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喹啉酸合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1254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604079.9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喹啉酸合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喹啉酸合酶突变体,以谷氨酸棒杆菌野生型喹啉酸合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序列,所述喹啉酸合酶突变体含有第312位天冬氨酸被天冬酰胺取代的突变。该喹啉酸合酶突变体具有显著增强的喹啉酸合酶的催化活性,能够增强微生物细胞NADH、NADPH的合成能力,提高其还原力水平,进而能够显著促进喹啉酸和依赖还原力合成的代谢物的积累。本发明提供的表达该喹啉酸合酶突变体的重组微生物的还原力水平显著提高,有利于喹啉酸以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依赖还原力的代谢物的产量和转化率的提升。

    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227283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10385500.5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谷氨酸棒杆菌其细胞内编码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的gnd基因的第361位丝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本发明所述谷氨酸棒杆菌对戊糖磷酸途径中的gnd基因进行点突变,使得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的第361位的丝氨酸被苯丙氨酸替代,而减弱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的变构调节,从而增强NADPH再生能力,为脯氨酸合成提供充足的NADPH,进而提高脯氨酸的产量。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谷氨酸棒杆菌为L‑脯氨酸高产菌株,能有效积累L‑脯氨酸,提高L‑脯氨酸的产量,为L‑脯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重组菌株及其应用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953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610119402.2

    申请日:2016-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重组菌株及其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ATCC 13869在未经改造前基本不产谷氨酸,本发明提供的菌株MHZ‑0112‑1谷氨酸的产量为4.7g/L;MHZ‑0112‑2谷氨酸的产量为18.5g/L;菌株MHZ‑0112‑4和MHZ‑0112‑5谷氨酸的产量分别为23.4g/L和26.4g/L。在单独利用强启动子Psod表达gdh基因,谷氨酸产量提高约1.8倍,单独利用Ptuf启动子表达gltA基因将CS酶活增加了4倍,谷氨酸产量提高至30.8g/L;将两个基因同时进行过表达后,谷氨酸产量继续提高至35.5g/L,转化率达到约59%。

    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227283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85500.5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谷氨酸棒杆菌其细胞内编码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的gnd基因的第361位丝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本发明所述谷氨酸棒杆菌对戊糖磷酸途径中的gnd基因进行点突变,使得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的第361位的丝氨酸被苯丙氨酸替代,而减弱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的变构调节,从而增强NADPH再生能力,为脯氨酸合成提供充足的NADPH,进而提高脯氨酸的产量。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谷氨酸棒杆菌为L‑脯氨酸高产菌株,能有效积累L‑脯氨酸,提高L‑脯氨酸的产量,为L‑脯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