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船舶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差压铸造成型非线性加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837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36454.0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大型船舶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差压铸造成型非线性加压方法,它涉及一种加压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差压铸造加压曲线由于控制精度低,难以保证结构壁厚不均的螺旋桨桨毂类铸件的平稳充型的问题。步骤一、升液过程:将升液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升液阶段为升液管填充过程,第二升液阶段为横浇道填充过程,第三升液阶段为内浇道填充过程;步骤二、充型过程:将充型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步骤三、增压过程:将步压力由500KPa增压至600KPa;步骤四、结晶保压:对步骤三中增压后的压力进行保压,保压时间为步骤五、泄压。本发明用于大型船舶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差压铸造成型。

    一种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铸造的智能冷铁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3720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05726.9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一种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铸造的智能冷铁控制装置,涉及一种反重力铸造的冷铁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反重力铸造不能精确地控制铸件的凝固过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计算机、气路电磁阀、压缩空气储气罐、冷铁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的计算机分别与气路电磁阀连接和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冷铁的下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压缩空气储气罐与冷铁连通,在冷铁进气管上设置气路电磁阀,在冷铁的排气孔设置冷铁出气管。本发明的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铸造的智能冷铁控制装置用以实现实时控制铸件的凝固过程,保证铸件按照设定的凝固顺序进行,从而消除缩孔和缩松的形成。

    一种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反重力铸造的凝固顺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5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505727.3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一种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反重力铸造的凝固顺序控制方法,涉及一种反重力铸造的凝固顺序控制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反重力铸造的设备空间限制了冷铁的尺寸不宜过大,且不能精确地控制铸件的凝固过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把计算出的每个冷铁在凝固进程中要达到的温度输入到计算机中;二、反重力铸造时,计算机控制气路电磁阀改变冷铁内腔的进气流量改变冷却效果。本发明利用这样定量的控制进入冷铁内腔的气体量,对冷铁的温度实时控制并监测,调节铸件局部的凝固速度,有效的保证铸件自上而下的顺序凝固过程,实现大型铜合金螺旋桨浆毂反重力铸造凝固顺序的智能控制。

    一种镁合金差压铸造机及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673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405297.X

    申请日:2017-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4 B22D18/08 B22D21/007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差压铸造机及铸造方法,它涉及一种铸造机及铸造方法,以解决现有镁合金铸造方式得到的铸件存在缩松缩孔、二次氧化夹渣等缺陷,降低铸件力学性能,以及大气压铸造无法避免和控制镁燃烧的问题,它包括上罐、下罐、铸模、镁合金保温炉、中隔板、升液管、上罐运动控制架和下罐运动控制架;上罐安装在能驱动上罐横向和竖向移动的上罐运动控制架上,下罐安装在能驱动下罐竖向和横向移动的下罐运动控制架上,铸模布置在上罐内,铸模放置在中隔板上,镁合金保温炉布置在下罐内。方法主要步骤:一、准备,二、铸模定位;三、下罐定位;四、上罐定位;五、合金液浇注。本发明用于镁合金铸造。

    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成形气冷喉截止升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1146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92698.9

    申请日:2017-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0

    Abstract: 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成形气冷喉截止升液方法,它涉及一种反重力成形气冷喉截止升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成形气冷喉截止升液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从液态冷却到固态需要很长时间,当铸型充填和完成升液及保压曲线后,必须把升液管上方的直浇道堵塞截止升液问的题。本发明包括上罐、铸型、螺旋桨铸件、气冷喉、中隔板、升液管、铜水包和下罐,上罐、中隔板、下罐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铸型设置在上罐内,铜水包设置在下罐内,升液管的下部插装在铜水包内,升液管的上端插入铸型的下表面内,气冷喉套装在升液管的上端。本发明属于船舶制造领域。

