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冲裁工艺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160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0660606.1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塑性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冲裁工艺参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冲裁有限元模型对冲裁工艺进行实体建模,冲裁有限元模型以剪切修正GTN模型表征冲裁过程中材料损伤演化行为;(2)将不同冲裁工艺参数组合输入有限元模型中,输出目标优化量,得到多组冲裁工艺参数与相应的目标优化量数据,构成数据库;(3)结合所述数据库,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目标优化量与冲裁工艺参数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构建目标优化量预测模型。本发明具有预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能够准确预测多个工艺参数耦合对冲裁工艺带来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

    一种低碳合金钢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513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948889.5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低碳合金钢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铸造低碳合金钢坯,将所述低碳合金钢坯锻造为板坯;b)将所述板坯进行热轧,得到终轧板;c)将所述终轧板升温至双相区温度后立即变形,保温处理后水淬至室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结合低碳合金钢双相区保温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双相区热变形产生空位和间隙原子等实现促进合金元素配分的效果,不仅发挥了钢中固有合金元素的作用,而且在充分发挥原有C配分的基础上,提高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室温马氏体)中的聚集程度,为后续的Q&P处理工艺中稳定更多残余奥氏体,弥补低碳带来的强塑积降低提供有利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可使合金元素的富集程度提高2%~5%。

    一种低碳合金钢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513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48889.5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低碳合金钢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铸造低碳合金钢坯,将所述低碳合金钢坯锻造为板坯;b)将所述板坯进行热轧,得到终轧板;c)将所述终轧板升温至双相区温度后立即变形,保温处理后水淬至室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结合低碳合金钢双相区保温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双相区热变形产生空位和间隙原子等实现促进合金元素配分的效果,不仅发挥了钢中固有合金元素的作用,而且在充分发挥原有C配分的基础上,提高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室温马氏体)中的聚集程度,为后续的Q&P处理工艺中稳定更多残余奥氏体,弥补低碳带来的强塑积降低提供有利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可使合金元素的富集程度提高2%~5%。

    一种利用凝固液穴制备双金属复合铸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63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26306.1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16 B22D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凝固液穴制备双金属复合铸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盛放有液态第一金属熔体的倒锥体坩埚进行冷却,使第一金属熔体形成凝固液穴;b)向所述凝固液穴内加入第二金属半固态浆料,凝固后得到双金属复合铸锭;所述第一金属熔体和第二金属半固态浆料选自不同的金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铸锭的制备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获得具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的凝固液穴,有效减慢了内层半固态浆料和外层熔体之间的相互扩散,实现了“半固态浆料/液态熔体”的有效复合,能够获得连续稳定、无氧化皮或夹杂、高强度冶金结合界面,从而获得具有半固态组织与枝晶组织在宏观界面上呈梯度分布特征的、高性能的双金属复合材料。

    一种促进大尺寸工件晶粒细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634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764716.8

    申请日:2016-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大尺寸工件晶粒细化的方法,包括:将大尺寸工件加热至相变温度以上后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对所述大尺寸工件施加使所述大尺寸工件内部产生弹性变形但不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至所述大尺寸工件相变结束。本发明将大尺寸工件加热至相变温度以上后冷却,在冷却过程中施加使所述大尺寸工件内部产生弹性变形但不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至所述大尺寸工件相变结束。该应力使得大尺寸工件内部产生弹性畸变能,从而对相变产生影响,促进内部生核,增加形核几率,促进生成细小的晶粒。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大尺寸工件生成细小的晶粒,提高工件的冲击性能。

    一种含Cu低碳硅锰系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9870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248094.9

    申请日:2015-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Cu低碳硅锰系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含Cu低碳硅锰系高强钢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8~0.22%,Si:1.3~1.5%,Mn:1.3~1.8%,Cu:0.4~0.55%,Ni:0.32~0.4%,P≤0.05%,S≤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生产方法为:根据化学成分进行冶炼,铸造坯料锻造成板坯;将所述板坯进行热轧,得到终轧板;再进行热处理工艺,得到所述高强钢。本发明提高钢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改善力学性能,避免了大量添加Mn对冶炼、铸造工艺的不利影响;该生产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

    一种医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36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40711.7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医用镁合金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Er:1.83~2.10%,Gd:6.10~8.40%,Ag:0.15~0.25%,石墨烯纳米片GNPs:0.03~0.25%,Zn:1.70~3.35%,余量为Mg。本发明通过稀土元素Er/Gd、纳米粒子GNPs协同添加实现优异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同时依靠重稀土相晶面特征及与镁基界面强烈晶格畸变关系,显著改变形变区滑移台阶/滑移线并抑制腐蚀疲劳尖端裂纹萌生及扩展贯穿。此外,所述医用镁合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发生分层开裂及骤断现象,极大延长了其腐蚀疲劳服役寿命。

    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11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827210.0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属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金属材料层、芯材和第二金属材料层,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钛40‑50%,锌35‑45%,银5‑15%,所述芯材为珍珠棉,所述第二金属材料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铜30‑40%,钢30‑40%,铝20‑30%,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钛40‑50%、锌35‑45%、银5‑15%、铜30‑40%、钢30‑40%和铝20‑30%分别取料;步骤2:将钛、锌和银材料放入真空高温熔炼炉中。本发明通过添加钛、锌、银,使复合金属材料抗菌、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好,且复合金属材料强度高,质感好、复合金属材料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较为苛刻的场合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一种高强度钢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6516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48800.9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处理工艺,将钢坯加热至1100-1150℃,粗轧道次变形量为25-45%,精轧总变形量为50~60%,终轧温度为830-850℃,终轧板厚为2-5mm,以50-200℃/s的冷速冷却至卷取温度为720-610℃,进行卷取,之后自然冷却;然后经冷轧至1-2mm,对冷轧后的板材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温度为580-680℃,保温时间20-40s,随后空冷。本发明通过卷取温度和成分配比的协调性,在卷取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的两相区,在保温过程中实现合金元素向参与奥氏体扩散,从而完成合金元素配分过程,提高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