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人工调控提高菊花根尖有丝分裂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6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085871.0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人工调控提高菊花根尖有丝分裂相的方法。利用人工调控的方法,即通过实验验证的合适的暗处理和光照(强)时间来对菊花组培苗进行处理,不仅获得了较为干净的染色体制片,还有效提高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数量(见图1、图2)。本发明利用的原材料易得,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实用性突出;通过暗处理和光照处理,提高在菊花染色体制片观察时其有丝分裂中期相的数量,且获得干净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像,可用于菊花有丝分裂染色体的鉴定,同时也有助于获得用于核型分析、FISH分析等细胞学研究。而这种获得清晰的菊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图像的方法可推广至菊属其他植物的细胞学研究中。

    一种通过人工调控提高菊花根尖有丝分裂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6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85871.0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人工调控提高菊花根尖有丝分裂相的方法。利用人工调控的方法,即通过实验验证的合适的暗处理和光照(强)时间来对菊花组培苗进行处理,不仅获得了较为干净的染色体制片,还有效提高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数量(见图1、图2)。本发明利用的原材料易得,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实用性突出;通过暗处理和光照处理,提高在菊花染色体制片观察时其有丝分裂中期相的数量,且获得干净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像,可用于菊花有丝分裂染色体的鉴定,同时也有助于获得用于核型分析、FISH分析等细胞学研究。而这种获得清晰的菊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图像的方法可推广至菊属其他植物的细胞学研究中。

    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qWBPH3.2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938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117975.5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基因qWBPH3.2的分子标记方法,用分子标记C3-2122引物:SEQ ID NO.1/SEQ ID NO.2或者用分子标记C3-2233引物:SEQ ID NO.3/SEQ ID NO.4或者用分子标记C3-W2引物:SEQ ID NO.5/SEQ ID NO.6或者用分子标记C3-W4引物:SEQ ID NO.7/SEQ ID NO.8扩增水稻或育种材料DNA,如果用分子标记C3-2122引物能够扩增出202bp的扩增片段,或用分子标记C3-2233引物能够扩增出229bp的扩增片段,或分子标记C3-W2引物扩增的866bp片段能够被限制性内切酶Hap Ⅱ酶切成268bp和598bp两个片段,或分子标记C3-W4引物扩增的954bp片段能够被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成264bp和690bp两个片段,则标志着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qWBPH3.2基因的存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预测水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水平,大大提高育种中抗白背飞虱品系的选择效率。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

    公开(公告)号:CN101956019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36622.8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对水稻抗虫品种RathuHeenati(♀)与感虫品种02428(♂)杂交获得的F2各单株的基因型和F2:3各家系的抗褐飞虱的抗性级别进行遗传连锁分析,获得抗虫品种RathuHeenati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将该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A4和RM16533之间,且该区间的3个Indel标记RH784、RH786和RH007的选择效率均在97%左右。通过抗褐飞虱主基因的分子标记来检测抗虫品种RathuHeenati及其衍生品种(系)中是否含有该主基因,可预测其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大大提高抗褐飞虱水稻的选择效率。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

    公开(公告)号:CN101956019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36622.8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对水稻抗虫品种RathuHeenati(♀)与感虫品种02428(♂)杂交获得的F2各单株的基因型和F2:3各家系的抗褐飞虱的抗性级别进行遗传连锁分析,获得抗虫品种RathuHeenati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将该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A4和RM16533之间,且该区间的3个Indel标记RH784、RH786和RH007的选择效率均在97%左右。通过抗褐飞虱主基因的分子标记来检测抗虫品种RathuHeenati及其衍生品种(系)中是否含有该主基因,可预测其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大大提高抗褐飞虱水稻的选择效率。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349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43722.4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对水稻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与感虫品种02428(♂)杂交获得的F2各单株的基因型和F2:3各家系的抗褐飞虱的抗性级别进行遗传连锁分析,获得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抗褐飞虱主基因Bph3。将该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A4和RM16533之间,且该区间的3个Indel标记RH784、RH786和RH007的选择效率均在97%左右。通过抗褐飞虱主基因的分子标记来检测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及其衍生品种(系)中是否含有该主基因,可预测其对褐飞虱的抗性水平,大大提高抗褐飞虱水稻的选择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