    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铸造自动截止升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80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92654.6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铸造自动截止升液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动截止升液方法。本发明解决金属液上升的惯性很容易发生金属液溢出的事故以及人工观测、机械检测和手工操作截止升液不方便的问题。升液截止塞杆与铸型之间通过塞杆固定支架上的绝缘陶瓷球绝缘;将顶部探头和升液截止塞杆顶端分别用导线与计算机连接,形成输入计算机的两个检测信号探头;浇注时,石墨塞头将探测到的金属液到达型底信号传递到计算机系统,作为升液曲线参数;当金属液上升至冒口顶部的顶部探头时,金属液的导电性把顶部探头和石墨塞头构成闭环导通电路,计算机同步发出指令给气动缸快速压下升液截止塞杆。本发明用于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反重力铸造自动截止升液。

    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差压铸造升液截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2195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792671.X

    申请日:2017-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4

    Abstract: 大型船舶用铜合金螺旋桨差压铸造升液截止机构。在大型船用铜合金螺旋桨铸件,从液态冷却到固态需要很长时间,当铸型充填和完成升液及保压曲线后,无法能够将升液管上方的直浇道堵塞,无法实现有效截止升液的目的,导致剩余在铜水包里的铜液的浪费。本发明中铸模与砂芯块之间形成有铸件用型腔,升液截止塞杆与直浇道滑动配合,升液管上口端与铸件用型腔相连通,升液管下口端穿过中隔板与铜水包相连通。本发明中的截止升液方法为通过调节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使动作气缸带动升液截止塞杆克服固定架的弹簧和卡簧弹子的卡紧力,迫使塞杆本体下落推动截止塞头封堵住升液管的上口端,从而截止了升液。

    铌或铌合金长丝增强钛铝合金铸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57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10160905.1

    申请日:2011-06-15

    Inventor: 彭德林 柳松青

    Abstract: 铌或铌合金长丝增强钛铝合金铸件的制备方法,它涉及长丝增强钛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熔铸法外加增强体丝无法有效加入和固体层压法不能够直接制备成型件及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方法一:用工艺活块模将长丝固定在射蜡模具中,然后注蜡,再将得到的蜡模与浇口蜡棒组成离心浇注模组;经涂挂涂料、沾砂、脱蜡及焙烧后得到型壳,再离心浇注得到复合材料铸件;方法二:把蜡模、浇口蜡棒和工艺蜡块组成离心浇注模组,涂挂涂料、沾砂、脱蜡及焙烧后得带有预留孔的型壳,将长丝用固定卡头卡住端部制备预制块,将该预制块放入型腔,离心浇注后得铸件。适用于制备增强钛铝基合金铸件。

    熔炼铝合金用铁坩埚复合涂料

    公开(公告)号:CN10183072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93417.6

    申请日:2010-06-08

    Inventor: 彭德林

    Abstract: 熔炼铝合金用铁坩埚复合涂料,它涉及一种复合涂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一物质及调配剂组成的涂料与铁坩埚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致使涂料层发生裂纹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涂料由导热骨料、润滑助流骨料、耐火骨料、热膨胀缓冲剂、粘结剂和溶剂组成。本发明的熔炼铝合金用铁坩埚复合涂料涂刷时不需要加热坩埚,在室温下操作、使用方便。另外本复合涂料无毒、无味,对人无害,不污染环境,能够自调节热膨胀应力,加热过程中复合涂料随着坩埚的热膨胀而变化,避免了涂料层发生裂纹现象,有效地防止了铝液侵蚀坩埚,提高了铁坩埚的使用寿命。?

    制备高尔夫球杆头铸件陶瓷型芯的挤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1301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410043667.6

    申请日:2004-06-30

    Abstract: 制备高尔夫球杆头铸件陶瓷型芯的挤压方法,它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铸件陶瓷型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a.把骨料、矿化剂、增塑剂、粘结剂、润湿剂、溶剂按比例称量;b.把骨料、矿化剂和粉状粘结剂放入干混机内;c.把干混均匀的物料放入湿混机内,搅拌混合过程中依次加入增塑剂、润湿剂和溶剂;d.把湿混均匀的物料放入练泥机内练泥;e.把经过练泥的物料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在适当温度条件下放置若干小时,得到可塑性坯料;f.在挤压成型机上挤坯,然后切割成段;g.干燥;h.在高温烧结炉内烧结;i.对烧结后的毛坯进行精加工。本发明能够大批量连续生产,消除裂纹、气孔、变形、凹陷等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