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冷涡轮低热应力气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51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31056.8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冷涡轮低热应力气热设计方法,在气冷涡轮定常气动和传热设计循环的基础上还包括:进行气冷涡轮一维瞬态热分析计算;进行稳态工况气冷涡轮共轭温度场及热应力快速三维计算,进行气冷涡轮三维瞬态共轭温度场及瞬态热应力计算,进行气冷涡轮热疲劳性能计算,进行共轭传热热应力试验,随后进行真实工况、真实结构温度场换算,并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气冷涡轮试验热应力分布;通过合理分配冷气用量、改进或优化冷却结构等手段,循环以上设计计算步骤,直至气冷涡轮全工况热应力分布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气冷涡轮全工况低热应力气热设计方法能有效弱化热应力的副作用,延长气冷涡轮寿命,提高气冷涡轮的工作可靠性。

    一种1.5级涡轮旋转盘腔流动传热基础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83329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57329.X

    申请日:2018-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5级涡轮旋转盘腔流动传热基础试验台,包括1.5级涡轮、制动及增压压气机、掺混器、冷气系统,1.5级涡轮与制动及增压压气机同轴,一次空气第一进气管路直接连通掺混器,一次空气第二进气管路连通制动及增压压气机,制动及增压压气机的出口连通压气机第一出口管路和压气机第二出口管路,压气机第一出口管路连通掺混器,压气机第二出口管路通过排气引风扇连通排气管路,掺混器的出口管路连通1.5级涡轮的进口,1.5级涡轮的出口通过排气引风扇连通排气管路。本发明不仅可以进行涡轮气体动力学方面的长周期、大流量试验研究,还可以进行富含大量气动力学、传热学、多场耦合以及多相流动等方面的机理性问题的研究。

    一种压气机综合性能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827912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57456.X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气机综合性能试验台,试验压气机、两用电机、试验涡轮同轴连接,第一系统进气道和第二系统进气道并联后连通试验压气机进气口,第一压气机出口支路连通回热器的冷端进气口,经回热器冷端支路连通回热器的冷端出口,第二压气机出口支路分别连接粗调节支路和微调节支路,粗调节支路、微调节支路以及回热器冷端出口后管路汇合后依次连通电加热器、涡轮进气口,第三压气机出口支路连通排气道,第一涡轮出口支路连通回热器的热端进口,经回热器热端支路连通回热器的热端出口,之后连通排气道,第二涡轮出口支路连通排气道。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压气机静态试验,还具备了动态试验和非定常流场测试功能。

    一种具有台阶型球面端壁的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

    公开(公告)号:CN104153820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349925.7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台阶型球面端壁的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包括机匣、动叶轮毂、静叶轮毂、动叶片,动叶轮毂位于机匣里,动叶片与动叶片之间沿轮毂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并固定在动叶轮毂上,静叶轮毂设置在动叶轮毂旁,在每个动叶片前方均设置可调静叶片,可调静叶片安装在静叶轮毂上,可调静叶片的上端面设置上旋转轴,可调静叶片的下端面设置下旋转轴,可调静叶片的外侧通过其上旋转轴与机匣相连,静叶轮毂上设置静叶片槽,下旋转轴均设置在静叶片槽里,上旋转轴上安装调整杆,调整杆伸出至机匣外。本发明既能重组间隙端区复杂流动,减少端区间隙泄漏损失,又能保持静叶转动时端区间隙高度不变,从而改善变工况特性。

    一种具有正交型可调静叶片的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

    公开(公告)号:CN10410030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49952.4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正交型可调静叶的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包括大子午扩张端壁机匣、轮毂,在机匣和轮毂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可调静叶片和动叶片,可调静叶片在前,动叶片在后,可调静叶片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上、下旋转轴,其轴心在同一旋转轴线上,且轴径不同,上旋转轴嵌入到机匣内,下旋转轴嵌入到轮毂内,动叶片安装在轮毂上,可调静叶片为叶片自身与端壁成正交布置的正交型叶片,且轮毂包含与可调静叶片相配合的凹凸结合段。本发明既能重组间隙端区流动,进而减少间隙端区损失,又能使得端区间隙高度随工况改变而缓慢变化,进而改善变工况特性。

    一种具有S形叶冠动叶片的涡轮

    公开(公告)号:CN1034229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85139.8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S形叶冠动叶片的涡轮,包括机匣、轮毂,轮毂上沿圆周均匀安装有动叶片,轮毂和动叶片均安装在机匣里,各个动叶片的端部所组成的圆周上安装叶冠,每两个动叶片之间的叶冠部分组成一个叶冠单元,每个叶冠单元的前缘边和尾缘边均为向内凹陷的非轴对称S形轮廓,所述的S形轮廓的前缘相对于完全叶冠的削减量为5%~15%。本发明是叶片中间部分的完全叶冠结构和叶片前缘、尾缘部分的不带冠叶顶采用“小翼”结构的结合,既可以在减少叶冠质量并保持带冠叶片良好振动特性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转子的完全可靠性,又可以有效地组织和控制叶冠端区流场,达到甚至超过完全叶冠结构的端区性能,从而提高燃气涡轮效率。

    一种基于齿轮齿条的高压变几何涡轮导叶调节机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2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27993.1

    申请日:2025-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齿轮齿条的高压变几何涡轮导叶调节机构及方法,其调节机构组成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与外机匣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用于传递动力和保证所述套筒的轴向运动,所述套筒与电动缸的输出端连接,实现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套筒上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导叶轴固定连接,所述导叶轴安装在所述内机匣与外机匣之间,所述导叶轴上安装有导叶,通过所述套筒的移动带动所述齿条、所述齿轮使所述导叶轴转动。本发明实现高精度调节,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且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有效解决了传统调节机构复杂、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等问题。

    带有双层叶片自适应分离流动控制结构的可直接倒车涡轮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2511.6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舰船动力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双层叶片自适应分离流动控制结构的可直接倒车涡轮,包括正车级涡轮、倒车级涡轮、多个正车级涡轮叶片、多个倒车级涡轮叶片,每个倒车级涡轮叶片上设置有抑制结构,抑制结构包括:多个弯管、多个弯管进气孔、多个弯管出气孔、纹道;多个酒窝,沿着径向设置在倒车级涡轮叶片的吸力面,且位置靠近纹道;多个酒窝沿着径向设置。本发明能够引导倒车级涡轮叶片顶端面的高压气流,使得高压气流从每个弯管进气孔进入并从对应弯管出气孔流出,带走倒车级涡轮叶片吸力面的部分分离流,并配合纹道与多个酒窝促进涡流的破碎和转捩的进程,抑制倒车级涡轮叶片吸力面分离流动。

    一种考虑全工况经济性与稳定性的燃气轮机变几何涡轮最优转角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8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14609.7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全工况经济性与稳定性的燃气轮机变几何涡轮最优转角选择方法,通过获得燃气轮机基本运行参数与通用特性曲线确定燃气轮机多个工作状态,得到多个燃气轮机耗油率与功率的关系曲线。基于不同叶排位置的可转导叶与可转导叶的不同转角,获得可转导叶各个转角下耗油率与功率的关系曲线,绘制出不同转角下的耗油率与功率ParetoOptimality最优解曲线。本发明可以方便、准确评估燃气轮机在导叶不同转角下的耗油率和功率的变化规律,进而通过改变几何涡轮不同位置的可转导叶与不同角度的转角,提供了不同工况下的转角选择方法,为燃气轮机变工况时的可转导叶转角控制策略提供了支持,使燃气轮机在各个工作状态达到最优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