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225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10071921.1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基陶瓷纤维,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氧化铝为主要组分,通过加入第二组分作为晶相抑制剂的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的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铝溶胶;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将氧化铝溶胶和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得双相溶胶,并添加纺丝助剂;将添加助剂后的双相溶胶浓缩,干法纺丝,得凝胶纤维;将凝胶纤维热解,得陶瓷纤维;将陶瓷纤维烧结,得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

    一种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22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071921.1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基陶瓷纤维,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氧化铝为主要组分,通过加入第二组分作为晶相抑制剂的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的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氧化铝溶胶;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将氧化铝溶胶和二氧化硅溶胶混合,得双相溶胶,并添加纺丝助剂;将添加助剂后的双相溶胶浓缩,干法纺丝,得凝胶纤维;将凝胶纤维热解,得陶瓷纤维;将陶瓷纤维烧结,得连续氧化铝基陶瓷纤维。

    一种聚碳硅烷干法纺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6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261572.5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碳硅烷干法纺丝方法,属于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将有机溶剂和聚碳硅烷在常温下混合搅拌为低浓度的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蒸馏出部分溶剂,得到高温下适合纺丝的高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通过喷丝板挤出成纤,经过纺丝甬道中脱除溶剂,再上油集束卷绕,制得聚碳硅烷原丝。对聚碳硅烷溶液通过高温蒸馏浓缩,制备出高温下高浓度的聚碳硅烷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干法纺丝,有效降低脱除溶剂的难度,增加纺丝过程的稳定性,而且干法纺丝过程连续可控。聚碳硅烷的干法纺丝过程连续稳定。用电镜观察经过烘干后的聚碳硅烷原丝,直径均匀,表面平顺,纤维内部致密。

    一种激光增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04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4961.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增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无机材料制造。针对反应气体单次利用不充分的特点,通过对反应气体的回收、纯化,实现循环利用,从而达到降低制备成本、提升制备品质的效果。所述激光增材装置包含激光发生器、反应腔、气体压缩机、气体纯化器、反应气体补充器以及气体管路,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诱导反应气体发生反应;反应腔隔绝外部空气,并容纳反应气体在其中反应;气体压缩机吸取装置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为装置内气体循环提供动力;气体纯化器对装置内的气体进行纯化,去除杂质;反应气体补充器提供新的反应气体,并含有减压阀可控制反应气体进气压力;气体管路连接气体部件形成循环气路。能实现反应腔内反应气体压力的调节。

    一种聚碳硅烷干法纺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6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1572.5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碳硅烷干法纺丝方法,属于连续碳化硅纤维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将有机溶剂和聚碳硅烷在常温下混合搅拌为低浓度的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蒸馏出部分溶剂,得到高温下适合纺丝的高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通过喷丝板挤出成纤,经过纺丝甬道中脱除溶剂,再上油集束卷绕,制得聚碳硅烷原丝。对聚碳硅烷溶液通过高温蒸馏浓缩,制备出高温下高浓度的聚碳硅烷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干法纺丝,有效降低脱除溶剂的难度,增加纺丝过程的稳定性,而且干法纺丝过程连续可控。聚碳硅烷的干法纺丝过程连续稳定。用电镜观察经过烘干后的聚碳硅烷原丝,直径均匀,表面平顺,纤维内部致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