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和使用该冷却系统的装置安放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8860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80035222.6

    申请日:2012-07-05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10),包括:上部集管(20),该上部集管(20)通过用于气体制冷剂(12a)的管连接到冷凝器(11),气体制冷剂通过该管流动;下部集管(22),该下部集管(22)通过用于液体制冷剂(12b)的管连接到冷凝器(11),液体制冷剂通过该管流动;中间集管(21),该中间集管(21)通过用于液体制冷剂(12b)的管连接到冷凝器(11),液体制冷剂通过该管流动;上部蒸发器(10a),该上部蒸发器(10a)具有第一流路(31a)和第二流路(31b),第一流路(31a)用于以与外部空气成热量交换关系的方式将中间集管(21)的制冷剂引导到上部集管(20),第二流路(31b)用于以与外部空气成热量交换关系的方式将下部集管(22)的制冷剂引导到上部集管(20);和下部蒸发器(10b),该下部蒸发器(10b)具有第三流路(31c),用于以与外部空气成热量交换关系的方式使制冷剂在下部集管(22)中通过,所述第三流路(31c)穿过中间集管(21)并且与第二流路(31b)连通。

    冷却系统和使用该冷却系统的装置安放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8860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80035222.6

    申请日:2012-07-05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10),包括:上部集管(20),该上部集管(20)通过用于气体制冷剂(12a)的管连接到冷凝器(11),气体制冷剂通过该管流动;下部集管(22),该下部集管(22)通过用于液体制冷剂(12b)的管连接到冷凝器(11),液体制冷剂通过该管流动;中间集管(21),该中间集管(21)通过用于液体制冷剂(12b)的管连接到冷凝器(11),液体制冷剂通过该管流动;上部蒸发器(10a),该上部蒸发器(10a)具有第一流路(31a)和第二流路(31b),第一流路(31a)用于以与外部空气成热量交换关系的方式将中间集管(21)的制冷剂引导到上部集管(20),第二流路(31b)用于以与外部空气成热量交换关系的方式将下部集管(22)的制冷剂引导到上部集管(20);和下部蒸发器(10b),该下部蒸发器(10b)具有第三流路(31c),用于以与外部空气成热量交换关系的方式使制冷剂在下部集管(22)中通过,所述第三流路(31c)穿过中间集管(21)并且与第二流路(31b)连通。

    用于冷却电子装置的系统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8158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180041351.1

    申请日:2011-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 F28D15/0266 H05K7/20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装置的系统,所述系统冷却通过电子装置的废热加热的空气,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气体流动通道和液体流动通道。蒸发器沿着空气通过电子装置吹出的方向设置,并且蒸发器吸收从电子装置吹出的空气的热量并使冷却剂从液体相变到气体。冷凝器释放气体冷却剂的热量并使冷却剂从气体相变到液体。已经通过蒸发器变成气相的冷却剂通过气体通道被供给到冷凝器。已经通过冷凝器变成液相的冷却剂通过液体流动通道被供给到蒸发器。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