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6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431320.4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8
Abstract: 一种多色荧光信号打开型竞争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及检测装置,试纸条以“红、橙、黄、绿、蓝”五色量子点荧光作为五种真菌毒素检测线背景信号,银纳米粒子分别与五种真菌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结合作为量子点激发光的内滤探针,抗兔IgG与兔IgG作为独立对照线体系。检测时试纸条插入荧光读取盒,通过智能手机APP分析荧光信号,以各检测线荧光信号强度与对照线荧光信号强度比值准确定量。本发明可用于同时快速定量检测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伏马菌素B1等五种真菌毒素。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75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944797.X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玉米赤霉烯酮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在技术路线中,本发明首先依据发光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量子点,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荧光微球技术的量子点包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量子点荧光微球经BSA包被后与玉米赤霉烯酮偶联,从而得到了性能更好的竞争性抗原。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由于荧光微球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抗原与包被抗体之间过高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5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96273.7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为检测猪尿中沙丁胺醇的银纳米粒子消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属分析检测领域,公开了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将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物质分别与检测抗原以及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混合,喷涂在试纸条特定区域上做为检测线及质控线,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银纳米粒子(银消光探针)喷涂在试纸条结合垫。当样品溶液不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与检测线上检测抗原结合,吸收了荧光物质的激发光或发射光而使检测线无荧光,而质控线有荧光;当样品溶液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优先与待测物结合,此时结合在检测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减少,而结合在质控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增加,导致试纸条检测线荧光增加,而质控线荧光下降。本发明较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小分子物质的消线判读模式更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14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95940.X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33 ,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 G01N33/533 , G01N33/54313
Abstract: 本发明为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银纳米粒子消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属分析检测领域,公开了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将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物质分别与检测抗原以及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混合,喷涂在试纸条特定区域上做为检测线及质控线,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银纳米粒子(银消光探针)喷涂在试纸条结合垫。当样品溶液不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与检测线上检测抗原结合,吸收了荧光物质的激发光或发射光而使检测线无荧光,而质控线有荧光;当样品溶液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优先与待测物结合,此时结合在检测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减少,而结合在质控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增加,导致试纸条检测线荧光增加,而质控线荧光下降。本发明较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小分子物质的消线判读模式更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088509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57887.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蒜粉制备方法,(1)将去皮后的鲜大蒜打浆,加入鲜大蒜重量1‑5倍的乙醇溶液在10‑40℃下浸泡1‑3h,经压滤后,得到鲜大蒜浸提液;(2)向食盐中加入食盐重量1‑4倍的鲜大蒜浸提液,并分别加入食盐重量2‑10%的β‑环糊精和5‑15%的麦芽糊精,煮沸加热浓缩,回收乙醇,边加热边搅拌,锚式搅拌器桨叶外缘的圆周速度为0.2‑1.5m/s,直至水分收干,物料完全结晶,得到大蒜盐共结晶包埋物;(3)粉碎,过30目筛。本发明有效防止大蒜中的疏水性成分的挥发和氧化损失,防止大蒜中的亲水性成分的氧化损失,显著延长产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产品具有蒜香味释放快、呈味快、入味快的优点,口感无渣和外观洁净。
-
公开(公告)号:CN106908599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1843.0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58 , G01N33/577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 G01N21/6402 , G01N21/643 , G01N33/577 , G01N233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检测领域,公开了基于银纳米粒子与Ru(phen)32+荧光微球间消光作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快速检测葡萄酒和葡萄汁中污染的赭曲霉毒素A。以Ru(phen)32+荧光微球作为荧光背景信号,其最大激发波长为450nm,将其与OTA检测抗原混匀喷涂在试纸条检测区域;采用SPR吸收峰450nm的球形银纳米粒子与OTA单克隆抗体的复合物作为消光探针。在阳性样品检测时,样品中游离的OTA与固定在检测线上的检测抗原竞争与银探针结合,样品中OTA的含量与结合在检测线上银探针的数量成反比,而与荧光信号强度成正比。本发明方法在定性检测OTA时更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75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44797.X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玉米赤霉烯酮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在技术路线中,本发明首先依据发光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量子点,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荧光微球技术的量子点包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量子点荧光微球经BSA包被后与玉米赤霉烯酮偶联,从而得到了性能更好的竞争性抗原。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由于荧光微球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抗原与包被抗体之间过高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66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96750.3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7D309/10 , A61K31/351 , A61P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9/10 , C07B220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糖尿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为i-Pr、Cl及COCH2Cl。本发明以2-氯5-溴苯甲酸和D-葡萄糖内酯为起始原料,经过反应,最终得到了三种Dapagliflozin衍生物,本发明不同定位基团的傅克酰基化反应的反应条件,确定了它们最佳反应条件,还运用了一种新型拆分立体异构的方法,优化反应条件,大大降低反应成本,提高了产率,且所使用的原料价廉易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124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24062.X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非水酶学合成方法,包括:(1)每克干酪乳杆菌CGMCC 1.574中加4mL 50mM、pH6.8磷酸盐缓冲液、5mg/mL溶菌酶和2mM乙二胺四乙酸钠,37℃处理20min;超声功率200W、每超声处理5s停歇30s、超声处理2次,离心得透性化菌体;(2)用50mM、pH5.8磷酸盐缓冲液洗,收集菌体,将每克透性化湿菌体重悬于20mL50mM、pH5.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菌悬液体积0.5-2.0%吐温-80,混匀,4-40℃处理2-6h,离心收集菌体,冷冻干燥得包衣菌体;(3)将每克包衣菌体加入到600mL正己烷中,搅拌均匀,加入正己烷体积0.1-0.3%亚油酸,4-40℃反应1-12h;(4)离心分离包衣菌体,回收正己烷,产物为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本发明反应时间短,包衣菌体可重复使用多次,产量显著提高,无环境污染,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010913832.8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酰肼定向偶联抗体的免疫磁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免疫磁吸附剂是利用抗体Fc片段被氧化所得的醛基与磁载体表面修饰的己二酰肼特异性的亲和作用实现抗体定向偶联在磁载体表面。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抗体Fab区域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免疫磁吸附剂对目标物的亲和力与吸附能力,并能有效控制批间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所制备的免疫磁吸附剂可用于对多种食品样本进行检测前处理,根据所偶联抗体的不同可用于食品样本中危害物质如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病原微生物等的富集和纯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