,PTFE板和能量处理模块上的铝电极往复摩擦,左右变刚度弹簧因此拉伸或收缩,引起能量处理模块上铜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因此可以将吸收到的振动能量以机械能的形式转化为电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具有体积轻巧和不易损坏等特点,可以更稳定地将吸收的振动能量回收利用,避免更多的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17508624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096205.0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发电的非线性吸振器,属于振动工程领域,具体包括吸振结构、弧形安装座、摩擦纳米发电机、内部电路。所述吸振结构包括悬臂梁和配重块,悬臂梁一端固定在弧形安装座的矩形槽内,悬臂梁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所述弧形安装座的内表面为椭圆弧面,弧形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底板上;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为附着在弧形安装座内表面的PTFE电极,第二电极为悬臂梁上的铝电极,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内部电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解决吸振器质量和刚度不可调、吸振频率范围小等问题,并将吸振器吸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与传统冲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相比减少了衍生振动和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218888420U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21605812.5
申请日:2022-06-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磁性双稳态机构和胶囊结构的吸振能量收集装置,包括:电介质膜(聚四氟乙烯PTFE)、电惰性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铜膜、外壳体、铜棒、弹簧钢片、弹簧、永磁体、电刷。胶囊的外壳内表面覆盖铜膜和电介质膜(PTFE);四块永磁体,两个固定在套筒的内表面金属膜上,两个固定在外壳的内表面凹槽内,四个永磁体在整体结构上组成两对相互排斥的磁性双稳态机构,两根弹簧、一根铜棒,铜棒穿过两根弹簧,两根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盖板内表面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套筒外表面的电介质膜(PTFE)上,即套筒和外壳通过两根弹簧弹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胶囊结构TEH吸振的同时可以收集振动能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环保和可持续的吸振发电工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