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1476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3438.0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删除转基因杨树选择标记基因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转基因杨树试管苗置于培养基M上以根部萌蘖芽方式继代繁殖,剪取叶盘培养,然后浸入带有pX6-GFP质粒的农杆菌EHA105菌液浸泡10~15min,去除菌液后培养至完整植株,剪取完整植株茎段,在含有β-雌二醇的培养基中培养至植株再生。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培养基中添加的β-雌二醇,通过诱导转基因植株茎段形成愈伤至植株再生过程删除选择标记基因,利用Cre/lox系统具有的重组删除功能,建立无选择标记基因的杨树转基因体系,为培育具生物安全的转基因杨树新品种提供一个新途径,为安全、高效的林木转基因育种提供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5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6019.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基因杨树可视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扩增引物、Cas12a蛋白与crRNA、环区变构G‑四链体、抑制子、扫描基板。该方法利用LAMP反应扩增杨树转基因片段,CRISPR‑Cas12a响应LAMP产物并切割抑制子,环区变构G‑四链体在缺少抑制子情况下,可以结合血红素后催化底物TBM生成黄色产物,扫描仪对显色样品进行扫描后,采集RGB数值并分析图片颜色信息,可高通量、数字化保存检测结果。该检测方法无需热循环仪等复杂仪器,所有涉及的设备均可随身携带,并无需固定电源,能够实现野外采样过程中对转基因杨树的现场、即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123435.3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合成cry1Ah1基因及其应用,该人工合成cry1Ah1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选取Bt杀虫基因crylAh1基因野生型序列为原始序列对cry1Ah1基因编码区全长起始密码子开始第64nt‑1998nt杀虫关键区域共645个氨基酸,在不改变原有氨基酸一级序列的前提下进行密码子优化,获得cry1Ah1‑B基因和cry1Ah1‑U基因,将优化后的基因与优化前基因的所有基因翻译的蛋白经过tBlastX比较均完全一致。对转cry1Ah1改造基因植株的RT‑PCR鉴定分析,表明cry1Ah1‑B、cry1Ah1‑U与野生cry1Ah1基因表达效率有明显差别,转Bt基因杨树的ELISA测定结果表明,包括对照组在内的所有株系总蛋白量保持在24.013mg/g~26.667mg/g之间,虫试结果较为良好的株系中A‑3‑4、A‑5‑0、A‑5‑23和Z‑1‑3四个株系的毒蛋白含量在4669.38ng/g~9342.33ng/g之间,抗虫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1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23435.3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合成cry1Ah1基因及其应用,该人工合成cry1Ah1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选取Bt杀虫基因crylAh1基因野生型序列为原始序列对cry1Ah1基因编码区全长起始密码子开始第64nt-1998nt杀虫关键区域共645个氨基酸,在不改变原有氨基酸一级序列的前提下进行密码子优化,获得cry1Ah1-B基因和cry1Ah1-U基因,将优化后的基因与优化前基因的所有基因翻译的蛋白经过tBlastX比较均完全一致。对转cry1Ah1改造基因植株的RT-PCR鉴定分析,表明cry1Ah1-B、cry1Ah1-U与野生cry1Ah1基因表达效率有明显差别,转Bt基因杨树的ELISA测定结果表明,包括对照组在内的所有株系总蛋白量保持在24.013mg/g~26.667mg/g之间,虫试结果较为良好的株系中A-3-4、A-5-0、A-5-23和Z-1-3四个株系的毒蛋白含量在4669.38ng/g~9342.33ng/g之间,抗虫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18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379029.X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簸箕柳抗性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外植体和制备和预培养、侵染菌液的制备、侵染、共培养、洗菌,分化筛选培养直至分化出可见卡那霉素抗性芽,转移到不定芽伸长筛选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待抗性芽伸长至1‑2cm,将每个抗性芽分离独立,移入生根筛选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继代培养即可得到完整的抗性苗。该方法包括从外植体选择、培养基筛选、激素调配、抗生素敏感性、培养条件等方面建立出簸箕柳抗性苗的系统制备方法,为林木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29910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602854.0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51 , C12N15/1096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南芥γ-INF诱导的溶酶体巯基还原酶基因及其应用,该γ-INF诱导的溶酶体巯基还原酶基因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从植物拟南芥中克隆出γ-INF诱导的溶酶体巯基还原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成功表达出溶酶体巯基还原酶蛋白,采用体外巯基蛋白酶活性检测方法测定体外表达的拟南芥γ-INF诱导的溶酶体巯基还原酶对人IgG的巯基还原酶活性,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很强的巯基还原酶活性,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将有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327188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17702.4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蛾SUMO-ABP-dHC-CecropinA融合蛋白及其应用,该美国白蛾SUMO-ABP-dHC-CecropinA融合蛋白表达方法如下:构建pETSUMO-ABP-dHC-CecropinA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超声破碎后收集上清Ni+亲和纯化,梯度洗脱之后得到美国白蛾SUMO-ABP-dHC-CecropinA融合蛋白。本发明通过基因重组方法获得美国白蛾SUMO-ABP-dHC-CecropinA融合蛋白,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目的多肽经过HPLC分析达到大95%的纯度,通过质谱分析,分子量与预测多肽分子量也吻合。经检测,多肽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活性,所制备的目的多肽,其活性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13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15134.0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从外植体选择、愈伤组织诱导、悬浮细胞系建立、悬浮细胞植株再生及培养基筛选、激素调配、抗生素敏感性、培养条件等方面建立杨树悬浮细胞系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技术系统,本发明以悬浮细胞系为受体农杆菌介导,通过建立生长迅速且细胞状态均一性好的悬浮细胞系,实现简便、快速的杨树遗传转化系统,为杨树转基因操作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860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83383.6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取柳杉外植体茎段,接种于诱导不定芽培养基DCR+0.1~2.0mg/L6-BA+0.1~2.0mg/LIBA+0.5~5.0g/LAC+0.001~0.01mg/LTDZ+30g/L蔗糖,诱导培养产生不定芽;生根培养采用两阶段发根,即先放入生根培养基1为:1/2DCR+0.1~2.0mg/LNAA+0.1~2.0mg/LIBA+0.1~1.0mg/L6-BA+1.0~10.0g/LAC+10.0~30.0g/L蔗糖,先进行2~15d暗培养后,放入光照下培养5~30d后,转接于生根培养基2为:DCR+0.1~1.0mg/LNAA+0.1~1.0mg/L6-BA+0.5~5.0g/LAC+30.0g/L蔗糖。通过本方法,嫩芽增殖系数达到5.7以上,生根率为80%以上。培养周期短,繁殖量大,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