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厅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0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03473.8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灾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厅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包括启动预设排烟送风模式对发生火灾的站厅公共区进行排烟:S1,开启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S2,同时关闭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站厅公共区送风系统及站台的站台公共区送风系统;或者,开启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与站台的站台公共区送风系统当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开启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送风系统,关闭未发生火灾站厅的站厅公共区排烟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地铁换乘站站厅通风排烟模式的多样化,综合利用换乘的不同站台和站厅的排烟系统或送风系统,实现排烟效果的最大化,大幅度提高了对火灾烟气的排出效率。

    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系统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7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17221.5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控系统,属于安全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固定安全监控设备存在安全死角以及灵活性不足的问题。系统包括:红外‑可见光双光谱相机、高性能AI开发板、显示屏和报警装置;所述红外‑可见光双光谱相机、显示屏和报警装置均与高性能AI开发板相连;红外‑可见光双光谱相机,用于拍摄现场的监控图像;高性能AI开发板,用于接收红外‑可见光双光谱相机拍摄的现场监控图像,并对所述监控图像进行安全穿戴检测,得到安全穿戴检测结果;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监控图像以及所述安全穿戴检测结果;报警装置,用于当所述安全穿戴检测结果异常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现场人员。

    倒置型地下车站的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54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35299.9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倒置型地下车站的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包括公共区送风排烟子系统和排热兼送风排烟子系统;公共区送风排烟子系统包括第一站台公共区送风排烟管、第一站厅公共区送风排烟管和第一送风排烟装置;第一站台公共区送风排烟管和第一站厅公共区送风排烟管分别与第一送风排烟装置连通;排热兼送风排烟子系统包括轨顶排烟风管、第二站台公共区送风排烟管、第二站厅公共区送风排烟管和第二送风排烟装置;轨顶排烟风管、第二站台公共区送风排烟管、第二站厅公共区送风排烟管分别与第二送风排烟装置连通。本发明实现了对车站通风排烟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便于在发生火灾时进行通风排烟,实现通风排烟模式的多样化,确保较高的通风排烟效率。

    耦合环境因素影响的多相体系燃爆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09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324315.6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耦合环境因素影响的多相体系燃爆测试装置,包括集成点火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静电场加载装置、壁面加热装置、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梯度光学成像装置,用以完成静电与高温高湿复杂环境下气粉两相混合物的预混静置、环境参数控制、点火起爆、流场演化、清洁除尘的全过程;本装置可以实现初始温度范围常温至85℃,加载电压范围0~30kV,湿度范围10~100%的多环境因素耦合下的爆炸极限范围内任意当量比的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可燃液雾两相体系的爆特性参数测试,为防控工业燃爆事故及完善多相爆炸理论提供科学依据,能够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进一步利用。

    耦合环境因素影响的多相体系燃爆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09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24315.6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耦合环境因素影响的多相体系燃爆测试装置,包括集成点火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静电场加载装置、壁面加热装置、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梯度光学成像装置,用以完成静电与高温高湿复杂环境下气粉两相混合物的预混静置、环境参数控制、点火起爆、流场演化、清洁除尘的全过程;本装置可以实现初始温度范围常温至85℃,加载电压范围0~30kV,湿度范围10~100%的多环境因素耦合下的爆炸极限范围内任意当量比的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可燃液雾两相体系的爆特性参数测试,为防控工业燃爆事故及完善多相爆炸理论提供科学依据,能够促进生物质能源的进一步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