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81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30077.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05 , C01B32/354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容量的低电压硬碳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如下步骤:S1,使用加热装置,在惰性气氛下将多孔碳源以200℃s‑1~1000℃s‑1的升温速率从室温瞬间升温到目标温度1500℃‑1900℃;然后,在目标温度下持续加热5s‑60s;S2,将所述步骤S1中加热后的多孔碳源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硬碳;在工业效益方面具有合成速度快、耗能低以及低成本的优势,可以从廉价的多孔碳出发合成硬碳,在硬碳结构控制方面,一方面可以将传统管式炉方法所不能闭合的开孔转化为闭孔,提升硬碳内部孔隙结构的丰富度,另一方面利用超快合成技术可以实现对硬碳微观结构的精确调控,对硬碳内闭孔的大小进行精确控制,实现高孔隙利用率的硬碳材料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45598.7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高比容量软碳的制备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一种高效的高比容量软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通过焦耳热瞬间升温降温的方法对软碳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入调控,控制热解温度和时间协同酸碱前处理除杂,进而提高软碳材料的容量,且其制备得到的软碳材料内部的钠离子存储通道坍塌破坏的数量较少,能够储存更多的钠离子,进而提高其比容量。本发明制备软碳材料的方法耗时短,耗能少,能够得到石墨化精确可控的软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3660.X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05 ,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电压、高比容量硬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和制备装置。本申请主要通过对含碳前驱物施加电压脉冲来合成硬碳,这样的合成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前驱体到低工作电压、高平台区容量硬碳的直接合成,也可以用于成品硬碳的改性。该方法所制备得到的硬碳材料的颗粒大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曼测试后可以发现,处理后的材料中发生部分石墨化,且缺陷得到优化,以此材料作为负极装配的钠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呈现出低电压、高平台容量的特征,且拥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9937.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89 , G01R31/367 , G01R31/392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阻抗分析的钠离子电池析钠行为的工况监测方法。其中,包括:本方法的核心原理基于以下几点:当析钠发生时,钠金属在硬碳表面沉积,会导致硬碳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这是由于钠金属的导电性与硬碳材料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硬碳的电荷传输电阻发生明显变化。此外,钠金属的出现也会引起硬碳表面双电层电容的变化;因此,通过检测硬碳表面的电荷传输电阻和双电层电容的变化,可以精确地判断钠金属是否开始析出;本方案能够在不破坏电池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钠金属析出的原位监测,该方法不仅可以灵敏地捕捉钠离子电池在半电池放电过程中的钠金属析出情况,还能实时监控包括半电池、全电池以及软包电池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钠金属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297209.4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性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炭黑置于载体中,在低气压环境和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焦耳热瞬态高温反应以对炭黑进行改性;所述载体选自碳布、碳毡、碳纸、石墨片中的至少一种或熔点在1400℃以上的金属。所述焦耳热瞬态高温反应的温度为1000~1700℃。该方法得到高导电性能炭黑的工艺简单,普适性强,不引入新的化学污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