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9617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6646.0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3G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片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线性驱动单元。包括单驱动片、连接块、独立驱动电极;所述单驱动片包括上表层电极、聚合物基膜和下表层电极,上下表层电极位于聚合物基膜的两侧,所述上下表层电极上开有将电极分割成“+”、“-”交错分布的沟槽,上表层电极上的沟槽与下表层电极上的沟槽呈十字交叉,上表层电极与上表层电极的相同极通过连接电极连接;两个单驱动片的两端通过连接块连接,且在端部连接独立驱动电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线性运动形式的驱动器,增强了IPMC的力输出值;为组合叠加的优异性能的驱动器提供了单元基础;工艺操作简单,能够方便的制备,可重复性高;不需要额外的设备与仪器投资,节约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61387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6647.5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测试IPMC线性驱动单元位移输出的装置与测试方法。水平方形底板的两端各固定一个支撑座,两个光滑的滑轨贯穿两个支撑座的两端,倒T型片的水平段置于两个滑轨底侧,倒T型片的垂直段位于两个滑轨之间,待测IPMC线性驱动单元片的一端与一个支撑座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倒T型片连接,与IPMC线性驱动单元片连接支撑座上安装L型的支架,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在L型的支架,另一个支撑座上安装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针对于IPMC线性驱动单元的位移进行测试,能够实现IPMC线性驱动单元的规则直线运动,满足实验测量要求;本发明的测试原理简单、直观,能够测量出IPMC线性驱动单元的位移值,测量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465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06500.8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27/06 , B32B27/12 , B32B15/20 , B32B15/088 , B32B15/14 , B32B7/10 , B32B3/12 , B32B33/00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8/00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石墨烯镀层和短芳纶纤维的芳纶纤维夹芯板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夹芯板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分散均匀的絮状短切纤维;S2:制备表面形成石墨烯镀层的芳纶纤维布;S3:制备石墨烯镀层表面具有均匀絮状短切纤维的芳纶纤维布上;S4:制备中间层芳纶纤维布;S5:制备外层芳纶纤维布;S6:打磨铝蜂窝夹芯层上下表面S7:将一层外层芳纶纤维布、十四层中间层芳纶纤维布和一层外层芳纶纤维布从上到下按照[0/45/‑45/90]顺序铺在打磨过的铝蜂窝夹芯层上,进行热压固化,制得含石墨烯镀层和短芳纶纤维的芳纶纤维夹芯板;本发明极大地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韧性,可以有效抵御其内聚性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2272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38382.X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B32B17/02 , B32B9/04 , B32B27/34 , B32B27/36 , B32B27/32 , B32B3/12 , B32B3/08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7/10 , B32B37/15 , B32B38/00 , B32B38/08 , B64C1/40 , B64G1/58 , C04B41/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夹层组合结构热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褶皱芯子制备;步骤二、褶皱芯子与上面板粘接;步骤三、蜂窝结构制备;骤四、蜂窝结构与褶皱结构粘接;步骤五、双层夹芯结构的陶瓷基上面板制备。本发明结合了蜂窝结构和褶皱结构这两种夹层方式,充分利用其隔热性能,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也铺设耐高温性能较好的材料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轻质、耐高温,并且褶皱结构的流体通道能进一步消耗热量之后,由蜂窝结构作进一步隔热,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9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14236.6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芳纶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芳纶纤维的表面处理;步骤2在芳纶纤维上进行激光诱导;步骤3环氧树脂体系制备;步骤4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成型。本发明可直接在芳纶纤维表面直接生成石墨烯层,大大降低了实验生产难度。相较于传统的石墨烯生产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法、溶剂剥离法、氧化还原法等,不需要复杂的工艺流程、较为严格的实验条件,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小污染,同时具有可控性强,机械性能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0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0910030.4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9C65/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海藻酸钙水凝胶人工肌肉的实验用干燥模具,包括模具盒体和连通网格型支架;所述模具盒体内壁上有导引线凹槽,所述导引线凹槽与连通网格型支架相配合,所述连通网格型支架为“宫格型”结构,且连通网格型支架的转角连接处设置有溶液连接孔道,所述连通网格型支架上的支架壁上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模具盒体上设置有刻度标尺;本发明针对装配CAH人工肌肉的实验用干燥模具,采用连通网格型支架与模具盒体相互组合的方式,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加工成本低廉;本发明用于科研实验的装配CAH人工肌肉的干燥模具,其操作简单、精度可靠,能够满足科研实验所需求的大批量装配,提高了科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1109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31298.5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海藻酸钙电致动膜的喷雾交联装置及喷雾交联方法,喷雾交联法是将海藻酸钠与氯化钙溶液按照最佳交联浓度配比,并滴加增塑剂甘油,在喷雾交联装置中边雾化交联边恒温搅拌。主要方法步骤包括:喷雾交联反应,超声震荡脱泡和真空恒温干燥。喷雾交联装置的主要结构特征:正方形支架底座,其尺寸与磁力搅拌器平台相同,起稳定支撑作用;环栅格支架,用于固定交联反应容器(500ml烧杯),且可以通过栅格间空处,监控全部喷雾交联过程;喷雾孔盖开有两个相同尺寸通孔,以实现气泵喷枪伸入到交联容器内与稳定性。本发明的喷雾交联法与装置配套使用,既可以大幅提升实验效率,又能够有效改善海藻酸钙电致动膜的拉伸强度和致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4521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09925.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9/10 , B29B13/06 , B29C39/123 , B29C3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CAH人工肌肉的浇铸工艺方法,采用直接浇铸法,直接将电致动膜溶液和电极膜溶液,相互浇铸到彼此表层上的新装配工艺方法;具体是:制备CAH人工肌肉的电极膜溶液,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设置相应参数;制备电致动膜溶液,将其缓慢浇铸于粘稠的电极膜上,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设置相应参数;再次制备电极膜溶液,将其均匀浇铸于粘稠的电致动膜表面上,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设置相应参数;待真空干燥箱中模具内的三层浇铸膜溶液完全干燥成膜后,取出并进行裁剪。本发明的直接浇铸工艺方法,操作简单、性能优良,提升了CAH人工肌肉整体的响应性能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16312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40948.1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5J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多自由度仿生关节,包括运动部件、支撑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端是凹形关节面、侧端设置凸节,所述运动部件的下端是球形体,且所述球形体配合安装在所述凹形关节面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连接球形体与凹形关节面的六根柔性丝、连接凸节与运动部件的两组旋转肌肉单元和对称设置在支撑部件上部边缘与运动部件之间的四组拉伸肌肉单元,所述两组旋转肌肉单元对称设置在凸节的两侧,六根柔性丝中的一根设置在凸节的中间位置、另外五根沿周向均匀设置在凸节对面的一侧的对应位置。本发明无驱动噪声产生,仿生关节是由人工肌肉直接驱动而完成运动,缩短了能量传动链,驱动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50472.3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岸工程、岸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消中长周期波浪的新型岸基式振荡水柱防波堤。本发明将可靠性高的OWC波浪能装置和岸基式防波堤结合,依据当地海域波浪条件基于Helmholtz水波共振原理设计OWC波能俘获装置,将装置的自振频率控制在海域中长波浪周期,使中长周期波浪在OWC气室内聚集共振,有效消除中长周期波对于后方陆域的作用。同时,该装置将OWC波能俘获装置和岸基式防波堤结合,二者之间的空间共享,有效降低建造成本和提高装置消浪能力,形成强消波能力、可靠性高、成本低、施工难度低的适合长周期波浪海域情况的新型岸基式防波堤布置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