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69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57812.4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悬浮转轴锁紧保护装置及锁紧保护系统,属于磁悬浮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压紧滑块、压紧组件和收缩拉动组件,压紧组件包括固定部和分离部,固定部用于穿设在定子上,分离部用于穿设在转子上且一端与定子上的锥形孔孔壁相贴,压紧组件用于当固定部和分离部连接时提供预紧力将转子和定子压紧固定,当分离部与固定部分离时释放预紧力,压紧滑块用于设置在定子和转子之间,且转子通过压紧滑块向定子传递预紧力,收缩拉动组件用于给压紧滑块提供远离转子的外力以使压紧滑块在分离部与固定部分离后远离转子。本发明为转子和定子留出充足的轴向运动间隙,避免了二者的运动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0339549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287530.4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系统一体化双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光栅组件(1)、第二输出轴系(2)、第二谐波齿轮(3)、第二输入轴系(4)、第一输入轴系(5)、第二步进电机(6)、一级锥齿轮副(7)、第一光栅组件(8)、第一输出轴系(9)、第一壳体(10)、第一谐波齿轮(11)、第一步进电机(12)、第二壳体(13)。本发明采用系统一体化协同与集成设计,两个驱动组件共用壳体,有效减小了体积、重量。由于取消了轴间支架,系统装调精度主要依赖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保证,使得装调简单、两轴垂直度便于实现,提高了整体刚度和驱动机构的动态特性。两轴线正交且相交,便于控制律设计,且减小了输出惯量。本发明机构可作为航天器机构通用的两自由度驱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39549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87530.4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系统一体化双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光栅组件(1)、第二输出轴系(2)、第二谐波齿轮(3)、第二输入轴系(4)、第一输入轴系(5)、第二步进电机(6)、一级锥齿轮副(7)、第一光栅组件(8)、第一输出轴系(9)、第一壳体(10)、第一谐波齿轮(11)、第一步进电机(12)、第二壳体(13)。本发明采用系统一体化协同与集成设计,两个驱动组件共用壳体,有效减小了体积、重量。由于取消了轴间支架,系统装调精度主要依赖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保证,使得装调简单、两轴垂直度便于实现,提高了整体刚度和驱动机构的动态特性。两轴线正交且相交,便于控制律设计,且减小了输出惯量。本发明机构可作为航天器机构通用的两自由度驱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94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277042.0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天体星壤采集器及其采集方法,涉及航天技术领域。小天体星壤采集器,包括底座和多组弹簧簇;多组弹簧簇间隔固定在底座上,每组弹簧簇呈圆锥形设置,弹簧簇包括多根弹簧,多根弹簧与底座倾斜设置,弹簧簇靠近底座的一端为固定端,弹簧簇远离底座的一端为自由端;弹簧为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弹簧包括多个螺圈,多个螺圈的表面设置有微米级凹坑。通过在对小天体星壤采集器施加拉力过程中,小天体星壤采集器的微米级凹坑采集第一级样品,相邻螺圈之间采集第二级样品,每组弹簧簇的相邻弹簧之间采集第三级样品,小天体星壤采集器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质量轻以及耗能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35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199753.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朴真 , 何永强 , 张书洋 , 王明 , 许怡贤 , 袁丁 , 苏周 , 邱慧 , 徐燕菱 , 王青 , 张孝辉 , 秦钰琦 , 冀巍 , 许江涛 , 李毅 , 孙义濛 , 尚爱华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一种深空探测指向机构多自由度大范围运动线束控制方法,通过运动学分析、线束集成、固定限位点与导向限位点设置、预应力赋形与变刚度绑扎、无约束防护装置包覆、线束阻力矩测试等步骤,能够实现多种线型、电缆光纤混合下不同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的线束的统一布线,同时实现了大直径线束的多自由度、大范围、低阻力矩布线,实现全线束防护措施对线束阻力矩的近零影响,并通过高保真的线束阻力矩测试使整个线束管理方法完整闭环。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62009.4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哈尔滨商业大学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月壤水冰铲挖式定量样品采样装置及其采样方法,属于深空探测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进行多次定量微量采样的问题。它包括巡视器、巡视器接样口、机械臂以及微量定量星壤采样铲钻,巡视器接样口安装在巡视器的顶端一侧,机械臂的一端安装在巡视器的巡视器接样口的一侧,微量定量星壤采样铲钻安装在机械臂的另一端,微量定量星壤采样铲钻包括连轴杆、铲齿、铲背以及定量采样槽,连轴杆的一端与机械臂连接,连轴杆的另一端与铲体连接,铲体底端设置有铲齿,铲体的铲背上设置有定量采样槽。它主要用于月壤水冰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5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45183.9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标定与融合的六自由度位姿确定方法,其步骤包括:将n个传感器安装在基座刚体上,将相应的n个传感器合作目标安装在目标刚体上;将基座刚体与目标刚体置于m个不同的标定相对位置,进行标定数据采集;根据标定数据求解各传感器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和各传感器合作目标相对于目标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根据各传感器位姿标定结果和各传感器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对冗余位姿计算结果进行融合,确定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多传感器测量六自由度位姿时,基座刚体、目标刚体、各传感器及合作目标坐标系不统一,以及冗余测量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0321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195099.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轨组装扩展的航天器构型,属于航天器构型技术领域。该构型包括母平台、桁架扩展模块和第一功能扩展模块、第二功能扩展模块。母平台用于提供航天器在轨飞行的电源和推进动力,对航天器进行姿态与轨道控制,与地面监测设备进行测控通信;桁架扩展模块,用于母平台与第一功能扩展模块的机械、电源和信息连接;第一功能扩展模块,采用桁架式主承力结构,除了与其他模块连接的方位以外,其余方位设有带有设备接口的结构板,结构板上的设备接口用于外挂功能设备、实现功能设备与第一功能扩展模块之间的机械、电源和信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不同组装扩展任务需求下的模块功能需求,且具有良好的可接受在轨服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66481.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太空出舱活动的手持式对接机构,能够实现空间有效载荷与航天器的捕获、对接、锁紧、解锁、解锁维持与分离功能。该手持式对接机构包括:被动端和主动端;被动端的对接柱上设置有锁定孔A;主动端的对接座上设置有对接孔;同时对接座上设置有贯通对接孔的锁定孔B;当对接柱与对接孔对接后,锁定孔A和锁定孔B同轴连通;滑动托柱组件位于对接座的对接孔内,用于约束锁定销组件的初始位置;锁定销组件用于在被动端和主动端对接后,对被动端和主动端进行位置锁定;碟簧预紧组件和曲柄连杆滑块机构为锁定销组件提供预紧力;操作手柄用于带动曲柄转动;解锁维持机构设置在曲柄上,通过限制操作手柄的转动来保持锁定销组件的解锁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03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95099.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轨组装扩展的航天器构型,属于航天器构型技术领域。该构型包括母平台、桁架扩展模块和第一功能扩展模块、第二功能扩展模块。母平台用于提供航天器在轨飞行的电源和推进动力,对航天器进行姿态与轨道控制,与地面监测设备进行测控通信;桁架扩展模块,用于母平台与第一功能扩展模块的机械、电源和信息连接;第一功能扩展模块,采用桁架式主承力结构,除了与其他模块连接的方位以外,其余方位设有带有设备接口的结构板,结构板上的设备接口用于外挂功能设备、实现功能设备与第一功能扩展模块之间的机械、电源和信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不同组装扩展任务需求下的模块功能需求,且具有良好的可接受在轨服务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