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容量的低电压硬碳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781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30077.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容量的低电压硬碳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如下步骤:S1,使用加热装置,在惰性气氛下将多孔碳源以200℃s‑1~1000℃s‑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瞬间升温到目标温度1500℃‑1900℃;然后,在目标温度下持续加热5s‑60s;S2,将所述步骤S1中加热后的多孔碳源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硬碳;在工业效益方面具有合成速度快、耗能低以及低成本的优势,可以从廉价的多孔碳出发合成硬碳,在硬碳结构控制方面,一方面可以将传统管式炉方法所不能闭合的开孔转化为闭孔,提升硬碳内部孔隙结构的丰富度,另一方面利用超快合成技术可以实现对硬碳微观结构的精确调控,对硬碳内闭孔的大小进行精确控制,实现高孔隙利用率的硬碳材料合成。

    一种快速定量评价溶胶可纺丝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4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79127.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李思维 梁莹 张力

    Abstract: 一种快速定量评价溶胶可纺丝性的方法,涉及溶胶领域。1.将溶胶加入助剂,通过浓缩、陈化等工序制备为纺丝液;2.将毛细针管安装固定在可调整速度的升降机上;3.升降机匀速下降,带动毛细针插入到纺丝液中液面下方一定距离D;4.升降机匀速上升,带动毛细针从纺丝液中拉出纤维;5.记录毛细针拉出的纤维断掉时的长度L;6.重复步骤3~5,多次测量拉断纤维的长度L,统计结果。可用于陶瓷前驱体溶胶、高分子溶胶、杂化溶胶,以及各种用于纤维成型溶胶的快速定量评价。方法简便,测量速度快,不需要通过甩丝、纺丝等过程,提高溶胶纺丝液的性能评估效率。采用可控拉伸速度的方式精确测量纤维断裂的长度,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一种基于焦耳加热制备石墨膜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54251.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焦耳加热法制备石墨膜的装置及方法,反应腔室内设正负电极,夹住薄膜样品的载体,载体两端锁定于正负电极上,正负极与脉冲电源连接,腔室设置真空泵、进气阀和出气阀。通过改进,直接对导电样品施加电压,完成对样品高温热处理;或者将样品夹持或固定于导电载体表面对导电载体施加电,对样品间接加热。本发明制备方法将聚酰亚胺薄膜置于载体间,对载体瞬时预碳化和石墨化,反应时间尺度为秒级别,得到几乎没有缺陷的石墨膜,能耗远低于传统石墨炉;同时,引入掺氮过程,形成石墨氮,加强碳与氮的相互作用力,促使薄膜形成层层堆叠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所得石墨膜石墨化程度高,且导电、导热性能优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学微纳天线探针、探针组件、纳米红外光谱仪及散射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公开(公告)号:CN115728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996148.5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微纳天线探针、探针组件、纳米红外光谱仪及散射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该光学微纳天线探针包括针体和复合层,针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被复合层覆盖;复合层包括层叠的第一针体覆盖层和第二针体覆盖层,第一针体覆盖层位于针体和第二针体覆盖层之间;第一针体覆盖层的材料包括光学介电材料;第二针体覆盖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本公开的光学微纳天线探针可作为纳米红外光谱探针,用于纳米红外光谱仪;亦可作为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探针,用于近场光学成像。本公开的光学微纳天线探针可以是增强纳米红外光谱和近场光学成像检测灵敏度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探针。

    高性能原位热交联三维水系粘结剂及应用该粘结剂制备硅基负极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83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87256.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原位热交联三维水系粘结剂及应用该粘结剂制备硅基负极片的方法,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该粘结剂包括相互混合的P(E‑alt‑MA)‑0.25Li2水系粘结剂和天然富羟基粘结剂,其中P(E‑alt‑MA)‑0.25Li2水系粘结剂和天然富羟基粘结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1,本发明在电池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粘结剂入手,使用碱化的聚乙烯马来酸和天然富羟基结合剂制作复合粘结剂,使两种粘结剂进行原位缩合反应进行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并改变极片的真空烘烤温度,在极片制造过程中维持电极结构的完整性,并使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的接触更为良好,形成极佳的导电网络,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和循环稳定性,并改善锂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

    一种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225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10071921.1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基陶瓷纤维,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氧化铝为主要组分,通过加入第二组分作为晶相抑制剂的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的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铝溶胶;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将氧化铝溶胶和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得双相溶胶,并添加纺丝助剂;将添加助剂后的双相溶胶浓缩,干法纺丝,得凝胶纤维;将凝胶纤维热解,得陶瓷纤维;将陶瓷纤维烧结,得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

    一种基于电池阻抗分析的钠离子电池析钠行为的工况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1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9937.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阻抗分析的钠离子电池析钠行为的工况监测方法。其中,包括:本方法的核心原理基于以下几点:当析钠发生时,钠金属在硬碳表面沉积,会导致硬碳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这是由于钠金属的导电性与硬碳材料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硬碳的电荷传输电阻发生明显变化。此外,钠金属的出现也会引起硬碳表面双电层电容的变化;因此,通过检测硬碳表面的电荷传输电阻和双电层电容的变化,可以精确地判断钠金属是否开始析出;本方案能够在不破坏电池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钠金属析出的原位监测,该方法不仅可以灵敏地捕捉钠离子电池在半电池放电过程中的钠金属析出情况,还能实时监控包括半电池、全电池以及软包电池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钠金属沉积。

    一种金属电池的复合负极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91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14592.7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金属电池的复合负极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利用脉冲高温焦耳热技术使金属源沉积在负极集流体上并原位合金化,构筑亲和性合金位点,降低金属负极异相成核能垒,诱导均匀沉积,从而有效提高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尤其是对铜箔表面原位构筑亲锂性合金的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的制备,将金属源制备成片状与铜箔叠压后进行脉冲高温焦耳热。本发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或加工步骤,大幅缩短制备时长,降低加热温度,还可适用于多种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中,具备工业化规模量产的潜力。

    一种高导电性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5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297209.4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性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炭黑置于载体中,在低气压环境和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焦耳热瞬态高温反应以对炭黑进行改性;所述载体选自碳布、碳毡、碳纸、石墨片中的至少一种或熔点在1400℃以上的金属。所述焦耳热瞬态高温反应的温度为1000~1700℃。该方法得到高导电性能炭黑的工艺简单,普适性强,不引入新的化学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