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720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875714.0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汽车敏感报文攻击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的车内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到敏感报文的入侵检测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的时序控制数据检测模块、基于相关概率模型的空间状态数据检测模块和基于汽车模型预测的检测模块协同工作,入侵检测综合判别模块从数据和模型两个角度,综合判别汽车传感器信道和执行器信道的敏感报文攻击。本发明实现了数据‑模型混合驱动进行敏感报文攻击检测,提升针对汽车敏感指令攻击的检测精度和工作效率,对汽车敏感报文的瞬时攻击造成的单点异常、短时攻击造成的集体异常,甚至隐匿变化的慢速注入攻击等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69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75253.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型的汽车CANFD网络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的安全通信领域,解决汽车CANFD网络的通信漏洞技术难题。该发明包括多字节通信消息的加解密、基于成块链接的安全信息认证和动态密钥分发机制等三部分核心内容。多字节通信消息的加解密根据通信消息的优先级或敏感程度所采用的不同密级的加解密算法;基于成块链接的安全信息认证采用所述的加解密算法对拟收发报文帧进行MAC计算和验证;动态密钥分发机制利用中央网关实现每个ECU终端进行会话密钥的分发和ECU主密钥的更新。本发明实现了汽车ECU之间通信消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新鲜性,会话密钥和ECU主密钥的机密性和新鲜性等属性,从而阻止可能存在的消息篡改攻击、伪冒攻击、重放攻击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723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649426.0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尾部导流结构及车辆。可调尾部导流结构安装至车体的尾部,可调尾部导流结构包括可折叠导流件,可折叠导流件打开后朝向车体的后方凸出且呈流线型,用于对车体后方的气体导流;可折叠导流件折叠后能够收至车体的尾部。车辆包括上述可调尾部导流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可调尾部导流结构及车辆,可折叠导流件打开时可有效减小风阻,为车速提升提供了可行条件,且还能节约能源;可折叠导流件折叠时,可减小车辆尺寸,便于并道,且停车时占用面积较小,可停泊至较小的车位空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09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755388.6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汽车车身及太阳能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该车身包括壳体和车架,壳体设置于车架外,壳体包括机翼形的上壳体以及间隔设置于上壳体底部的左下壳体和右下壳体,左下壳体和右下壳体均与上壳体连通,且左下壳体和右下壳体均呈鱼形。该车身,上壳体采用流线型的机翼结构,左下壳体和右下壳体均采用流线型的鱼形结构,对空气的阻力小,从而能够降低太阳能汽车的能耗;壳体的下方中间即左下壳体和右下壳体之间呈挖空结构,壳体的迎风面积小,重量轻,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对空气的阻力和进一步降低能耗。即,该车身通过减小风阻以及减轻重量,降低了能耗,从而能够延长太阳能汽车的续航里程,进而有利于太阳能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763071.7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单线激光雷达校正单目测距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单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将所述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测距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所述图像中目标的距离信息;所述测距神经网络模型由训练数据集、所述多个激光雷达测距确定的全局参考误差矩阵训练得到,所述训练数据集包括多张图像及各张所述图像中像素的实际距离。本发明采用激光雷达与单目摄像头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多个激光雷达提供多点的精确距离信息以校正单目测距全局误差,能够简化测距的算法难度,同时提高精度,降低成本,且与各种单目测距算法的融合性好。
-
-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54007.2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02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E推力控制策略,适用于旋转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控制领域。针对现有的PDE控制系统无法根据推力控制预期精确给出控制参数(如喷油脉宽等)的理论值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MAP和爆震管温度反馈的PDE推力控制策略,根据推力预期和PDE瞬时状态,查找已有MAP得出旋转阀转速、喷油脉宽、喷油定时、点火定时等参数,再将爆震管温度实时反馈至控制ECU,查找MAP得出PDE瞬时推力值,与预期推力值比较后按照PID算法继续调节各项参数,直至瞬时推力值与预期推力值相等。
-
-
公开(公告)号:CN10238399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68697.2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02M65/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手动单次喷射仪,采用手动(通过按动手柄2)进行喷油加压,采用微控制器(置于控制显示器8中)根据增压压力(压力传感器4检测增压器3中的压力)进行单次喷射控制,根据压力变化进行喷油器(7)喷射流量计算,采用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通过透明喷雾罩(10)进行观察喷射雾状,确定喷油器的正常状态。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便于使用、价格低廉的优点,是共轨喷油器检测维修的良好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