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0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0225318.3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依克多因合成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菌株通过在敲除基因crr的宿主菌中过表达ectABC基因簇和lysC基因获得;所述宿主菌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G1655;所述cr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ectABC基因簇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lys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本发明的菌株通过优化代谢通路,能够高效合成依克多因,从根本上降低依克多因生产成本,可以达到115g/L的产量和0.45g/g葡萄糖的产率,在与现有技术报道的最高产量接近的同时,大幅提高了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8105.0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6 , C12P23/00 , A61K8/35 , A61Q19/08 , A61Q19/00 , A23K10/16 , A23K10/12 , A23K20/105 , A23L33/1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红法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法夫酵母(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 LX6,所述红法夫酵母 LX6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42814,分类命名为红法夫酵母 LX6 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 LX6,保藏时间为2024年12月16日。本发明提供的提高虾青素产量的发酵方法,促进了生物生产虾青素产量的提升,发酵提取出的虾青素可用于饲料、保健品、化妆品等,而提取完的菌体可作为蛋白添加进动物饲料,提升了饲料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4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33965.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提高虾青素产量的方法,以红法夫酵母为发酵菌株,添加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发酵,生产虾青素。选择槲皮素和黄芩素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黄酮类化合物母液浓度为2~5g/L,黄酮类化合物在红法夫酵母菌发酵第2‑3天时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本发明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黄酮类化合物,促进红法夫酵母细胞膜流动性从而提高虾青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7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95162.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河南成果转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短发酵周期高效合成依克多因的发酵工艺,通过使用以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作为混合碳源的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依克多因的发酵工艺,使发酵时间缩短至40.5 h,依克多因的产量可达112.2 g/L,依克多因的生产效率达2.77 g/L/h,相比于以葡萄糖为碳源发酵生产依克多因的效率提高了132%。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4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21235.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9 , C12N9/02 , C12N9/88 , C12N9/12 , C12N9/90 , C12N9/00 , C12N9/10 , C12N9/06 , C12N15/52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5/61 , C12N15/31 , C12N15/81 , C07K14/245 , C07K14/39 , B01D53/62 , B01D53/84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O2生物转化的人工毕赤酵母细胞工厂的构建方法与应用,其是在宿主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引入卡尔文循环和还原性甘氨酸途径的相关基因、敲除毕赤酵母中甲酸脱氢酶Fdh和醇氧化酶Aox1中任意一种得到,同时提出了上述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在毕赤酵母中设计引入卡尔文循环与还原性甘氨酸途径,构建了具有回收CO2和甲酸同化能力的人工固碳毕赤酵母,使单位生物量碳排放下降了17.69%‑34.07%。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1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09714.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泽红假单胞菌及其快速发酵工艺与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DP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4年5月2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1093。菌株DP1在摇瓶中可以利用40 g/L果糖和6 g/L丁二酸钠复合碳源,发酵4天时,菌体浓度达到1.22×1010 CFU/mL。菌体浓度和生长速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发酵菌体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对高盐环境的耐受。沼泽红假单胞菌DP1作为一株促生和增强耐受高盐环境的细菌菌株,快速发酵获得大量菌体可为抗逆促生菌剂的制备提供良好的菌株资源和发酵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02220.8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9/90 , C12N15/61 , C12N15/70 , C12N15/75 , C12N1/21 , C12P19/24 , C12P19/02 , C12R1/125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型及其应用。所述突变型DAEase‑I66V是在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来源于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氨基酸序列第6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I突变为缬氨酸V所得到的。以400 g/L D‑果糖为底物,D‑阿洛酮糖产量达到88.2 g/L,较原始菌株活性提升约11%。突变酶的酶活、稳定性以及RMSD、RMSF、SASA等分子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其稳定性和活性较原始菌株DAEase都有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58301.8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视黄醛的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通过向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导入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酶CrtE、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番茄红素环化酶CrtYB、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CrtI、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tHMGR以及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BCMO的表达盒得到所述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本发明的重组巴斯德酵母可利用甲醇为唯一碳源生产视黄醛,有利于工业化利用,且该重组巴斯德酵母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可以解除MVA途径的限速步骤,使更多的乙酰‑CoA转通量流向视黄醛的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4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427912.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多种木质素衍生芳香化合物的菌株及其在水解液脱毒中的应用,所述菌株其分类命名为食醚红球菌(Rhodococcus aetherivorans)N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11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270。菌株N1能够降解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香草醛、松柏醇和丁香醛。木质素解聚后,会形成衍生酚类抑制物,主要分为三类:S型(丁香醛)、G型(阿魏酸)、H型(对香豆酸),影响菌株的发酵。本发明中的红球菌能够高效降解SGH型单体,将其应用于水解液抑制物的生物脱毒,脱除效率高达68.4%。菌株N1在提高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转化效率,降低工业生产脱毒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3144.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山东亚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甜高粱汁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菌种为圆红冬孢酵母;所述发酵培养的发酵培养基中碳源为10~60 g/L的甜高粱汁与10~60 g/L的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碳源;氮源为0.05 g/L硫酸铵与0.75 g/L酵母提取物组成的混合氮源。本发明利用廉价碳源甜高粱汁作为部分碳源进行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其作为廉价粗原料代替部分碳源及部分无机盐生产微生物油脂及类胡萝卜素,可在环境友好的条件下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