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521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10510.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41/14 , H04L41/0816 , H04L41/08 , H04L41/0895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联合仿真的攻击精确配置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网络仿真技术领域,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建立电网和通信网双网匹配模型与电力通信网络架构模型;步骤2、依据仿真场景需求,基于真实电力分布情况,建立双网虚拟场景模型,配置各个电力节点协议模型,拟定网络场景拓扑;步骤3、搭建实物联合仿真平台框架;步骤4、注册APCI接口;步骤5、调用APCI接口函数;步骤6、利用步骤3搭建的实物联合仿真平台框架,通过在在线攻击配置模块中输入攻击指令,查看配置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智能电网联合仿真的攻击精确配置系统及方法,有效弥补了目前电力攻击动态测试方法的不足,为智能电网攻击评估提供了灵活的测试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6811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804289.1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车辆冗余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方案的转向系统通过将电动转向管柱和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通过电控离合装置进行连接,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电控离合装置断开,并通过电动转向管柱提供路感,通过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进行转向执行,以保证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当转向系统中的电动转向管柱和/或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出现故障时,控制器控制电控离合装置结合,通过电动转向管柱向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提供转向助力,使转向系统具备多重冗余,保证转向性能不衰减,进而实现车辆转向系统的容错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11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4289.1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车辆冗余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方案的转向系统通过将电动转向管柱和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通过电控离合装置进行连接,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电控离合装置断开,并通过电动转向管柱提供路感,通过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进行转向执行,以保证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当转向系统中的电动转向管柱和/或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出现故障时,控制器控制电控离合装置结合,通过电动转向管柱向双绕组电机电液转向器提供转向助力,使转向系统具备多重冗余,保证转向性能不衰减,进而实现车辆转向系统的容错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43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2375.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L27/00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自适应降噪及纹理特征提取的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属于信号调制类型识别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如下:使用DR2D预处理方法计算辐射源信号的二维联合频率特征;根据噪声水平自适应地依次确定阈值滤波的处理阈值以及有用信号频带,并对二维联合频率特征进行阈值滤波和窄带滤波;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得到降噪后的辐射源信号二维重排矩阵,进一步归一化得到二维重排灰度图像;计算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提取辐射源信号的纹理特征向量;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现辐射源信号调制类型的分选识别。本发明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实现辐射源信号的分选识别,具有识别准确率高、计算复杂度小、易于硬件实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7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45338.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疏激光雷达与可见光/红外成像系统的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相机内参;基于标定板,在图像中和点云中分别找到每组数据对应的9个圆心点坐标;使用损失函数优化特征点的像素坐标系坐标和雷达坐标系坐标;根据像素坐标得到相机坐标系下坐标;建立相机坐标系和雷达坐标系下的3D约束,求得和初值;对初值使用3D‑2D点迭代或3D‑3D点迭代,得到和的优化解。本发明设计了标定板,在挖孔特征点之间建立几何约束。本发明方法的平均重投影误差均在3个像素之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能用于稀疏激光雷达与可见光‑红外多波段成像系统的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5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3307.1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V40/20 , H04B17/309 , H04W84/12 , G06V10/4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的人体姿势识别方法,本发明首先构建无线人体姿势估计数据集,构建时在人体不同姿势下,同时采集CSI数据和人体姿势视频,并采用在CSI数据包中将硬件NIC时间戳后32位直接改为系统时间戳的后32位的方式,进行软件时间对齐。本发明进一步构建了金字塔空洞卷积+残差网络的人体姿势关键点预测深度学习模型;需要预测时,获取人任意动作下的待预测的CSI数据,输入模型获得人体姿势动作表示。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的人体姿势识别,同时解决了数据同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27011.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载共形阵列遥测天线,包括天线部分和圆柱体部分,天线部分包括微带辐射贴片、馈电网络、介质基板和金属地,微带辐射贴片和馈电网络位于介质基板的同一层表面,微带辐射贴片和馈电网络通过蚀刻的方式设在介质基板的的上表面层,微带辐射贴片、馈电网络、介质基板和金属地依次自上而下装配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弹载共形阵列遥测天线,将微带辐射贴片与馈电网络置于同层,简化了馈电的方式,四个微带辐射贴片以一定的间距排列组阵,共形后,每个微带辐射贴片的最大辐射方向会围绕着弹轴一周,实现全向辐射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95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810427237.6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应力状态控制的新型双剪切试样及试验方法,试样设有一个加载端和两个支撑端,加载端两侧分别通过剪切区连接支撑端,两个支撑端与透射杆紧密相连,加载端与入射杆相连。创建有限元模型,数值模型为三维实体模型,包括入射杆、试样和透射杆,入射杆和透射杆长度为100mm,直径为19mm,入射杆和透射杆采用六面体缩减积分单元C3D8R,试样则采用CD10MT温度位移耦合单元,剪切区采用加密网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对材料的应力三轴度和洛德参数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944908.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2D5/04
Abstract: 一种智能转向系统,包括转向传动机构、电动助力装置和转向传动机构,使用球面多头蜗杆轴与锥形渐开线斜齿轮蜗轮轴结合的转向传动机构,球面多头蜗杆轴与锥形渐开线斜齿轮蜗轮轴结合的蜗轮蜗杆转向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工作寿命长,可以实现大扭矩输出,能够适用于重载荷的商用车;电动助力装置通过电机向蜗杆轴提供助力扭矩,减轻驾驶员转向时所需的出力;间隙调整机构能够调节蜗杆轴和蜗轮轴的啮合间隙,能够解决转向器长期服役后间隙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99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57378.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W12/122 , H04W12/03
Abstract: 一种面向高精度地图绘制的安全可追溯数据传递方法,属于无线通信和信息安全技术领域。通过将MMV的证书在区块链中存储并公开,实现车辆身份隐私保护和认证,预防伪装车辆上传假数据;将BS的证书在区块链中存储,实现MMV对接入点车辆的认证,有效抵御移动伪基站攻击;通过搭建基于联盟区块链的MMV和BS双向混合认证架构,建立密码系统和区块链网络,并采用智能合约,实现认证证据的可公开,数据丢失可溯源;通过HPMS为MMV分配对称密钥,有效抵御数据传递过程中的隐私泄露;基于对称加密的数据保护策略,减轻MMV计算负担。本发明适用于属于无线通信和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实现数据高效更新,提高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
-
-
-
-
-
-
-
-